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向陌生人开口,我们才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才能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才能获得更多的机遇。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话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现在,大部分人也许都认为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一个贫穷家庭有一个上不起学却志向远大的男孩。一天,男孩在街道上玩耍,遇到一个青年路过。男孩突然开口向那个陌生青年问好,那个青年也靠了过来,两人居然聊了起来。
第二天,男孩没有回家,家人惊恐无比,认定男孩失踪,就报了警。十天后,青年和男孩自动现身。警察将男孩交还他的父母,并给那个青年戴上了手铐。
男孩回到家后,对他的父母说:“爸爸妈妈,警察为什么要抓叔叔啊?”
父母惊讶地说:"傻孩子,他是想绑架你呀!"
男孩大叫起来:“他没绑架我!这十天里,他带我去他家学习知识、带我去找免费学校,还给了我上学的钱,今天他是来送我回家的呀!”说完,他从衣袋袋里掏出一个装满钞票的信封。
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我们想像中的坏人。有时,在遇到陌生人时,一声问候,一声祝福,也许会改变你一生的命运。因为有才华的人也许与你结交,就算是道德水准不高的人,也不至于把你暴打一顿。
三国时期,刘备也是因为在街上与陌生人交谈才结交了张飞、关羽等人才,若没有所谓的“对陌生人说的话”,哪里会有传颂千古的“桃园三结义”。
我们要敢于与一些陌生人交谈,这样,如果真的遇到了人才,就能够与其交成朋友。
很多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感到不适应,主要原因就是害怕在与陌生人进行语言沟通时说错话而被人耻笑。这种自卑心理自然会使他们经常无端地默默指责自己某个时刻某句话说得唐突了,因而破坏了与人沟通的气氛。
有些人想起自己在陌生人面前战战兢兢地偶说一两句话,居然还是没有管好自己的嘴,真是恨不能咬掉自己的舌头。这种“自恨”只能使自己更紧张,丝毫无助于自己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越是提醒自己下次不可再说错话,越说错话。
避免因为怯生而给语言交流造成的尴尬,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问话探路法
把对方假设成一般过路人,然后像问路一样,找一些自己心里有数却佯装不知的问题请对方来回答,这样你就取得了话语上的主动。无论对方的回答对与错,你均需认真地洗耳恭听。即使对方说错了,你也应该“将错就错”地表示谢意。
这种问话探路的目的并不是要找到什么答案,而是为了打开你和对方语言交流的闸门。一旦双方对话的闸门被打开,顺流而下,原先那种陌生感就会自然消失。
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恶意地拒绝一个虚心请教者。只要对方愿意搭你的话,你所预期的社交方案便已经成功了一半。当然,这种方式听起来好像有点儿虚伪,但对怯生者来说,不失为树立自己说话自信心的有效办法。
(2)轻松探微法
和一个陌生人初识,有时只需抓住对方工作或生活的某个细节,就会很顺利地叩开双方沟通之门。
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的陌生人,看看他们是否有比较特别的地方,比如对方穿着上是否有异族风情的配饰,对方使用的手机款式让你非常青睐,对方所抽香烟的牌子很独特。谈论这些细节很可能立刻吸引对方的兴趣。聊天的话题最好选择节奏感比较轻松明快的、无需费尽思量的,这样就不会让人对你的搭话产生反感。当对方有意和你沟通时,无论对方的话是对是错,切忌否定对方,因为毕竟你们还不熟。一旦被否定,余下的沟通就很难继续,前面你所做的一切细节探微的努力也会因此而徒劳。
(3)开门见山法
如果你刚到一个单位上班,你所面对的是许许多多陌生的面孔。你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了解你。尽管这些新面孔都和蔼可亲地纷纷围上前来,主动和你搭话,但你依然紧张得手心出汗不止,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
逢此情况,心里不要有顾虑,更不要回避大家的提问。有几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你可以试着用。比如:“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关照!”;“今后我们要一起共事了,我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包涵!”;“作为新人,能得到大家的如此热情,真让我感动不已!”;“认识大家很高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