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依靠的只能是自己(1 / 1)

处处依赖他人的人,短时间内可能会很舒适,但是一旦离开他人就会什么也做不成。依靠自己的人,不管条件如何变化,都可以独立处理问题。

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

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且附言:“如果您认为这幅画存在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个记号。”结果画面上涂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

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幅同样的画展出,并且附言:"如果您认为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妙,请在画上作个记号。”这次,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之处,却成了被赞美之处。

这位画家不受他人意见的左右,充满了自信。

评价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为不同人的眼光各不相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也不尽一样。

遇事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听到的、看到的,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鄙视而轻视自己,产生自卑感。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别人和看待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受他人操纵。

在试用过1200种不同的材料做白炽灯泡的灯丝之后,爱迪生仍然没有成功。有人讥讽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

爱迪生却充满自信地反驳道: “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如果我们遇事都能这样想,采用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哪里还会有烦恼,哪里还会有自卑感?人的自卑感存在和产生,往往不是由于自己在能力或知识上不如人,而是由于自己有不如人的心态和感觉,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和评价自己,而喜欢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处处以别人的眼光来做事,也就是依靠他人来做事,这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我们应该从依靠他人转向依靠自己,养成依靠自己的习惯。

当然,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起初觉得完全不可能做到,到慢慢培养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去完成自己的实践,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许多人身上的依赖意识和创造潜能是同时存在的。创造潜能首先来自人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和估计,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每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能力做一些事。不顾及别人的褒贬,总有一些事是你能力所能达到的。尤其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面对社会的各种机会,总会成功充当自己的角色。

处处依赖他人的人,短时间内可能会很舒适,但是一旦离开他人就会什么也做不成。依靠自己的人,不管条件如何变化,都可以独立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