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十八:日本《教师伦理纲领》[1]日本教职员组合1952(昭和27)年制定1961(昭和36)年修订(1 / 1)

前言

我们行业协会于1952(昭和27)年制定了“教师基本纲领”。在该纲领制定之前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各行业都围绕各自的“伦理纲领”草案进行了讨论研究。我们的想法是:我们的道德纲领,由我们自己讨论制定。1951(昭和26)年,我们就纲领草案进行协商,舆论争议的中心是:全面议和,还是单独议和。自此之后,围绕日本前途的舆论开始分化为两大派别。我们反对“单独议和”,因为很担心它会危及我们付出了战争的巨大代价而获得的“民主与和平”。同样,对和平宪法的无理攻击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讨论一直在持续。我们对伦理纲领草案的讨论基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为了捍卫“民主与和平,如今的教师应当做什么?”“我们所期待的教师形象应该是怎样的?”所以,伦理纲领不仅仅是“宣传标语”,还是教师应具有的完善自我、把握时代、严谨求真、热爱正义的优秀品德,也是教师们应肩负的民族使命。这些都是我们伦理纲领的基调。归根到底,正如历代文明一样,伦理纲领不会因为人们的无理指责而有丝毫动摇。下面对伦理纲领各项内容做简单阐述。

一、教师要肩负起日本社会的使命,与青少年一道生活

维护和平、赢得民族的完全独立、建立宪政民主社会是教师的使命。希望我们通过深刻自省,可以担当起这一使命。同时,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可以担当起这一使命的优秀人才。

二、教师要为教育机会均等而奋斗

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条件差异,青少年的教育机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对勤工俭学的青年及残疾儿童(盲、聋、肢体残疾儿童等)的教育将被弃之不顾,宪法的条款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教师为了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必须努力推动社会采取有效措施。

三、教师要捍卫和平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没有和平,也不可能实现日本的繁荣与民主。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人类大爱的倡导者、生活改造的指导者、尊重人权的先锋,必须勇敢地与战争发动者斗争到底。

四、教师要站在科学的真理立场之上

社会的进步建立在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无视科学会使人性受到压抑。教师应当尊重人性,科学地探索自然与社会,与专家学者们通力合作,创造一个有助于青少年茁壮成长的良好环境。

五、教师不容许教育自由遭到侵犯

教育研究和教育活动屡次被不正当的外力所压制,虽然宪法保障言论、思想、学习、集会的自由,但实际上这些权利仍然是被限制、被压迫的。对教育自由的侵害不仅妨碍青少年的自由学习、自由活动,也会贻误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要坚决与侵犯自由的行为作斗争。

六、教师要追求正确的政治立场

迄今为止,教师虽然名义上是政治中立的,但是实际上都是为当权者服务的。战后,我们要团结起来,为了公正廉明的政治而战斗。为了追求能够满足全体国民愿望的政治,教师在做大量工作的同时,还要追求正确的政治立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今后要更加努力地战斗。

七、教师要同家长共同与社会颓废现象作斗争,创造新文化

如今各种颓废的社会现象包围着青少年。教师们要与家长通力合作,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创造健康的新文化,保护青少年免受社会颓废现象的侵蚀。

八、教师是劳动者

教师是以学校为工作场所的劳动者。但是,部分想主宰教育的人一再强**师是“效忠天皇的圣职者”,对于“我们是劳动者”的宣言找出各种反对的理由。劳动者推动社会进步。教师以自己是劳动者而自豪,为实现人类进步的理想而存在。

九、教师要维护生活权益

迄今为止,教师一直被教导要安于清贫,甚至连要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都很忌惮。但是,要做好教育,必须保障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要求正当的劳动报酬,既是教师的权利又是教师的义务。

十、教师要团结一致

教师要完成历史使命需要团结一致。组织和团结不断地赋予教师以勇气和力量。也只有通过组织和团结,教师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

在加强自身团结的同时,为了保护一些强权统治下的国民教育,我们不仅要和全世界的同仁团结一致,还要和所有劳动者联合起来。

[1] 资料来源:日本“杂学事典”网:http://www.7key.jp/data/law/kyoushi_rinrikouryou2.html(翻译者:杨董玲、刘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