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用六年演绎世纪师魂(1 / 1)

1915年,绿树成荫的浙江一师校园里,一首《送别》余音袅袅,道尽了乱世的相思哀愁,湿润着天涯漂泊的游子之心。百年时光弹指而过,如今这首《送别》有了全新的演绎方式,却依旧以温婉苍凉的词意,柔软着人们心底的角落。其词作者李叔同也因此被更多的人铭记,于岁月深处的光影里长存不息。

回顾李叔同的一生,他是风流不羁的翩翩公子,是重振南山律宗的苦行大师,是“二十文章惊海内”,在诗词、书画、金石、音乐、戏剧等多个艺术领域均有造诣的文艺奇才,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卓越的道德品行和教育情怀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果断、炫目、决绝、温暖,这充满着判若霄壤的巨大反差,却被他带着大林深泉般的淡泊从容走过,留下了难以追寻和索解的生命轨迹。

李叔同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作为早期东渡日本的留学生,李叔同最先把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带回中国,最先把广告图案设计、现代木刻和西洋美术史介绍到中国。他还开创了国内使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先河,并最早用五线谱教学生音乐,创办教育校刊……与所有民族文化的先行者一样,李叔同在这个古老国度迈向现代文明的进程里,始终不懈地探索并创造着。而以上种种贡献,几乎都是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六年间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