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 / 1)

引水贝加尔湖

中国近年的南水北调只能缓解华北及黄河干流的缺水状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西北的环境恶劣的问题。从南边调来的水,由于受径流量限制,只能先满足京、津、唐大城市急需,还不能满足北方广大干旱地区的大用水需求。中国北方环境的主要问题是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均很难到达,从而导致缺水。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北西南三面环绕着高耸达4000~6000米的天山帕米尔高原及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这很不利于水汽的进入,但却有利于引水开发后水资源的保持,较少的引水量经多年积累就会将盆地变为水乡泽国。可能有一少部水分经大气向东南流失,也会改变青、甘、陕、宁干燥的气候。贝加尔湖,总面积3.15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为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公里。南北长600多公里,东西宽25~80公里。共有554条河流注入该湖,而湖水只由一条安加拉河泄出。这相当于地球地表淡水总量的1/5!中国所有淡水湖的总蓄水量加起来也就200多立方公里,相当于贝加尔湖的1%,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年径流量约1万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才等于1立方公里,换算下来也就是1000立方公里,不到贝加尔湖的1/20,也就是说,一个贝加尔湖相当于20条长江一年时间流到一个湖里的全部水量!我国的北方严重缺水,北方最大的河流黄河年年哭泣,其年径流量又只有长江的1/20!黄河之外,我国辽阔的北方(东北除外)便只有无垠的沙漠、戈壁,以及日益退化的草原,河流湖泊是那么的短、小、少,有的还是咸的。中国所有雪山融水加起来仅相当一条黄河,而且难以利用,还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华北缺水,西北缺水,中国大地缺水!从贝加尔湖至北京只有2000多公里,这比从安加尔斯克至大庆2400公里石油管道近得多。如果再和京杭大运河接通,这该形成一幅多么壮丽的图景!确定一个合理的取水标准,建立一系列输水管道,向南流经广阔平坦的蒙古高原(地势上是北高南低,又存在有利条件),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向西,如此种种,不仅可以就地解决蒙古大沙漠的治理用水问题,使内、外蒙古的草原得到根本性维护,甚至还可以南下华北,彻底解决晋、陕、冀、京、津的缺水问题,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西下新疆,让准噶尔、塔里木彻底变成绿洲。新疆将变成中国的粮仓,中国北方草原、耕地大幅度增加,中国再多养活几亿人不成问题。整个西北水问题一旦解决,就会形成城市,就会有工业,几百万平方公里以前的荒漠的大西北就会变成富裕之地,犹如再造一个中国!中国的综合国力就会出现大飞越。新疆克拉玛依一条近500公里的“小运河”,就是一条“北水南调”的成功案例。把阿尔泰山的雪水引到克拉玛依,不仅解决了油区用水之急,也使市区周围披上了绿装,那里林木成片,瓜蔬飘香,不禁让人感叹石油人和兵团人经天纬地的气概!从贝加尔湖向北部干旱地区引水,是把沙漠变绿洲的优选药方。那么从哪儿引水呢?建输水管道的线路有两条:其一,由贝加尔湖东南岸引水经蒙古进入华北;其二,由贝加尔湖东南岸引水经布里亚特和赤塔州进入我国东北。当然,建此输水管道,涉及的问题相当复杂,面临严峻的困难。但应当认定,该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将是未来中俄资源开发合作的一个最有前途、最有价值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重大合作项目,它对中国资源安全与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甚至比建中俄输油管道更具战略性意义,需要中俄两国政府的通力合作。首先,当务之急是中方应对此项目给予重视,进行全面考察、研究与论证;其次,在此之后,与俄方就此项目合作问题达成共识,共同着手研究论证其可行性与实施方案。

贝加尔湖相当于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满洲里呼伦湖水深8米的200多倍。从横向比,仅有2339平方公里面积的呼伦湖比贝加尔湖小约10多倍。因此,两者储水量相差2000多倍。由此可见,贝加尔湖储水量真是大得惊人。过去,为了防止贝加尔湖水满为患泛滥侵犯下游地区利益,早在1980年以前,布拉茨克地区投资上马了一系列提防洪水泛滥的控制大坝,以此遏制住贝加尔湖汹涌澎湃的大水在流经2400公里进入北冰洋过程中危害四方。卢日科夫曾于2003年年初提出要投资120亿~200亿美元兴建一条2500公里长的运河,将鄂毕河北水南调至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咸海,使5万平方公里干涸的海床盐碱沙滩变成可以饮用灌溉的淡水湖。对此,蒙古一些经济发展战略专家表示:我们蒙古人的水白白流淌到贝加尔湖,我们蒙古人也应该有自己一套淡水资源开发计划。

蒙古计划实施的“北水南调”工程是一项富民强国的战略性计划。蒙古之所以有这么大决心,完全是因为南部地区诸省开发的需要。目前,蒙古探明的金、银、铜、铁、石油等100多种矿藏储量绝大部分分布在库伦(乌兰巴托)以南的东戈壁、南戈壁和西戈壁等省区。现在,尽管已经将亚洲最大的铜矿等资源卖给了加拿大公司,金矿卖给了美国公司,煤矿卖给了中国公司,但是却因没有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而无法动工开发。另外,乌兰巴托至扎门乌德600多公里之间各城市发展,也因为受制于水而无法发展。其中二连浩特接壤的扎门乌德市因为没水难以生活,至今不足1万人在此“坚守阵地”。为了彻底解决南部发展问题,蒙古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各种力量,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北水南调”计划向前发展。正是在这种特殊时期,蒙古自然环境保护部长表示赞同“引贝加尔湖水灌溉蒙古”的北水南调计划,欢迎中国企业投资这项伟大的“北水南调”计划。具体操作方案,蒙古方面非常愿意先在蒙古境内的北部边城苏赫巴托以西五公里处打一道100米高拦水大坝,力争将把色楞格河、图勒河、鄂尔浑河三股水向北流淌出境的水堵在境内,使之形成一个巨大湖泊,并且利用高位落差逼水倒流形成北水南调新定势。为了解决当地电紧张问题,还可以利用水位落差安装水电机组发电供应苏赫巴托等边境城市电力能源。通过这样的设计建设既可以解决蒙古北方城市的缺电问题,又可以解决南方戈壁沙漠化缺水问题。对此项经济发展战略计划,蒙古到处一片赞扬之声,现任蒙古石油局局长的恩和太旺也支持说:“蒙古现在发现很多石油,但要注入一吨水,才能挤出一吨油。”尤其是从新疆移民到蒙古的巴义尔先生十分激动地说:谁能把这项伟大的北水南调工程做好,谁就是成吉思汗第二。

中国北方二连浩特向蒙古扎门乌德市卖电供水,储运百货。为了加强更多领域的合作,还可以积极参与蒙古的北水南调水力发电合作开发。例如,将苏赫巴托通至扎门乌德的运河向南延伸至北京,与中国的南水北调的长江水相衔接,另外,再将离蒙古最近的包头段黄河水向北开一条运河与来自蒙古北水南调的运河相接,这样就可以南北贯通,几股水加起来会师在蒙古大漠,彻底改变这里日益严重的沙漠化生态环境,使历史久远的蒙古沙漠戈壁变成塞上绿洲,为亚洲未来人居环境发展解决一大隐忧,这不但是中蒙愿意看到的美好前景,同时也是日本、韩国、朝鲜等国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是因为,每年一度的沙尘暴从空中携带了许多泥沙黄土进入了上述国家,从而免除越来越多的沙尘暴恐慌心理。可以预言,日本、韩国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很乐意参与这项伟大工程投资建设计划。同时,长期致力于改造人类生存环境的联合国及世界银行等都会支持这项改变蒙古高原生存环境的伟大计划。有人说,从贝加尔湖引水,抑或从色楞格河打坝反弹琵琶向南调水至内外蒙古沙漠地带,这样的工程难度远低于中国的青藏铁路和三峡工程,但是受益的广度和回报率远高于上述两大工程。也有人说:这样的工程对于俄国人来说根本没兴趣,甚至很反对,理由是蒙古人妨碍了贝加尔湖蓄水。有关资料介绍,贝加尔湖过剩淡水留不住,非泄入北冰洋不可,否则500多条河溪形成的洪水猛兽就会泛滥成灾,除非挡住色楞格河水。如果开了蒙古北水南调大运河,不但有利于俄国木材、矿石贩运到中国,同时还有利于俄国利用蒙古运河卖出更多的过剩淡水资源给中国。这比卖水给日本、意大利挣的钱要多得多。其实,当今世界已有诸多计划变成了现实。例如西班牙、以色列、墨西哥和中国新疆等都在北水南调计划中受益匪浅,就是世界上工程难度最大的美国加州北水南调计划也取得了成功。虽然,从旧金山至洛杉矶、圣地亚哥要横穿许多座高山戈壁乱石岗,但是,最终还是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并且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例如,美国西部北水南调计划动用了世界上最大的扬程抽水机,它可以一次性泵高1926英尺,创当年世界上总扬程达1154米最高纪录。另外,衬砌输水渠道1102公里,为沿途建造28个大坝、水库,同时配套建设22个抽水站和发电站,远距离调运蓄水量近50亿立方米,解决了世界上第二大城市洛杉矶2000万人用水和600万英亩田地灌溉用水问题。在这种不畏艰难险阻的恶劣环境下创造的美国西部大开发建设奇迹的榜样影响下,俄国近年来由卢日科夫发起提出的2500公里北水南调计划也越炒越热。相信,在俄、蒙、中三方的大力协作下,在曾经有过三方合作国际列车历史友谊基础上,新的蒙古北水南调计划,以及贝加尔湖水调到中国北京的宏伟规划也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变成现实!

资料来源:大禹网,http://www.dy88.cn/news/201006/07/contents100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