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乒乓球基本战术(1 / 1)

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具体情况,正确而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所掌握的各种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压制对方的长处,紧紧抓住对方的弱点,为战胜对手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就形成了战术。战术是以基本技术为基础的,基本技术掌握得越全面、越纯熟,越能更好地完成比赛中的战术实施。在运用战术过程中,要体现以我为主、积极主动、机动灵活的思想,打出风格,打出水平。在乒乓球比赛中,进攻与防守、主动与被动、防守与反击经常在短时间内交替出现、相互转化,因而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应注意带着战术和比赛的观念练技术,才能练得活,才能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基本技术与战术既有明显的区别,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般来说,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战术,新的战术又促进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一、制订战术的基本原则

(一)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比赛前,不但对自己的技术情况要心中有数,而且要通过观察了解和分析对手整体的作战情况,摸清对手的球拍性能、基本打法、技战术运用特点、主要弱点、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有针对性地制订出自己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以取得比赛的好成绩。

(二)机动灵活,随机应变

考虑和制订战术时,必须灵活多变,不能单一刻板。某种打法或某种战术在开始的时候对方可能不适应,如某种发球开始有可能连续直接得分,可对方一旦适应,常会出现接发球抢攻。这就要求改换另一种发球方式。又如,比赛中连续攻击对方反手,对方回击出现了可以进行扣杀的高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方适应后,改变成压中间或正手,也会造成自己措手不及。此时,应使旋转、力量、速度、落点灵活多变,给对方回球制造困难,才能达到取胜的目的。

(三)以己之长,制彼之短

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打法和风格,不管哪一层次的运动员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如有的运动员发球好一些,有的善于打快攻,有的善于打搓球突击,有些擅长拉弧圈球的运动员又有正反手优劣之别,等等,比赛时就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抓住对方的短处,以我为主,积极进攻,自始至终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争取比赛的胜利。

(四)勤于观察,善于分析

乒乓球比赛时,运动员要及时观察场上战局的变化,特别要注意分析对方的心理,及时调整和变化自己的对策,鼓舞士气,增强信心。及时改变对策,果断地给对手出其不意的攻击,破坏其作战计划,从心理上给对方以威胁,达到取胜的目的。

(五)勇猛顽强,敢打敢拼

制订战术必须体现积极主动快速的思想,具体实施时要果断大胆、勇猛顽强、敢打敢拼,比分领先时乘胜追击,相持时不手软主动进攻,落后时不气馁奋起直追,才能使比赛中各种战术的运用取得明显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二、战术种类

(一)发球抢攻战术

它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常使用的一种先发制人的战术。发球抢攻战术运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质量和前三板的进攻能力。发球抢攻战术有:

(1)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后抢攻。

(2)反手发急上、下旋球后抢攻。

(3)正手或侧身发转与不转球后抢攻。

(4)正手发右侧上下旋球后抢攻。

(5)下蹲式正、反手发左、右侧上、下旋球后抢攻。

(6)侧身正手发高、低抛左侧上、下旋球后抢攻。

(7)正、反手倒扳发转球与不转球(这是采用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选手常用的发球)后抢攻等。

(二)对攻战术

它是进攻型打法互相对垒时常用的一种战术。快攻类打法主要是依靠正、反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以达到攻击的目的;弧圈类打法主要是依靠正、反手拉弧圈球和扣杀技术,充分发挥旋转的威力来牵制对方,以达到攻击的目的。常用的对攻战术有:

(1)紧压反手,结合变线,伺机抢攻,即以压反手为主,当对方侧身时配合变线,伺机侧身抢攻。

(2)调右压左,伺机抢攻,即先调正手,再压反手,使对方不能发挥近台反手和侧身攻的特长。

(3)连续压中路及正手,伺机抢攻,即先压中路,迫使对方侧身让位回击,再变正手,然后抢攻。

(4)轻重力量变化,伺机抢攻,即先用加力推挡,迫使对方离台,再用减力推挡引对方靠近球台,在调动对方前后移动中,伺机抢攻。

(5)近台打(拉)回头和远台对攻(拉),即在被动的情况下,用打(拉)回头的办法,争取由被动变主动,此外,还可用远台放高球作为过渡性的防御手段。

(三)拉攻战术

它是以攻为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要使拉攻战术运用得好,首先,要拉得稳,并有落点、旋转和轻重力量的变化,才能创造较多的战机;其次,要具有拉中突击或拉冲结合和连续扣杀的能力,方能奏效。其主要战术有:

(1)以拉反手为主,侧身突击(或拉冲)斜线后,进行扣杀或加力拉冲。

(2)拉两角,突击(或拉冲)中路或直线后,扣杀或拉冲两角。

(3)拉中路,突击(或拉冲)两角,再扣杀或拉冲空当。

(4)拉正手,伺机突击(或拉冲)后,连续扣杀或拉冲,这是用以对付正手较弱的削球手的战术。

(5)长拉短吊,伺机突击或拉冲,即在拉攻中利用吊短球或搓球引对方靠近球台,再用突击(或拉冲)及连续扣杀或拉冲,这是用以对付站位较远以稳削为主的选手的一项重要战术。

(四)搓攻战术

它是利用搓球的旋转变化和落点变化为进攻创造机会的战术。进攻型选手以此作为辅助手段,而削球类选手则以此作为反攻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战术有:

(1)以快搓短球为主,伺机进攻,即用搓短球控制对方,以便抢先进攻,这是进攻型选手之间常用的战术。

(2)搓转与不转球至不同落点,伺机进攻,即用本身动作或倒换两面不同性能球拍搓出不同旋转球进行抢攻。

(3)以稳搓防守为主,伺机进攻,这是以稳削为主的选手常用的一种战术,即用加转搓球为主控制对方,同时作为防御准备,遇有机会则用正、反手进行抢攻。

(五)削中反攻战术

它是以削球的旋转变化和落点变化迫使对方回球偏高,伺机反攻,是削球类选手赖以得分的主要战术。其主要战术有:

(1)以削加转球至对方左角为主,配合削不转球至对方右角后进行反攻。

(2)连削对方正手,突变反手,迫使对方用搓球回接,伺机用正手或反手反攻。

(3)连续削加转球至不同路点,伺机削不转球后进行反攻,这是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选手采用倒板削球的主要战术。

(4)中近台逼角反攻,即站位较近,用快削逼住对方两大角,迫使对手左右奔跑,伺机反攻。

由于弧圆球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削球类打法带来新的难点,只有在削球中创造机会进行有力的反击,才能给削球类打法带来新的生命力。

(六)接发球战术

它是与发球抢攻战术相抗衡的一项战术。其目的在于破坏对方发球抢攻战术的运用,争取形成相持或主动的局面。接发球战术主要有:

(1)用拉球、快拨或推挡回接,争取形成对攻的相持局面,这是比较主动的接发球方法。

(2)用快搓短球回接,使对方难以发力抢攻(拉),力争下一板抢先进攻,切忌连续搓球,以免造成被动。

(3)用搓球或削球的旋转、落点变化来控制对方,以造成对方击球失误或形成相持局面,这是削球手常用的接发球方法。

(4)接发球抢攻,这是比较积极、主动的回接方法。当正确地判断对方来球旋转性能并在击球位置较合适时,大胆运用这种战术,虽然难度较高,但效果较好,多为攻球手所运用。

(七)挡、攻、削结合战术

挡、攻、削兼施是攻守结合型打法的一项综合性战术。这种战术尤以直拍攻守结合型的运动员运用较多。常用的挡、攻、削结合战术主要有:

(1)挡后变削,进行反攻。

(2)削后变挡或拱球,伺机反攻。

(3)攻后变挡或削球,伺机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