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办到的一件事,恐怕就是找借口了。
拖延的人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任何完不成的任务、没做好的事,都可以归咎于外在因素或他人,理由五花八门:“路上堵车了,我才会迟到”“时间有点紧,没来得及修改”“当初没说这件事由我负责”“如果有人配合我的话,我可以做得更好”……借口,像空气一样蔓延,成为敷衍他人、遮挡拖延、逃避责任的挡箭牌,所有的问题都在借口的包裹下被“合理化”了。
然而,这不过是一个假象。要知道,所有的拖延借口,都是会被识破的口是心非。你以为旁人看不穿真相,但其实只是在自欺欺人。不信的话,扪心自问一下:你因为拖延而导致的那些后果,会因为你找的借口而改变吗?借口能够帮你免除责任吗?
领导交给你的工作,你因为偷懒和拖延,到了最后一刻才向老板“交作业”。你找借口说:“这两天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影响了工作效率。”听起来似乎有情可原,老板也相信了,你侥幸逃过了这一劫。
事情真的结束了吗?几天后,老板把你的工作反馈回来,声称里面有很多细节做得不到位,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整,且不能耽误正常的工作时间。此时的你,依然要加班熬夜、牺牲娱乐时间来弥补这些漏洞。你以为从前偷的懒是赚到了,可现实告诉我们:该承担的、该偿还的,一样也少不了,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会去反思自己,也不认为自身是拖延和失败的根源,反倒会把“外因”视为罪魁祸首。比如:“如果我不是这么害羞,肯定有人喜欢我,交际对我来说太难了”“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完成,是因为中间出了一些岔子”。不管这些借口听起来多么合理,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它们是当事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最终的目的也不过是安抚自己,获得虚假的心安。
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甩掉包袱和担子,获得心理平衡,但也会由此养成疏于努力、不想办法争取成功的心态,渐渐地失去热情和危机意识,最终丧失竞争力,沦为平庸者或是被淘汰者。
曾有人问:世上的军校那么多,为什么西点军校最负盛名且人才辈出?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最为关键,那就是西点向来都把“没有借口”作为学院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背后隐含的却是一种超强的责任心、事业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包含了服从、诚实、主动、敬业和自信。
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跑得长了,跑得久了,难免会懈怠与疲倦,这个时候,找个理由让自己休息一下、放松一下,无可厚非。借口人人可以找,人人都在找,偶尔找一找也的确无伤大雅。可当找借口已经不是一种“调味品”,而变成了“主食”,当找借口成为一种习惯,偶尔的休息成为习惯性的驻留,人生的长跑该如何继续?
借口到处都有,它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想找,它绝对无穷无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它可以减轻烦恼;在需要承担的时候,它可以逃避责任;在遭遇失败的时候,它可以用来埋怨别人;在需要行动的时候,它可以帮你拖延。但是别忘了,时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用借口填充人生,就意味着虚度光阴,自我欺骗。
你,真的愿意欺骗自己一辈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