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救护是指水上发生事故时,对于溺者与非溺者所采取的救护措施。水上救护大致可以分为自我救护、间接救护和直接救护三种救护形式。应提倡游泳者自我救护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救护意识的增强。
一、自我救护
自我救护是指水中遇到意外险情而进行的自我保护措施。
(一)抽筋
1.大腿小腿或脚趾抽筋
保持镇静,先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同时用力拉向身体,并用同侧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2.手指抽筋
将手握拳,随后用力张开,反复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3.胃部抽筋
先吸口气,仰浮水中,迅速弯曲两大腿,向胸部靠近,双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要保持身体平衡,动作要自然。
(二)被长藤植物缠住
可采取仰卧姿势进行解脱,再从原路游出。
(三)被旋涡吸住
可平卧水面,从旋涡外沿全速游出。
(四)头晕
游泳时产生头晕的原因有初学游泳者,下水后心跳加快,头晕眼花,耳道进水,血液重新分配和空腹游泳。出现头晕现象后要镇静,要坚持锻炼,逐渐熟悉水性,下水前应适当补充能量,这样就可以克服头晕现象。
(五)呛水
呛水是水从鼻孔或口腔吸入呼吸道,很危险,呛水时,应保持镇定,在水中多练呼吸动作。
(六)耳中进水
在水中可用吸引法,将头偏向有水一侧,用手掌紧压有水的耳朵,闭气,快速提起手掌,反复几次即可。也可在岸上将头偏向有水一侧,手扯耳朵,原地单足连跳几次即可。
二、间接救护
间接救护是救护者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行救护的一种技术。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竹竿、木板、轮胎、泡沫块、绳子等(见图11-81)。
图11-81 间接救护示意图
(一)手援和毛巾
在离池岸较近的地方发现溺水事故时,可用手或毛巾将溺水者拖救上岸。
(二)救生圈
最好在救生圈上系好绳子,当发现溺水者时,可将救生圈掷给溺水者,溺水者得到救生圈后,将他拖到岸边。
(三)竹竿
溺水者离岸较近,可把竹竿给溺水者,等溺水者抓住竹竿后将其拖至岸边。
(四)绳子
救护者手握绳子一端,将盘起来系一漂浮物的另一端掷在溺水者前方,待溺水者握住绳子后,将其拖上岸。
(五)木板
木板在水中漂浮,可作为救生器材,溺水者可借助木板浮力,摆脱危境。
三、直接救护
直接救护是救护者不借助任何救生器材,徒手对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方法。
(一)入水前的观察
救护人员在入水前应观察好溺水者的被淹地点、浮沉情况,要辨别溺水者是昏迷下沉,还是在水中挣扎,要明确溺水者与自己的方位,选择与溺水者最近点下水。
(二)入水
发现溺水情况后,从岸边跳入水中准备救护的过程,称为入水。在熟悉的水域或游泳池,可采用鱼跃式出发动作,直接潜入水中,加快速度,争取时间。在不熟悉的水域,可采用“八一”式入水动作,当身体接近水面时,两腿夹水,手臂迅速压水。
(三)游近溺水者
溺水者在静水中,救护人员可以直接游向溺水者;溺水者落在急流的江河中,救护人员应从溺水者斜前方入水施救。
(四)水中解脱
溺水者大都头脑不清醒,只要抓住东西都不会轻易松手。所以救护者应懂得解脱的方法,以防万一。解脱动作要迅速、熟练、果断。当被溺水者抓住时,救护者应利用反关节和杠杆原理解脱。解脱有四种方法:
1.抓手腕解脱
若被溺水者抓住手腕,两手应握紧拳,顺其虎口处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解脱。
2.抓小臂解脱
若被溺水者抓住小臂,应用另一只手帮助用力,顺其虎口处突然用力解脱。
3.抱颈解脱
若被溺水者从前面抱住颈部时,将其肘关节向上推,手腕向下拉,先将自己的头部钻出,再将溺水者扭转,背向自己。若被溺水者从后面抱住颈部时,应一手抓住溺水者手腕,另一手向上推其肘关节,将自己头部钻出,再使溺水者身体背向自己。
4.抱腰解脱
若被溺水者从正面抱腰,则用手向上推其下颌,再扭转其头部。当溺水者松手后,迅速将溺水者背向自己。
若被溺水者从背后抱腰,则抓其手指分别向左右分开,扭转其身体背向自己。若被溺水者从背后抱住上体时,用两手紧握,身体迅速上顶,突然做下沉动作,同时用两臂向两侧顶开溺水者的两臂。
(五)拖运
拖带有两种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使溺水者脸部露出水面,保持呼吸畅通。夹胸拖带不可贴近溺水者喉部,以免影响溺水者呼吸,使其重新惊慌,乱抓乱抱不配合。
1.侧泳拖运
一种是一手夹住溺水者手臂,同侧髋部紧贴溺水者背部,另一手在体侧划水,两腿做侧泳剪水动作。另一种是—臂伸直托住溺水者后脑,—手在体侧划水,两腿做侧泳蹬剪水的动作。
2.反蛙泳拖运
一种是仰卧水面,两臂伸直,两手托住溺水者面颊,腿用反蛙泳的蹬腿动作拖带溺水者。另一种是仰卧水面,双臂伸直,以两手四指托着溺水者的两腋窝下,大拇指放在肩胛骨上,腿用反蛙泳的蹬腿动作拖带溺水者(见图11-82)。
图11-82 反蛙泳拖运示意图
(六)上岸
拖带溺水者到了浅水区以后,如浅滩、河流岸边或其他地势平坦水域,救护者应将溺水者俯卧肩背上岸。
在游泳池,先将溺水者一手放在池边上,然后压住其手做支撑上岸动作。救护者上岸后,再将溺水者翻转背向池边,双手握其手腕,往水中沉一沉(头不能沉没入水中),借助水的浮力作用向上提拉使其臀部坐在池边岸上。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即倒水,清除口鼻中的异物,然后做人工呼吸、复苏术。
(七)直接救护应该注意的事项
(1)救护人员在入水前应观察好溺者的被淹地点、浮沉情况(或已昏迷下沉,或正在水中挣扎)。如果溺者落入静水,救护人员可以直接入水向溺者游去进行救护。如果溺者落在急流的江河中,救护人员应跑到溺者的斜前方入水,向溺者游去施救。
(2)救护人员如果对水域情况不熟悉,切忌头先入水,最好采取两腿前后分开,两臂伸向两侧或伸向前方的入水方法。
(3)接近溺者时应用蛙泳以便注视溺者的动作。当溺者正在挣扎时,救护人员不可迎面接近溺者,而应从背后去救护,以免被溺者抓住,发生危险。接近溺者后,先从背后将溺水者托出水面,然后用侧泳或反蛙泳将溺者运到岸上,进行抢救。
(4)救护人员不仅要掌握救人的技术,而且要掌握解脱的技术
练习与思考:
1.简述游泳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2.简述游泳运动的健身价值与实用价值。
3.简述游泳运动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4.阐述水上如何自我救护。
5.阐述水上直接救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