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的人只会活在恐惧里(1 / 1)

英语中有一个词“abulia”,有“丧失意志”的意思。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本意是“缺失”和“意见”,现在,它经常指丧失意志或精神衰弱。生活中很多人都因缺少做决定的勇气,被懦弱和拖延掌控着,渐渐地失去了自我。

我们都知道,生活类似一道接一道的选择题,一旦做了选择就不能再修改,因而每一个选择,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为此,很多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纵然在万般无奈下做了选择,也会质疑自己的决定,总在想如果当初做了其他的选择,结果会不会比现在更好。为了避免这种后悔的心境,他们干脆在该做选择的时候本能地选择逃避,尽力拖延决断的时间。

D先生二十几岁时就想在市区买一套房子。当时他在一家外企就职,薪资不菲,几年下来攒了一笔可观的积蓄。他对房子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地段好、楼型好,还很注重格局和物业,甚至连隔壁住的是什么人都很在意。

看了不少房子后,D先生突然发现,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要么选择市区的小户型,要么选择郊区的大户型。小户型地段好,但房子的格局没那么理想;郊区的大户型住着舒服,只是交通不够便利。为此,他一直在两者之间徘徊着,不知该怎么选。

二十几岁的日子一晃就过去了,房价也开始噌噌地涨。D先生开始觉得,房产的泡沫太大了,自己手里的那些钱,起初能支付一半的首付,如今却只够三分之一。不过,此时还有选择的余地,可他又担心房子买到手之后,自己的生活质量会下降,想到自己还要结婚生子,心里更是焦虑不堪。就这样,D先生继续租房住着,每月拿出一笔不算小的开支应付房租。

看到D先生的例子,不少人在想:他为什么会如此犹豫?

其实,犹豫是由怀疑、焦虑、恐惧等心理引起的,犹豫的人通常都很容易受到消极行为的纠缠。他们难以做决定,做事拖拖拉拉,逃避锻炼自己勇气的机会,通常都只是被动地承受,从不会主动出击。

犹豫的人害怕被否定,担心自己的决定是错的。说真的,错了又能怎样呢?积极者和消极者的人生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他们面对错误的态度不一样。消极的人总是尽量不再做其他决定,积极的人却会吸取经验教训,勇往直前。

拖延犹豫产生的恶果是什么?迪亚·吉普森博士最有发言权,她是人寿保险公司的精神病学专家,帮助过许多大公司的员工解决私人问题。她说:“一般来说,人们犹豫的根源在于焦虑。在财富方面产生的忧虑,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复杂的问题上产生的忧虑,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解决。我们害怕自己患上什么病,却不去看医生。若一个人一直这样反复无常、犹豫不决,挫败感就会积累到极限,最终精神崩溃。”

时常陷在焦虑和犹豫中,对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会让人无法正常思考。严谨是好事,但顾虑太多,就会把微不足道的因素当成重要的事情来考虑,从而无法开始行动,一直在拖延中煎熬。

没有游过泳的人会一直站在水边,没有跳过伞的人会一直站在机舱门口,他们都是越想越害怕,在“做”与“不做”之间挣扎。其实,要治疗拖延、克服恐惧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行动,行动起来就不再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