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乒乓球作为一种游戏,1880年起源于英国,它是从网球运动派生出来的。由于当时普遍使用的是羊皮纸球拍,击球时和球台发出“乒乓”的声音,所以人们模拟其声音把这种运动叫作“乒乓球”运动。乒乓球起源阶段的基本特征:一是乒乓球运动在器材和游戏方法上,有明显的网球运动项目痕迹;二是作为体育运动在项目开展水平上,还处在游戏阶段。1918年,欧洲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乒乓球协会。乒乓球竞赛活动开始在各国之间开展。
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回顾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1951年)
此时期共举办18届比赛,仅第13届在非洲埃及举行,其余皆在欧洲举行。在7个正式比赛项目中,先后共有117个冠军,除美国选手取得8个冠军外,其余都由欧洲选手夺得。此外,参加比赛的也主要是欧洲选手。基于以上3个原因,所以称此时期为欧洲的全盛时期。
乒乓球运动初期使用木板拍,打法只是推来挡去。20世纪初,出现了贴有带颗粒的胶皮拍子,增加了球拍击球时的弹性和摩擦力,随之产生了旋转和削球打法,这一时期的主导打法是削球。
(二)日本队称雄世界乒坛(1952~1959年)
日本乒协早在1928年就加入了国际乒联,但直到1952年才第一次参加世乒赛。此届世乒赛,手握海绵球拍、采用中远台单面长抽打法的日本队虽然只有3男2女共5名运动员参加,却一鸣惊人地夺得了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4项冠军。从此,世界乒坛的优势开始由欧洲的削球转到了亚洲的攻球。这个阶段,由于海绵拍和海绵胶皮拍的使用,使乒乓球运动进入到了追求进攻力量、速度的时期。
(三)中国队崛起,朝鲜队崭露头角(1959~1969年)
1959年,中国选手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具有“快、准、狠、变”独特风格的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打法,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新潮流。在这一时期,中国运动员张燮林创新性地使用了长胶海绵拍作为削球打法的球拍。由于长胶海绵拍特异的性能,使得其削球打法在旋转变化上更加多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队没有参加世乒赛,7项冠军是在日本和欧洲、朝鲜各队之间争夺的。在这个阶段,由于正胶海绵拍性能的充分利用和近台快攻打法的出现,使乒乓球运动进入到一个在近台意义上讲究进攻速度的时代。
(四)欧洲队复兴,中国队重整旗鼓(1971~1979年)
欧洲选手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终于闯出了一条新路:他们兼取了中国快攻和日本弧圈球打法的优点,创造了弧圈球与快攻相结合的新打法,从而走上复兴之路。在此阶段,中国近台快攻打法在保持原有技术特点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新近台快攻打法。在球拍材料的选用上,开始把碳素纤维用在底板中。在一定程度上,它既提高了击球的速度力量,又能够保证击球的稳定性,为中国弧圈球技术打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个阶段,由于对反胶进攻性能的进一步认识,使得乒乓球技术进入了速度和旋转结合的时代。
(五)“中国打世界”“世界打中国”(1981年至今)
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中国队囊括了7项冠军和5个单项的亚军,创下了世界乒乓球历史的新纪录。此后的3届世乒赛,中国队均取得6项冠军。“中国打世界”的局面开始形成。进入90年代,以刘国梁为代表的中国直板正胶近台快攻选手又创造了“直拍横打”技术,完善和发展了传统直拍快攻打法。1996年第26届、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又连续两次实现大满贯。2001年第46届世乒赛,中国队囊括7项冠军。2003年第47届世乒赛单项赛中,中国队又获4项冠军(仅丢男单)。中国队已成为世界各队的众矢之的。2015年5月,第53届世乒赛在中国苏州落下帷幕,中国乒乓球队几乎包揽单打双打5个冠军,其中混双是由中韩跨国组合许昕/梁夏银夺得。“中国打世界”“世界打中国”的形势还在发展中。
三、乒乓球运动的组织机构
(一)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简称国际乒联,是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协会组成的联合体。国际乒联于1926年12月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设在英国东苏塞克斯郡的里斯廷斯。国际乒联最早的会员国有英国、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威尔士、印度、捷克斯洛伐克、丹麦等,现已发展到拥有186个会员国,成为世界五大体育组织之一。中国于1952年3月正式加入国际乒联。
国际乒联的标记如图15-1所示,由乒乓球拍、球网、球和球台四个基本元素构成,形象地表现了乒乓球运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规定:凡是被国际乒联“许可”使用的球台、球网、底板、球拍覆盖物(胶皮)等的器材上,必须印有此图案。
图15-1 国际乒联标记
(二)亚洲乒乓球联盟
亚洲乒乓球联盟简称亚乒联盟。1972年的5月4~7日,中国、朝鲜、柬埔寨、伊朗、伊拉克、日本、科威特、黎巴嫩、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勒斯坦、新加坡、斯里兰卡、叙利亚和越南等16个乒乓球协会在北京召开筹委会,并于1972年5月7日创立亚洲乒乓球联盟。目前,亚乒联盟共有会员协会约为43个国家和地区,是亚洲最大的体育组织。
(三)中国乒乓球协会
中国乒乓球协会简称中国乒协,是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领导下的单项运动协会之一,是由各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及各行业系统的乒乓球协会的代表组成。成立于1955年,中国乒协的会址设在北京,中国乒协会徽如图15-2所示。
图15-2 中国乒协会徽
四、乒乓球重大赛事
(一)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简称世乒赛)是国际乒联最早主办的、影响最大和水平最高的比赛,从1926年12月在伦敦举办第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始,已经举办了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正式比赛项目共有七个: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每项都设有专门的奖杯,名称分别是:
1.男子团体—斯韦思林杯
斯韦思林杯(见图15-3)是由前国际乒联主席、英国的蒙塔古先生的母亲斯韦思林女士所赠,故称“斯韦思林杯”。
图15-3 斯韦思林杯
图15-4 考比伦杯
2.女子团体—考比伦杯
考比伦杯(见图15-4)是由原法国乒协主席马赛尔·考比伦先生捐赠,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3.男子单打—圣·勃莱德杯
圣·勃莱德杯(见图15-5)是由原英格兰主席德科先生捐赠,因此以伦敦圣·勃莱德乒乓俱乐部的名字命名。
图15-5 圣·勃莱德杯
图15-6 吉·盖斯特杯
4.女子单打—吉·盖斯特杯
吉·盖斯特杯(见图15-6)是由吉·盖斯特先生捐赠,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5.男子双打—伊朗杯
伊朗杯(见图15-7)是由前伊朗国王捐赠,故以伊朗的国名命名。
6.女子双打—波普杯
波普杯(见图15-8)是由前国际乒联名誉秘书长波普先生捐赠,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7.混合双打—兹·赫杜塞克杯
兹·赫杜塞克杯(见图15-9)是由前捷克斯洛伐克乒协秘书兹·赫杜塞克先生捐赠,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图15-7 伊朗杯
图15-8 波普杯
图15-9 兹·赫杜塞克杯
(二)奥运会乒乓球比赛
由国际乒联申请,1981年在巴登召开的第84届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上决定将乒乓球列入1988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4块金牌。它是先通过预选赛产生64名男选手和32名女选手,然后正式参加4个项目的比赛。
(三)世界杯乒乓球比赛
为进一步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国际乒联决定从1980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世界杯男子单打比赛。1990年又增设了世界杯团体赛(女子12个队、男子16个队)和双打比赛(女子12对、男子16对)。1996年9月在中国香港举办了首届世界杯女子单打比赛,共16名选手参加,参赛名额的确定及竞赛方法同男子选手。目前,世界杯比赛尚未设混合双打比赛。
(四)亚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亚洲运动会是亚运会联合会主办的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5届亚运会开始设立乒乓球比赛,有男子单打等共7个项目。1974年9月,我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了在德黑兰举行的第7届亚运会。
(五)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开始于1972年,每两年举行一次,比赛时间是在每两届世锦赛之间的那一年举行。这是由参加亚乒联盟的亚洲各国家、地区委员协会的乒乓球选手参加的洲际乒乓球锦标赛。
(六)全国乒乓球锦标赛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是中国乒乓球协会举办的全国规模的赛事,参赛单位为在中国乒协注册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和俱乐部乒乓球队。1952年在北京举行第1届比赛。从1956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设有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7个比赛项目。
(七)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全运会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各大企业体协参加的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乒乓球是其中的一个竞赛项目,包括了乒乓球全部7个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