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开始执笔《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7年)时,他的直接目标首先就是要批判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1844年10月末出版)。[1]实际上,施蒂纳这一著作的出版带来了所谓的施蒂纳冲击,很快引起了黑格尔左派内部的一场大论争。这部著作直接对处于分解之中的黑格尔左派的所有潮流都进行了正面批判。它的反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反击施蒂纳的论文马上以《施蒂纳的批评家们》(1845年)这样一部总括性文集的形式问世了。[2]而且,将施蒂纳作为批判对象的,还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合著。[3]在这部著作中,批判施蒂纳的第一卷第三篇“圣麦克斯”所占篇幅接近整体的三分之二,是其中最长的。它由根据《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目录进行的逐条批判,和对《施蒂纳的批评家们》的批判组成。其中,不仅意识形态批判和唯物史观,以及人类观中包含着丰富的论点,还有很多论点是从作为哲学总论的第一篇“费尔巴哈”中转用过来的。
对于马克思而言,施蒂纳批判不单是批判其话题的谬误,还包括其他几个特别的方面。[4]从本章列举的人类观这一个侧面来看:第一,马克思曾经从费尔巴哈的人类观那里学到的类的存在论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被施蒂纳点名批判了。[5]作为反击这种批判的前提条件,马克思需要拿出自己对费尔巴哈人类观的不足之处的根本克服来。第二,为了在第二卷批判“快速产生影响”的“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克思就必须在第一卷批判作为其基础的人类观及其所有论。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所有论在维持个人主义的设想这一点上,与施蒂纳是保持一致的。[6]它们都是基于蒲鲁东的个人主义劳动的私有概念。
那么,马克思是怎样来理解施蒂纳的人类观和私有论,怎样将自己与费尔巴哈区别开来,又是怎样发展了自己的人类观的呢?笔者在本章将就这几个问题探讨一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类观。
[1] John Henry Mackay,Max Stirner, Sein Leben und Sein Werk,Reprint der dritten Auflage,Mackay-Gesellschaft,1977(das Original der dritten Auglage:1914),S.125.Auguste Cornu,Karl Marx und Friedrich Engels,Bd.3,Aufbau-Verlag,1968,S.321.Ahlrich Meyer,Zeittafel,in:Max Stirner,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Reclam,1972,S.420.
[2] 施蒂纳反驳的论文,有以下三篇:
Ludwig Feuerbach,über 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in Beziehung auf den“Einzigen und sein Eigentum”,Wiegand's Vierteljahrsschrift,Bd.2,1845.In:FGW,Bd.9,S.427 ff。[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有关的〈基督教的本质〉》,《基督教的本质》下卷,船山信一译,岩波文库,1975。Moses Heβ,Die letzten Philosophen,1845.In:Philosophische und sozialistische Schriften 1837—1850,Herausgegeben und eingeleitet von Auguste Cornu und Wolfgang M??nke,Berlin,1961。[德]赫斯:《最后的哲学家们》,浅野富美枝译。之后还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内部论争》(山本耕一译,良知力、广松涉编,御茶水书房,1986)。Franz Szeliga Zychlin von Zychlinsky,“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Von Max Stirner.Kritik von Szeliga.In:Norddeutsche Bl?tter für Kritik,Literatur und Unterhaltung,H.Ⅸ,1845.
[3] 关于写作分工,请参见[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161页起,岩波书店,1973。
[4] 关于批判对象,请参见[日]细谷昂:《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研究》,159页。
[5] EE.192,下35。EE……Max Stirner,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Reclam,1972。[德]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上下册,片冈启治译,现代思想社,1977。前一个数字表示原文页码,逗号后的数字表示译著的页码。以下同。
[6] [日]森川喜美雄:《蒲鲁东与马克思》,168~169页,未来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