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英国师德建设的基本做法与经验(1 / 1)

英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一个完整的标准系统,是一个全国性、分层次、系统的教师标准群,其制定是当今英国政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较为有力的措施之一,在其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关注。

一、英国合格教师品行的构成要素

早在近代,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就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和智慧,在学生向善的时候,给他力量、活力和勉励。他认为,作为教师,学问是第二位的,而道德准则是第一位的。做教师的人,自己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具有一个严谨的人和一个学者的性格。

英国具有一贯重视教师个人修养的传统,普遍认为,教师的品性对学生的方式和态度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1972年颁布的《詹姆斯报告》奠定了现代英国教师体系的基础。1994年,师资培训署的成立,标志着全国范围内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1998年颁布的《教师:迎接变化之挑战》使教师专业化问题成为英国教育关注的焦点。

英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使每个师范生都成为自信、能胜任、善理解、高效率的合格教师,而且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重视教师道德品质及养成是其一贯保持的传统。

2007年9月颁布的《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由证书教师专业标准、初任教师专业标准、骨干教师专业标准、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和资深教师专业标准五个模块组成,对各个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全程规划,将教师从职前到入职和在职的发展整合起来,把教师的发展纳入了“一体化”的进程。

作为合格教师的主要品行应包括:

首先,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作为合格教师,他们应该是热爱教师职业生涯,具有为教师生涯献身的精神。

其次,在合作共事方面。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工作逐渐演变成为相互关联和相互衔接的过程。虽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单干性质,但是培养学生的整个过程,绝不是个别教师能够单独承担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合作共事、相互配合、同心协力的个人品质。

最后,在个人主义精神方面。个人主义被视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人从小就应该具备这种为追求个人幸福而努力奋斗的精神。一个教师,一方面要具有合作共事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必须具备个人主义精神。

作为不称职教师的主要表现是: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注重惩罚,而不是表扬;将学生的自我表达、艺术性和自发性创造视为学习不力;对改革持怀疑态度;经常侮辱学生;注重控制,小题大做,不论错误大小,一律予以同样的惩罚;等等。

2012年9月1日,英国教育部重新颁布《教师职业标准》。该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师资格标准》和《注册教师实践与行为规范》,从任职资格的角度对教师的专业实践和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标准》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个人与职业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教师在教学方面,必须树立远大目标,鼓舞、激励、挑战学生;必须改进教学以适应所有学生的优势和需求;必须准确、有效地运用评价,确保学生取得进步。除此之外,教师在校内外必须始终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建立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法定条款范围内重点关注并维护学生福祉的需求;确保教师个人信仰的表达不会加剧学生的弱点或导致学生违法,等等。总的来说,“英国合格教师标准”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所提的要求相当细致,从抽象的态度、价值观到具体的教学操作,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

二、英国师德建设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英国教师职前培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师德教育,师德教育及师德观念的确立主要通过立法和间接渗透来实现。

首先,法律明文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要求学生理解与掌握。如《学校教师报酬和条件法》《种族关系法》《性别歧视法》《工作中的卫生与安全法》《教师习惯法》《儿童法》《教育法》等。

其次,师德教育被融入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师职前培训过程中,始终强调接受师范教育者要掌握关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卫生安全知识、与学生家长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性。英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时间较长,一般有15~20周的教育见习和实习。在取得初任教师职务之后,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对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骨干教师开始特别强调组织、团队合作,而到了优秀教师层次,特别强调决策与领导。

最后,关注教师的反思和改正。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所有教师而言,其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责任意识并满足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其二,支持并指导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其三,评价自己的教学对所有学习者的影响,必要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和课堂实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的教师专业理念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已经走向新专业主义,即一方面追求专业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强**师的专业服务意识和专业精神的提升。1994年教育家泰勒在分析当时英国的教师教育政策时认为,具有胜任力是衡量教师培养效果的“核心标准”。换言之,教师必然服务于学生,必然要具有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