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锻炼的一个重要方式和环节。运动处方是由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体育工作者根据患者、运动员或健身锻炼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以及心肺功能和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以处方的方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二、运动处方的作用
运动处方与普通的体育锻炼和一般的治疗方法不同,运动处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有控制的运动疗法。运动处方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运动处方主要是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运动,即有氧运动。正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对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代谢产物的清除,调节做功肌肉的摄氧能力、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等有明显作用。按运动处方锻炼可使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心输出量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增强等。但注意在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要慎重,如在儿童中常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运动后易出现疲劳,有氧运动能力降低,若勉强运动可发生昏厥、胸痛,甚至发生猝死。
(二)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三)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骨骼的生长,刺激本体感受器,保存运动条件反射,促进运动系统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等。
(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加强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增进食欲,促进胆汁合成和排出,减少胆石症的发生,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等疾病。
(五)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实施运动处方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能力,改善大脑皮质和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调节。
(六)对体脂的作用
实施运动时间长、运动强度中等的运动处方能有效减少脂肪组织,达到预防疾病和健美的目的。
(七)对代偿功能的作用
因各种伤病导致肢体功能丧失时,人体产生各种代偿功能来弥补丧失的功能。有的代偿功能可以自发形成,如一侧肾切除后,身体的代谢功能由对侧肾负担。而有的代偿功能则需要有指导地进行训练或刻苦训练才能产生所需要的功能,如肢体残缺后,用健侧肢体代替患侧肢体的功能。运动处方对代偿功能的建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八)对人的心理作用
运动能有效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平衡。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能增强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信心,有助疾病的恢复;按预防、健身、健美的运动处方运动,可保持良好的情绪,使工作、学习更积极、更轻松。
三、制订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一)区别对待原则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千差万别,不可能预先准备好适合所有人的运动处方,即使可能,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环境条件也在经常变化,严格地说,今天的处方,明天就不一定适合。若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用同一种处方,中老年人很可能完成不了任务,甚至会出现危险,而年轻人则可能锻炼效果不大,因此,必须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二)定期调整原则
书刊上介绍的运动处方应用于个体时,有人适用,有人不适用。即使根据个人的检查结果,科学计算出来的运动处方也不一定是本人所有时候均适合的处方。对于初步制订好的运动处方,在运动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微调,使之成为符合自己身体条件的运动处方。而某个人合适的运动处方,也仅仅是当时合适,运动一段时间后,随着身体条件改善,又得重新修订处方,以求新的适应。须知,一个安全、有效、愉快的运动处方,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锻炼者自己制订的。切记,书刊上的运动处方,也只能供锻炼者参考。
(三)以全身耐力为基础原则
在制订处方时,体力的差别比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更重要。因此,即使不根据年龄、性别,而只以体力(即全身耐力)做基础,制订出来的运动处方大体是适宜的。
(四)保持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原则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运动处方的强度必须达到能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有效强度,这就是靶心率范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的上限就可能出危险,这个运动强度或运动量界限,称为安全界限。而达到这个范围的下限,才开始有效果,称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如果身体条件差的人,如年老体弱等,运动条件的限制就多些,制订运动处方时必须严格规定各项参数;反之,身体条件好的人,自由度大,运动处方的内容不必严格规定。如高龄者从散步到步行是容许的运动,而健康的少年,从跑步到所有的运动都是运动处方的内容。锻炼前体质差的人,从事强度较小的运动就能收到显著效果;锻炼前体质强的人,则要求较高运动强度的刺激才能见效。
(五)持之以恒和渐进性原则
运动处方的制订,目的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因而除考虑安全和效果外,还要注意个人兴趣。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虽然是科学、有效的运动,如果锻炼者不爱好则难以持久,不能持久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效果;其次,人体对反复持久的运动有一个适应过程,体质的增强则建立在适应能力逐渐提高的基础上。所以,运动处方的制订,在注意持之以恒的同时,还要兼顾其渐进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