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什(William H. Walsh,1913—1986),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1932年入牛津大学默尔敦学院研究古典学术,并跟他的导师缪尔学习哲学。1936年当选为该学院的助理研究员。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战后于1947年重返牛津,继缪尔任哲学研究员及导师。随后转任圣安德鲁斯大学哲学讲师。1960年任爱丁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讲座教授,直至1979年退休。1986年逝世于牛津。
沃尔什的主要著作有:《理性与经验》(1947)、《历史哲学导论》(1951,修订版1967)、《形而上学》(1963)、《黑格尔伦理学》(1969)、《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1976)等。其中《历史哲学导论》一书第一次提出“分析的历史哲学”一词与传统的“思辨的历史哲学”相对立,从而正式奠定了一门新学科的领域。《美国历史评论》评价该书时曾说:“它应该为每一位对历史或历史学进行反思的学者所必备。”
本书选取了《历史哲学导论》一书的第八章《其他几个作家》第二节《马克思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据沃尔什在第一版序言中所言,该书的第六章至第八章是要对历史的形而上学或形而上学的解释的各种企图作批判性的讨论,可见他把马克思归入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家”的行列。因为根据沃尔什的看法,所谓“分析的历史哲学”是指研究历史学的认识论,而“思辨的历史哲学”由于研究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所以是历史学的形而上学。沃尔什指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有两大思想来源,其一是黑格尔的思想,包括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黑格尔认为社会生活各个不同的方面在任何一个时候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思想;其二是18世纪百科全书派的科学传统,包括孔德希望把历史研究置于科学基础之上的要求和边沁要求实际改革的热情。但沃尔什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有一些含混性,比如辩证法不可能规范未来的一切经验等。尽管如此,沃尔什认为,这些含混性也许会推翻马克思的许多假设,但马克思认为经济原因是理解一切历史局势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一点是不会被推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