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给自己设置束缚和限制(1 / 1)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人们一直坚信:人类无法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这种观念盛行许久,以至于后来演变成了众所周知的“4分钟障碍”。不只是常人,就连那些知名的运动员和生物学家也确信,4分钟跑完1英里是超越人类身体和心理的极限的。

当所有人都相信了这一认知时,有一个人却犹如惊雷般地突破了4分钟的极限,用了3分59秒4创造了奇迹。这个打破“魔咒”的人,就是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罗杰·班尼斯特,在做这件事之前,他曾对自己说:“经过了心怀信念的训练,我将克服所有的障碍。”

这说明什么?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你不给自己设限,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世间的诸多庸庸碌碌者,未必没有能力,未必没有机遇,而是选择了自我设限,用这把沉重的枷锁,扼杀了所有的潜能。那些习惯找借口说“做不到”的人,其实就是在自我设限,这种行为在拖延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觑的消极作用。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自我设限行为在拖延者身上的表现,研究对象是一群即将读大学的女生。最初,所有的女生都去做那些看起来很难但又有解决可能的测试题。之后,研究者对其中一半的女生说:“与其他测试者相比,你们表现得很出色。”对于另一半女生,则没有做出任何评价。

到了执行第二轮任务时,研究者首先让所有女生自行选择环境:嘈杂的分散注意力的环境,或者是安静无干扰的环境。接下来,又让她们选择不同的任务:发散性题目,或是无须动脑就能完成的题目。最后,她们还要做一个选择:对于自己的表现结果严格保密,只有自己知道,或者是把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公布出来。

结果,有拖延倾向的女生,更喜欢选择有干扰的环境。事实上,试验到她们做出这一选择时,就已经结束了。所有参加试验的女生都相信,她们选择了这一环境时肯定会听到噪声。所以,当她们不能确定自己在第二轮任务中的表现时,她们选择提前设置障碍,选择自我设限。如此,她们就可以为自己接下来糟糕的表现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生活中,我们大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推迟着不去做一件事,或是拖着不肯完成一项任务,试图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万一,结果真的不理想,至少可以用这个借口逃避谴责。看起来,这真的是绝佳的自我保护方式,可它的代价也是巨大的,那就是从此走上一条拖延和平庸的路。

拒绝让借口成为你拖延的“温床”吧!也许,放开胆量去尝试的结果不能保证总是尽如人意,但所有的路都只有脚踩上去了才知其远近和曲折。敢迈出第一步,坚持下去,就是难能可贵的勇气。你认为自己不行,给自己画地为牢,那就永远都不可能有改变。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放开胆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