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战斗概论(续)(1 / 1)

一、何谓消灭敌人

在战争中,消灭敌人军队永远是最主要的目的。当然,同这一目的混合在一起的、或多或少也有其他一些具有一定重要性的目的。但在本章中,我们把战斗的其他目的完全撇开,只把消灭敌人看作是战斗的唯一目的来探讨。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消灭敌人军队呢?应该理解为:使敌人军队损失的比例比我方要大得多。如果我方军队在数量上占很大的优势,那么,当双方损失的绝对数量相同时,我方的损失当然就比敌方小,从而可以认为,这对我方是有利的。

因此,只能把相互杀伤和破坏过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看作是目的,因为这种利益是绝对的利益,始终保留在整个战局的账本上,而且在最后的结算中总是一种纯利。这种直接取得的利益不仅包括敌人在战斗过程中所

受的损失,而且也包括敌人在退却过程中直接遭受的损失。

二、精神力量是决定战斗胜负的主要力量

众所周知,在战斗过程中,胜利者和失败者在物质损失方面很少有明显的差别,并且往往根本没有差别,甚至有时胜利者的损失还可能大于失败者。失败者的决定性损失是在开始退却以后才出现的,而胜利者却不会有这种损失。

敌我双方在战斗过程中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精神也会受到震撼、挫伤,甚至一蹶不振。决定战斗是否还能继续,不仅要考虑人员、装备等方面的损失情况,而且还要考虑秩序、勇气、信心、内部联系和计划等方面受到挫折的情况。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精神力量,特别在双方物质力量损失相等的情况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就只能是精神力量。

任何战斗都是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流血的方式和破坏的方式进行的较量。最终,谁在这两方面剩下的力量更多,谁就是胜利者。

在战斗过程中,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胜负决定后,精神力量的损失还在继续增长,要到整个行动完全结束后才能达到顶点。因此,使敌人精神力量遭受损失也是摧毁敌人物质力量从而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而获得这种利益是战斗的真正目的。军队一旦陷人混乱,行动不能协调,个别部队的抵抗往往也徒劳无益。整个军队的勇气受到了挫折,原来那种不顾危险力争得失的紧张情绪就会松弛下来,这时,危险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但不能激发勇气,反而像是一种更严厉的惩罚。因此,军队一旦看到敌人取得胜利,他们的力量就会受到削弱,锐气也会受挫,再也不能依靠危险激发自己的勇气来解除危险了。

胜利者必须利用好这个时机,以便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获得真正的利益。只有在摧毁对方物质力量方面得到的利益才是确实可靠的,因为失败者的精神力量能逐渐恢复过来,队形能重新组织起来,勇气也能再度高涨。而胜利者在精神方面取得的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极小一部分能够保留下来,有时甚至连极小一部分也保留不下来。在极个别情况下,由于失败者抱有复仇心和更加强烈的敌对心,对胜利者来说反而可能产生相反的精神效果。与此相反,在杀伤敌人、俘获敌人和缴获敌人装备等方面,胜利者所获得的利益却永远不会从账本中勾销。

因此,缴获的装备和俘获的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被看作是真正的战利品,同时又被当作是衡量胜利的尺度。因为根据这些,可以确实无误地看出胜利的大小,甚至胜利者精神优势的大小。从这方面看也能比从其他方面看得更为明显,特别是把它同伤亡人数对比着看,就更为明显。所以可以说,缴获的装备和俘获人员的数量也是催发精神效果的一种新的力量。

胜利的精神效果是随着被击败的敌人军队数量的增多而增强的,但精神效果不是以同等的比例,而是以更大的比例在增强,也就是说,不仅在范围上增大,而且还在强烈程度上增加。一个被击败的师是容易恢复秩序的,它只要跟更强大的军队靠在一起,勇气就容易得到恢复,就像冻僵的手脚靠在身体上更容易温暖过来一样。尽管失败的精神效果还没有完全消失,但对敌人来说,这种效果已经有一部分失去作用了。然而,如果整支军队在一次会战中失败,情况就会截然不同,它会导致全军各个部分相继崩溃。一堆大火所发出的热量和几堆小火所发出的热量是完全不相同的。

三、胜利所包含的三个要素

胜利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敌人物质力量的损失大于我方;二是敌人精神力量的损失大于我方;三是敌人放弃自己的意图,公开承认以上两点。交战双方关于人员伤亡的报道从来都不可能准确,也很少真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故意假报的,甚至公布的战利品的数目也很少是完全可靠的。因此,如果报道的战利品数目不很大,那么是否真正获得了胜利是值得怀疑的。

精神力量的损失,除了用战利品作尺度以外,根本没有适当的尺度可以衡量。在许多情况下,只有一方放弃战斗可以作为另一方获得胜利的唯一确凿的证明。垂下军旗就等于承认自己失败,就等于承认敌人在这次战斗中是正确的和强于我们的。

退出战场并不等于放弃意图,有时甚至经过一场顽强而持久的战斗以后退出战场也是如此。如果前哨部队经过一番顽强抵抗后退却了,恐怕不能说它是放弃了自己的意图。甚至在以消灭敌人军队为目的的战斗中,也往往不能认为退出战场就意味着放弃意图。例如,事先计划好的退却,就是一边退却一边还在消灭敌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放弃意图和退出战场是难以区别的,退出战场在军内和军外引起的印象不容忽视。

如果胜利震撼了敌人,那么夺得的战利品就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对对方来说,失利的战斗便成为不平常的大败。在这种情况下,失败者在精神上往往会崩溃,往往会完全丧失抵抗能力,以致全部行动只能是退却、逃跑。

耶纳会战和滑铁卢会战就是这样的大败,而博罗迪诺会战却不是。大败和一般失败的区别只是失败的程度不同,只有书呆子才去寻找为它们划分界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