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排球运动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英文“volleyball”的原意是击空中球或“空中飞球”。
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发明了排球。19世纪末,美国的排球运动通过传教、战争等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国。排球传入亚洲,演变成12人制、9人制。1912年,排球场的规格发生了改变,改为35英尺宽,60英尺长;排球的尺寸和重量统一为周长26英寸,重量在7盎司至9盎司之间;上场参赛球员的人数被确定为每队6人,采用每球得分制和全身均可接触球击球。1917年,6人制排球传入苏联,并得到迅速而较为广泛的开展。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后,排球运动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项目。1949年,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1965年和1973年,国际排联又先后举办了第一届男子和女子世界杯排球赛。1989年,国际排联首创世界男子排球联赛。1990年,开始又举办了女子排球大奖赛。1993年,在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代表大会上,沙滩排球被确定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举行了首届比赛。
1905年,排球传入中国的广州和香港,1908年传到上海,1911年第一次在上海举行了排球表演赛。1913年在马尼拉举行的首次远东运动会上,中国临时组队参加了排球比赛。1924年,排球列入旧中国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比赛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有了较快的发展。新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分以下几个阶段:1950~1957年,推广6人制排球;1958~1962年,在普及与提高方面有了较大发展;1963~1966年,是我国排球史上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日本女排和大松博文教练的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在训练作风和技、战术创新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具备了自己的技、战术特点,成为世界一流强队;1966~1976年,因“**”排球运动水平降到最低点;1977年开始,我国排球运动进入复兴和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以七战全胜的战绩获得冠军,中国男排获得第五名,揭开了中国排球运动的新篇章。1982~1986年,中国女排获得4次世界冠军,实现了“五连冠”。17年后的2003年11月,中国女排获得了世界杯女排赛冠军。2004年8月,中国女排获得第28届雅典奥运会冠军。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
排球运动是可以凭借身体的任何部分击球,使球既不落地,又不在身体任何触球部位停顿。排球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排球运动的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室内、室外、木板地、沙地、草地、雪地上等都可以作球场;运动形式多样,既可以用正式排球,也可以用软式排球、气排球,小排球等,既可以隔网对抗,又可以围成圆圈托来托去;人员组成、性别、年龄不限,可以是家庭成员娱乐,可以是年轻人对抗,又可以是男女混合一起活动;比赛规则易掌握、好变通,运动量可大可小,不会出现强烈的身体接触对抗,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
由于排球比赛轮转的特点,这就要求参加排球运动的每一个队员必须全面掌握各项攻防基本技术,做到能攻善守,以适应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3.激烈的对抗性
排球比赛虽隔网相争,但也具有激烈的对抗性。水平越高的比赛,对抗越激烈精彩。攻防不断转化,扣球与拦网、发球与接发球都体现出限制与反限制的关系,扣杀、拦网、鱼跃救球,这些对于提高人的中枢系统和内脏系统的功能,促进健康发展,增强弹跳、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勇猛果断、机智灵活、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和竞争意识,都有很大的作用。
4.技巧性
由于排球比赛规则规定球不得落地,又不能在手中停留时间过长,三次击球必须过网(拦网除外),这就要求队员的技术动作必须精确,并有较高技巧性。排球比赛各项技术既能得分,又能失分,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相互转化,相互制约,因此,要求运动员技术既有准确性又有攻击性。
5.体现团队精神的集体性
排球比赛是一项集体配合的项目,每个技术环节都体现出团结协作的精神,每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集体的被动和全队的失败。好的进攻配合便于撕破对方防线,好的拦防配合又打下了反击进攻的基础。高水平的球队,必然有着默契的配合,体现出集体性和协作性。因此,排球运动能培养人们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是现代生活中极其需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三、排球运动主要赛事
(一)世界锦标赛
世界锦标赛开展最早、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比赛。1989年国际排联世界青年锦标赛、世界少年锦标赛与之统一领导,称为锦标赛系列。
1.世界锦标赛
首届世界男子锦标赛于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1952年在莫斯科举行了第1届女子锦标赛和第2届男子锦标赛。此后每隔4年举行一届,至2006年男子已经举行了17届、女子举行了16届。
世界锦标赛是世界排球比赛中参赛队数最多的大型比赛。各国球队自由报名参加分布在各个洲的锦标赛资格以获得决赛资格,根据各洲排球发展水平的不同,名额配给也不同。2006年的决赛有男女各24支球队,是由174个国家和地区在53个赛区角逐产生的,其中只有东道主力和前一届锦标赛的冠军队有资格直接进入决赛。
2.世界青年锦标赛
首届青年锦标赛于1977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拳行,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青年锦标赛规定参赛队员的年龄,男子不得超过20岁,女子不得超过19岁。参赛队的资格一般是东道主代表队和各洲青年联赛的前2~3名。各洲名额比例,由国际排联根据参赛队总数指定。
(二)世界杯赛
世界赛的前身是“三大洲”男子排球赛,由欧、亚、美三大洲的球队参加。1964年国际排联将其扩大为世界大赛,称为“世界杯赛”。1965年在华沙举行了首届男子世界杯赛。女子世界杯赛始于1973年的蒙得维蒂亚。世界杯赛每4年举行一次,从1977年起举办地点固定在日本。至2007年男子共举行了10届,女子共举办了9届。
世界杯赛的参赛队最多不超过20支。参赛队一般是东道主代表队、上届冠军和各洲锦标赛的前两名。2007年的世界杯因为是2008年奥运会的资格赛,因此略有变化。
(三)奥运会排球赛
从1964年起,排球比赛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至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共举行了12次。奥运会排球赛的参赛队一般为男子12~16支队,女子8支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男女各12支队。
参赛资格一般为:直接参赛的是东道主、上一届奥运会冠军、世界杯赛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五大洲资格赛的第一名。另3支球队是国际排联组办的资格赛的获胜队。近年来竞赛规程有所改变,增加了资格赛和落选赛的名额,提高了竞赛的激烈程度和获得资格的机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排球赛的参赛队是东道主、2007年世界杯前三名、五大洲资格赛的第一名和国际排联组织的落选赛的3支获胜队。
(四)世界男排联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
世界男排联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世界大赛,2007年世界男排联赛奖金总额为202.81亿美元,女排大奖赛奖金总额为14亿美元。
世界男排联赛每年一次,参赛队为16支队,按世界排名的情况分配,各洲名额比例不同。2007年的名额分配是:欧洲7名、亚洲3名、南美洲3名,北美洲2名,非洲l名。
世界男排联赛预赛分4个小组打主客场制,取6支队进入决赛。
世界女排大奖赛每年一次,参赛队为12支队,2007年的名额分配情况是欧、亚、美洲各4支队。
2007年大奖赛的预赛分为九站,在欧、亚洲不同城市进行,每站有4支队比赛。总决赛由东道国球队和预赛排名最好的其他5支球队角逐。
四、排球运动的繁衍
由于排球运动易于接受,且深受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分化、繁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一)沙滩排球(Beach VB)
排球运动传入欧洲虽晚,但很受欧洲人的喜欢,推广发展很快。20世纪20年代在法网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度假胜地,兴起了在沙滩上玩排球的娱乐活动。以后又逐渐发展到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的沿岸,194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滨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沙滩排球比赛。1987年2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子沙滩排球锦标赛。1996年沙滩排球作为排球运动的一个正式比赛列入了亚特兰大奥运会。沙滩排球较大型的比赛还有世界巡回赛、挑战赛和大满贯赛。
(二)小排球(Mini VB)
20世纪60年代初期,民主德同的教练员在开展儿童排球前动中,创造了“小排球”,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此后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迅速流传,并发展成为排球运动的一个分支。国际排联在1971年统一了比赛规则。
小排球是一种用成年人比赛场地和比赛用球进行的运动,适合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其比赛方法和技战术简单,容易在儿童中开展,且可培养他们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使他们既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又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三)软式排球(Soft VB)
软式排球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首先开展起来的。由于它使用重量'轻、质地软、气压小、反弹力低的球进行活动,所以球速慢、难度小,增加了这项运动的趣味性,适合在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中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用球有充气式和免充气式两种,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比赛规则。
(四)气排球(Gas VB)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名副其实“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起源于山东,并首先在离退休职工中开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球类运动。1984年,呼和浩特铁路局济宁分局开展老年体育活动,老人们用气球在排球场上打着玩儿,随后又参照6人排球规则制定了简单的比赛规则,并将这种活动形式取名为“气排球”。199l年,火车头老年体协编写了第一本《气排球竞赛规则》,并在上海特制了比赛用气排球。于是,这便成就了现在大红大紫的气排球。随后,国务院全民健身办公室把气排球纳入全民健身的活动内容,全国老年人体协也明确要将气排球活动向全国推广。1999年,中国老年体协在火车头老年体协和火车头老年气排球协会的协助下,举办了全国的气排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并从此使这项我国自主发明、土生土长的气排球开始推广开来,由铁路走向社会、走向全国。现在气排球已成为全国老年体协的五大竞技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