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谁是法国3个央行的拥有者(1 / 1)

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3个央行,都用的是法国的名义,但拥有者都是外国银行家,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历史谜案。

(一)法国第一央行——法国皇家银行

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央行,是由英国银行家约翰·劳为首的欧洲垄断银行家族建立的“法国通用银行”(1716年5月组建),后改组为“法国皇家银行”(1718—1720),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法国的央行,后者合并了“北美西方公司”,实际上是一个“世界央行”(范围扩大到了北美,而不仅仅局限在法国了)。

这样法国第一央行的货币是法币利弗尔,1720年这个“银行券”破产了。这个私有信用卡特尔,名义上是法国的政府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国际债权人”主导,外国银行家约翰·劳等人“名义拥有",并“实施管理”的私有皮包公司,依靠凭空创造“钱”来拥有法国和北美地区的一切财富。英国银行家约翰·劳在法国开启的这个“债务货币”骗局后果严重,史称“密西西比泡沫”。

“债务货币”开创了一种特殊的骗局:法币名义由政府发行,央行名义是政府机构,实际上却由“国际债权人”拥有一切主导权,凭空创造“钱”来拥有所有社会阶层的一切财富和劳动。所以,“独立央行”是可以国有化的,法币也可以由政府名义发行(这还是必须的,因为要靠政府和人民的税收来还债,也就是给“国际债权人”缴纳“垄断税”),关键在于“央行的独立”(这是一个银行家族把金融、货币、经济权力从法国政府和人民手中夺走的过程)与“货币发行与债务挂钩”。

所以,英国银行家约翰·劳在法国财富之争上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他不仅是预言家,也是一个天才的金融战专家,不花一文,就把法国各阶层洗劫一空(此后几十年都没有恢复过来)。

(二)法国第二央行·法国贴现银行

法国历史上第二个央行也不是法国的,名叫“法国贴现银行”(1776—1798)。这家私人垄断信用供给机构由瑞士银行家伊萨克·潘乔德1776年在法国成立。这实际上是一家皮包公司,什么都没有。但是通过约翰·劳的公关策略取得了法国政府的特别授权。

这个“法国贴现银行”又如何为国际银行家族牟利呢?很简单,发行“银行券利弗尔”,也就是靠凭空制造“钱”来赚取利润!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授权呀!这些国际银行家族通过瑞士银行家伊萨克·潘乔德的“法国贴现银行”可以任意创造“货币符号”,拥有一切法国可以用“钱”来衡量的财富和劳动。

法国各阶层诚实地劳动,到外国银行家族那里换取“数字”,否则“产值”就高得惊人,并且完全脱离了法国政府的管理,是一个更加彻底的“独立央行”。它所发行的“银行券利弗尔”在法国肆意流通,摧毁了法国刚刚恢复的实体经济,严重激化了法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让法国各阶层都陷入了可以被任意剥夺劳动和财富的境地,社会物价飞涨(但也可以解释为法国经济空前的大繁荣时期,因为统计数字上法国经济增长很快,但这是虚拟增长,实际是如假包换的通货膨胀),人们毕生的积蓄不断贬值(这种贬值是有计划的,其实质就是欧洲跨国垄断银行家族剥夺法国各阶层财富和实体经济主导权的过程与速度)。

(三)法国第三央行·法兰西银行

法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央行,就是1800年至今的“法兰西银行”,是由包括“法国第二央行·法国贴现银行”等众多私有银行参股组建的一个跨国私有金融卡特尔,瑞士银行家伊萨克·潘乔德只是其中的股东之一。人们熟悉的法郎就是由这些外国银行家族在法国发行的“私有银行券”,实际上不过是一些数字。由于这些“数字”用法国政府的信用作抵押,用法国各阶层的税收作保证,故此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对于法国来说,这是一个荒诞的做法:因为法国政府自己承担一切制造“法郎信用”的责任,却没有权力发行“法郎信用”,这个无上的特权却牢牢控制在欧洲跨国垄断银行家族的手中,脱离了法国政治体系和民族利益的范畴。

不同时期的法国政府必须以借贷的形式向拥有法兰西银行的跨国银行家族抵押国债。这个抵押的利率和形式已经成了一个“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的秘密”,无法得知法国政府每发行1个法郎,需要抵押1法郎“特别国债”所支付的年利息。但是1800年拿破仑时期,也就是美第奇银行的银行代理人家族——拿破仑家族主导了法国政治的时候,这个荒谬的利率是4%。也就是说从拿破仑时期开始,法国各阶层每年需要为拥有法兰西银行的外国银行家族支付的利息大致等于法兰西银行创造的法郎数字的4%,并且逐年利滚利,且不用归还(因为归还了法郎就消失了,而且债务实际上超过世界上法郎信用总量无数倍!之所以出现这种荒谬的局面在于——这笔所谓的法国欠国际银行家的债务,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法国政府本来应该自己发行货币而不是由国际银行家族来实施金融僭主体制)。

后面要专题涉及三个严肃的问题:

1.谁拥有了法兰西银行?

2.1946年1月1日法兰西银行的国有化、1993年法国通过立法强化法兰西银行的独立性、1998年法兰西银行加入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这三大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实质。

3.法兰西银行国有化以后的法郎为什么还是私人票据?银行家族如何继续控制法国信用供给并从中牟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