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学术界,有两个很重要的学术群体,一个是江南以刘宗周为宗师的蕺山南学,另一个是河北以孙奇逢为宗师的夏峰北学。这两个学派与稍后的二曲关学鼎足而立,同主顺治及康熙初叶学术坛坫风会。因而雍正、乾隆间史家全祖望论清初学术,遂将蕺山学传人黄宗羲与孙奇逢、李颙并举,而有“三大儒”之目。至于晚近学术界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为清初三大儒,则时移势易,视角各别,未可同日而语。以下,拟就蕺山南学与夏峰北学之间的关系,试作一些梳理,旨在据以从一个侧面窥见明清间学术演进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