给粗心的孩子开几道药方(1 / 1)

粗心大意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性格,如果没有及时把这种性格优化的话,孩子将像下面故事中的这位小猪苗苗一样让自己陷入尴尬:

小猪苗苗要当个护士了,可它以前总是粗心大意,不知道这回能不能改掉这个坏毛病。

小猪苗苗上任第一天,鹿先生来看病了。

“鹿先生,你怎么了?”

“我感冒了,帮我开个感冒药。”

“好!”

小猪苗苗看了看放药品的柜台,治感冒、头痛药的外包装有些类似,它看也没看,就随手把头痛药递给了鹿先生。

“谢谢!”鹿先生说了声便走了。

白兔妹妹又来看病了。

“怎么了白兔妹妹?”

“我头痛,帮我开个头痛药。”

结果,小猪苗苗递给了白兔妹妹感冒药。

一天过去了,小猪苗苗一大早就看见鹿先生和白兔妹妹跑过来,小猪苗苗还以为鹿先生和白兔妹妹病好了,前来感谢它了呢,结果经过它们俩一说,小猪苗苗的脸红了,说:“对不起,鹿先生和白兔妹妹,是我不好,不应该做事太粗心,如果我不粗心的话,也不会耽误了你们的病情,真对不起,下回我一定注意,改掉这个坏毛病。”

是不是感觉孩子跟小猪苗苗一样,每一次粗心大意犯错后,总是说“下回我一定注意,改掉这个坏毛病。”可是下回还是一样会犯粗心大意的毛病?家长们也常常会对孩子产生失望的情况,觉得没有办法了,孩子性格本来就是这样的了,改也难改了。但是家长必须得清楚,马虎不是一时的事,而是孩子一辈子的事,只要染上了粗心大意的毛病,不治的话,将祸害终身。而“治疗”其实也不难,只需给孩子开几道药方,这道不行,就试试那道,总会把这个坏毛病给治好的。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身上粗心的通病吧。

我儿子今年上一年级了,老师说他听课挺认真的,问什么问题都能答上来,回家做家庭作业速度也快,但经常做错,作业本上每页都有“×”,问问孩子错的这些题实际上他也都会。有些时候他做题时,你检查出他的错题只要一提醒,他就会“啊呀”一声顿时恍然大悟。粗心使不该错的作业都错了,遇到测验考试,成绩也大打折扣。为此,我很伤脑筋。

我们来看看“医生”给孩子开的“药方”吧:

首先,帮助孩子安排作息时间。让孩子学会“专时专用”,玩要玩得舒心畅快;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决不分心。这里,保证孩子有足够的娱乐和休息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帮助孩子养成认真仔细完成作业的习惯。告诉孩子要仔细看题目,认真想问题,做作业先要保证质量,再力求提高速度。平时要经常督促孩子“审题三遍,再动笔”,养成认真审题,认真复查的好习惯。

再次,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当孩子因粗心而做错作业时,不妨让孩子在错题集中把错误记录下来,同他(她)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提高改正粗心的缺点很有好处。

最后,用目标激励孩子上进。可同孩子一起制订减少“×”的近期目标,并辅之以奖励措施。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五个“×”,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这种用目标栗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整个“疗程”为21天,每天都要按上述方法坚持做。或许很多家长会觉得21天太长了,但是21天后您的孩子就可以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认真仔细的性格,这只需家长每天花一点点“服药”的时间陪陪孩子。

为此,医生还开了一道辅助药方,这道药方无论是孩子学习上粗心,还是生活上粗心都可以用:

1.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培养孩子的细心能力

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所以在思想上给他(她)灌输大道理他(她)是不会听的,即便听了,也不会往心里去,我们要从他(她)身边的小事说起。比如要求他(她)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用过的物品做到“物归原处”,学习资料摆放有序,做完作业就整理书包,且一样一样检查。在他(她)做这些的同时,你要不断地提醒、指导,并配以适时和恰当的鼓励。

2.排除干扰是培养孩子细心不可少的因素

如果孩子在专心做事时受到过多的干扰,就会心绪烦乱,情绪不稳,注意力就会不集中,很难做到全神贯注。在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应尽量不发出声音,而是坐下来看书,陪孩子一起学习,以此来排除干扰,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做事。

3.让孩子养成做事时认真,做事后检查的习惯

粗心的孩子在做事时不专心,做完事后也不检查。为此,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养成做事时要专心,做事后要检查的习惯。要孩子养成好习惯,可以适当地用一些奖惩手段。总之,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掉坏习惯用减法,慢慢地孩子就会走粗心,迈向认真。

4.改变要求,加强自律

用结果而不是用时间来要求他(她),也许效果会更好。比如要求他(她)做对几道题后可以出去玩,而不是做二十分钟题后才能玩。加强孩子的自律,让他(她)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自己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5.注意细心训练和习惯培养

经常做一些精细和对比训练,做一些类似“找不同”等提高注意力、辨别力的训练,在实际操作中一点点提高认知能力和视觉辨别能力。通过努力发现并及时肯定孩子的细心来纠正粗心,以强化细心、淡化粗心来达到改变粗心的目的。

小贴士

家长们给粗心的孩子用药时需注意的相关事宜:

千万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总放在嘴上说:“你为什么一直这样粗心啊!”“以后不要再这样粗心大意了!”……如果这样一遍一遍地说孩子粗心,其实是没有让孩子改变粗心的性格,反而在强化粗心的性格。因为孩子听得多了,他(她)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这样,孩子的粗心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反过来做,在孩子偶尔不粗心的时候马上表扬他(她),强化他(她)的细心,这样,慢慢他(她)就会向着细心的方向发展了。一段时间后,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其实是可以很细心的,慢慢地,细心的好习惯也就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