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瑞典人的生活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就是“悠闲、舒适、简洁”。每个人做事都是不紧不慢的,并且总是留出时间来休息。就是在工作时,早晨九点半和下午三点也是“雷打不动”的喝咖啡时间。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瑞典人懒散。真正工作的时候,瑞典人是相当严谨的。到了周末,瑞典人全家都会开着车或驾着游艇外出郊游。这样适当的休闲不但愉悦了身心,同时也使身上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适度的休闲不仅仅是娱乐,它还具有恢复精神的效果,是促使下一个工作有效完成的最好方法。其实,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惟有适当地休息,才能有效地工作。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他们发现,大约80%的蚂蚁从事某种工作,例如清理蚁穴垃圾或收集食物,很少停下来休息,但其他工蚁则整日无所事事,几乎不参加任何劳动,人们把它们叫做“懒蚂蚁”。
初开始,他们欣赏那些勤劳的蚂蚁,厌恶那些不劳而获、游手好闲的懒惰蚂蚁。可后来,有趣的实验结果改变了他们的这种看法。
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并且断绝了蚂蚁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生物学家又把“懒蚂蚁”全部抓走放在一起,结果其中80%的“懒蚂蚁”变成了勤劳蚂蚁,仍然有20%的蚂蚁“懒惰”依旧。而这时,失去了懒蚂蚁的蚊群中的所有勤劳蚂蚁都停止了工作,乱作一团。直到把那些“懒蚂蚁”放回去后,整个蚁群才恢复繁忙有序的工作。
以蚁群反观我们生存的职场,我们就会发现,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你的同事中,有的就像“懒蚂蚁”,看上去十分自由散漫,但却成绩斐然;有的就像“勤劳蚂蚁”,整天忙忙碌碌,到年终总结时却无功可言。
由此可见,懒其实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勤与懒相辅相成,勤有勤的原则,懒有懒的道理,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原则: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项原则有时候又称做80/20法则。
80/20法则认为:团体中的重要项目,是由全体中小部分的比例所造就的。也就是说,重要的东西只占很小部分,它的比例是80比20。因此,只需集中处理工作中较重要的20%的那部分,就可以解决全部的80%。
以企业管理者来说,管理者没有必要事必躬亲、事事都管,只要将重要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论是管理还是经营,多少都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将应做的事全部完成。因此,若不先从重要的事开始,结果会演变成什么正事也没做。打算全部完成的完美主义者,往往到最后什么也没做好。
能运用这个80/20法则者,会尽可能地早点处理重要的事,不将所有事情一个个地完全处理。即使剩下的事到后来出了什么麻烦,也不会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重要的工作应该要先完成,对所有的人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经常将这个法则运用在工作上。例如,我们一天有100个打通的电话,这100个打通的电话,并不是由100个人平均一人打一个。以80/20法则来看,有二成的人不只打了一次,而且这二成的人所打的电话占所有电话的八成。因此,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针对打电话频率较高的二成去下工夫解决问题。
80/20法则也有助于应付一长列有待完成的工作。面对着一长列工作,看起来常常是不可能一一完成,我们难免心存畏惧。于是,大多数的人在还没有做之前就感到泄气,或者先做最容易的,把困难的留在最后,结果永远解决不了最难解决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只要做到其中二三项,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那就会对我们大有帮助。列出这二三项,各花上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不要因为没有把表中所有工作全部完成而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所决定的优先次序是正确的,那么最大的好处,已经由你所选择去做的二三项中获得。
因此,当你面临很多工作,而不知如何着手时,就应该记着80/20法则。你要问你自己哪些事项是真正重要的,就不会偏离首要工作而去做次要工作。
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