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都事与愿违,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们也屡次告知孩子,但是孩子却总是不能在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放慢脚步。其实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曾犯过这样的错误,但在错误之后便悟出了成功的真谛。
宋朝的朱熹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必须经过一番苦功后才能有所成就,最后他便以_卜六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这也是我们养儿育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玉良言。
下面便是一个急于求成孩子的母亲写来的一封信:
我的儿子,跟他爸一个样,急性子,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想达到某个目的,没做好准备就开始行动,由于无计划、急于求成,常常心理不稳定,结果达不到目的。第一件事因急躁失败了,往往又更加急躁地去干第二件事,常常造成“忙中生乱”、“殃及他人”和“欲速则不达”的不良结果。对他的教导也从来就没有少过,但是他始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看这是改不了,我爸改了一辈子还不是一样。”我常常都无言以对。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对于急于求成的孩子,不妨叫他“牵着蜗牛出去遛弯”:
有一个性格急躁的年轻人,因为每一次急于求成反倒屡试屡败,最后他向天哭诉道:“上天呀,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呢?为什么要生出我这样性格的人来?上帝呀,你救救我吧!”
上帝果然出现了,告诉他只要他能完成一个任务,他的性格就可以改变,那就是牵着蜗牛的手,出去散步。
年轻人哭诉道:“你就别折磨我了,我能牵着蜗牛的手出去散步,我也不用来求你了。”
上帝叹了一声气:“既然你不想做,那我也救不了你,回去吧,孩子!”
他似乎感觉到上帝不是骗他的,于是他便问:“如果我牵着蜗牛的手散步了,你能答应我把我急躁的性格改变吗?”
上帝笑了起来,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要不和你拉拉钩?”上帝伸出小指示意着。
“那我就相信一次,那我要跟蜗牛散步多长时间?”
上帝见年轻人还是那样的急躁,于是便摇了摇头,“好吧,你就牵着它的手,在这个花园里绕一圈,你的性格就可以改变。”
“君子一言。”那人看了看这个小花园,于是便立志要走完它。
“驷马难追。”上帝说完便把蜗牛放到它的身边,笑着离开了。
他拉着蜗牛的手,本想迈开步子走,可是蜗牛总是一小步一小步地挪,他跟蜗牛说:“老兄,麻烦你走快点,帮帮我好吗?”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他,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了,我也想帮你,我也想走快点,因为上帝也答应了我,只要我跟上你的节奏,我就能成为蜗牛国国王。”
年轻人拉着蜗牛,扯着蜗牛,甚至想抱着蜗牛,他看到蜗牛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叹了口气道:“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叫人看见了,多丢人呀!”
“上帝啊!为什么要我牵着只蜗牛遛弯呢?”
上帝早已经离开了,没有回答他。
“算了吧,上帝都已经走了,即便我走完一圈也不会兑现他的承诺。”他想着便想放手,蜗牛却紧紧握住他的手,示意着他去看花园的风景。“如果你嫌我走得慢,为什么你不放慢你的脚步来欣赏花园的美景呢?”
他被蜗牛的话打动了,蜗牛一直努力地爬着,而他跟在它后面看着花园的美景,他从来就没有看过这么美丽的花园,露珠晶莹剔透得像珍珠一样引诱着自己驻足,花香沁脾让他久久不愿离开……他想,为什么我以前从来就没有看过这样的美景呢?是因为自己从来就没有认真下来慢慢地欣赏过它们,原来美是急不来的,需要慢慢欣赏才会发现的——他顿时悟出了这个道理。
“老兄,你怎么走得比我还慢呢?快点,还有几步就走完一圈了,我就可以成为国王了,你帮帮我吧。”蜗牛在一旁拉扯着他的手,他在认真地看着蜜蜂是怎么采蜜的。听到蜗牛的话,才知道已经快走完一圈了。便带着眷恋陪蜗牛走了下去。
走到终点的时候,蜗牛消失了,他于是喊着上帝说:“上帝,为什么蜗牛成为了国王,我还是我呢?”
“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你现在是需要蜗牛拉着你走的人了。去寻找你的成功,寻找属于你的美丽人生吧,年轻人,祝福你。”在这一刻他彻底明白了,原来并不是上帝改变了自己,而是自己改变自己,而自己改变自己的方法却是放慢脚步欣赏身边的美丽,自己却一直都没有发现。
如果孩子跟蜗牛“散过步”都改不了急躁的性格的话,那么以下几点小建议,你也可以参考参考。
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只要孩子能做的事情就不要包办代替,多鼓励孩子做有益的事情,并且告诉孩子不要怕失败,以此帮助孩子形成独立处世的能力。这样,“不如意,不称心”才不至于打垮孩子,还可以使孩子在“不如意,不称心”中懂得急躁带来的危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不给孩子产生急躁情绪的条件,家长应注重自身的精神文明修养,以身作则,为孩子克服急躁个性作出榜样。
3.通过亲子小游戏训练孩子专注力
专注力是忍耐力的基础,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好,自然容易有耐性。父母可多与孩子进行一些有助提高专注力的游戏,例如“找不同”、“找错误”、拼图游戏、听故事……让孩子集中注意力,长时间专注做某一件事。
4.通过具体活动磨炼孩子的韧性
在孩子学习之余,家长可有意识地让孩子练字、画画或陪孩子下棋等。在一笔一画的练习中,在细致观察描摹中,在步步思考揣摩中磨炼孩子的韧性。
5.通过分析急躁的后果,提高孩子克服急躁情绪的自觉性
家长发现孩子产生了急躁情绪,就应马上提醒或劝慰孩子,给孩子讲些由于急躁而产生不良后果的故事,启发孩子增强克服急躁情绪的自觉性,从而纠正孩子急躁的个性。
总之,纠正孩子急躁的个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取得成效的事,需要家长耐心而不断地努力。
小贴士
应该注意形成孩子性格急躁的原因,在平时教育子女的时候做到防微杜渐,以身作则:
(1)有的家长,事无大小,事事都要代替孩子去做,事事姑息迁就,使孩子养成依赖家长的不良习惯。孩子一旦离开家长的怀抱,就不知所措,进而常常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不尽如人意,不称己心,急躁个性则由此产生。
(2)孩子缺乏认识和对待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因为缺乏对付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加之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帮助与正确引导,结果孩子遇事总会烦躁不安。天长日久,急躁个性得以形成。
(3)长期不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导致孩子急躁。孩子的学习环境常常处在唠叨、酗酒、赌博、吵架、打闹或是劲歌狂舞等环境之中,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使孩子看见书本就烦躁不安。在焦躁中度过学习时光,急躁个性怎能不形成并且不加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