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再美,终会破灭。1845年10月,铁路股价大跌30%~40%。这是因为铁路收入的增加比通车线路长度的增长要慢得多,因此,过多的铁路要争夺过少的货物使得铁路投资根本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尽管建成的铁路明显缺乏相应的运输量,但大家都还在做发财梦,铁路建设有增无减。结果,过多的铁路争夺过少的原材料,建设与经营铁路的各项费用迅速膨胀。在英国利物浦,一吨铁的价格从1845年的4.8英镑上涨到1847年的10英镑左右。1847年,法国铁路建设费用比1845年至少增加了1/3。
雪上加霜的是,1845年一1847年,爱尔兰、英格兰以及中欧、南欧大部分地区连续几年农业歉收。其中爱尔兰饥荒发生得最早也最为严重,800万人口的爱尔兰有100多万人被活活饿死,另有180多万人逃难到北美,成为今天北美爱尔兰裔的祖先。爱尔兰人的悲剧与英国人脱不了干系。
17世纪一19世纪,爱尔兰土地几乎完全为英国人所霸占,爱尔兰农民大多数成了英国土地贵族的佃农。佃农拥有的土地面积非常小,只有靠种植土豆来维持生存。1845年开始,爱尔兰土豆不幸感染上枯叶病。从此爱尔兰连年歉收,发生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1845年,英国正全力筹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而对爱尔兰大饥荒却无动于衷,任由灾情蔓延。更荒唐的是,在大饥荒期间,爱尔兰仍向英国本土出口粮食,居然成为粮食净出口地区。
当爱尔兰人横尸遍野,死伤惨重时,英国人连做做表面功夫的兴趣都没有。英国运送到爱尔兰的救灾玉米根本无法食用。更令人感到无语的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奥斯曼帝国君主宣布将捐赠1万英镑给爱尔兰受灾农民,但维多利亚女王要求他只能捐1000英镑,理由是她本人才捐了2000英镑。于是苏丹只捐了1000英镑,同时秘密地派了3艘装满食品的轮船前往爱尔兰。英国舰队发神经似的试图拦截,幸未成功。
大规模的农业歉收导致粮食价格猛涨。1845年—1847年,小麦价格在1847年1月是1845年的127%,到了5月竟然上涨到200%以上。1847年,英国为进口食品耗费了3000万英镑,使得大量黄金流到国外。1846年9月,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为4630万英镑,到了1847年4月,下降到920万英镑。英格兰银行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储备则下降到310万英镑。
随着危机的蔓延,铁路自然首当其冲。
到了1847年秋,英国许多铁路线建设已经停工,大批工人被解雇。紧接着就是冶金工业、机器制造业的萧条,最后蔓延到各行各业,形成全面性的经济危机。铁路投机的基础就是信用。在伦敦交易所,铁路股票价格大幅下跌。铁路工程量连续5年下降,到1852年,从事铁路建设的工人数目比1847年少了4/5以上。相应的,铁价下跌一半,冶金和煤炭工业遭到沉重打击。仅斯塔福德郡137座炼铁炉中就有58座停产。生铁产量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
减少了1/3。棉纺织业本来已经在衰退之中,随着铁路投机的破灭和粮价飞涨,更是跌入低谷。1947年11月,在纺织工业中心兰开夏地区,920家棉纺织工厂中,有200家完全停业,其余的多半一周开工2天~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业或半失业的打击。
当时的工人既没有退休金,也没有福利保障,失业即意味着饿死。1848年,革命浪潮再次席卷欧洲大陆,波及的国家几乎涵盖全欧洲,仅俄国、西班牙及北欧少数国家未受影响。1848年1月,首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爆发革命的火花,紧接着整个欧洲大陆的革命像燎原之火一样熊熊燃烧。2月,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但成果被资产阶级窃取。在工人的压力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迫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和普鲁士首都柏林在1848年3月爆发了革命。为了反对奥地利的统治,匈牙利和捷克也于3月爆发了起义。同月,罗马尼亚为反对俄国、奥斯曼帝国、奥地利的统治爆发了起义。在上述的革命斗争中,工人、学生和市民成为革命的主要参加者。到1849年,欧洲各国的革命基本上都被以沙皇俄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君主镇压了。
1848年,法国人民大声疾呼:“打倒大盗!打倒杀人凶手!"人民的想象力被激发起来了。诸如《罗斯柴尔德王朝》、《犹太人是现代的国王》等讽刺作品充斥巴黎全城,这些作品都或多或少巧妙地揭露和诅咒了财富贵族的统治。神圣同盟主导的欧洲政治与经济格局在经济收缩的巨大压力之下已经出现裂缝。尽管像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财富统治贵族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有所损伤,但并未伤筋动骨,其地位仍然牢不可破,而神圣同盟的反动体系在这次危机中被摧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