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掌握信息不足,莫要仓促作决定(1 / 1)

谈判中,掌握的信息不足是一大缺陷,它很可能是导致你谈判失利的主要原因。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喊停。

不过,谈判中,很多人都会走进“在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匆忙作决定”的误区。手上的信息不足时,却还不知道喊停,反而仓促地作出某个决定,或急于促成谈判。显然,这时作出的决定必然是不利的。谈判中,我们应当尽量绕开这一误区,以免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劣势地位。

要知道,作为一个谈判者,你的首要目的是尽可能地维护公司的利益,尽可能地为公司争取利益。因此,信息不足,需要做进一步了解时,就应当喊停,中止谈判,不然,就可能后悔莫及。

肖鹏飞在一家中等医院工作,他是医院采购部的业务员。一次,部长派他出差去长沙购买一批中成药。部长只要求采买数量,价格得肖鹏飞自己去谈。

到了长沙这家制药厂后,肖鹏飞开始和对方的负责人正式谈购买价格。对方给出的价格和市场上差不多,这完全在肖鹏飞的意料之中。购买价格谈得差不多时,肖鹏飞提出要看看药品。

没想到对方说:“药都装成箱了,都是好药,这你可以放心。”

肖鹏飞想,还是眼见为实的好,便问道:“那总还有没有装成箱的散药吧?”

对方似乎早有准备,于是不紧不慢地从一个空箱子里翻出一瓶样品,递给肖鹏飞说:“还好留了几瓶。”

肖鹏飞一看,药瓶上那层产品介绍标签被撕掉了,还是无法全面地了解药品信息,但他没有乱了方寸,而且不紧不慢地打开药瓶,闻了闻药味儿,说:“是我们要买的药。但是,标签怎么被撕了?”

对方赶紧解释说:“正好这瓶粘得不够牢,掉了,所以被挑出来了。”

肖鹏飞听他这么说,越发觉得可疑,于是便坚持说:“能不能拆一箱让我确定一下?这样我也放心,要是药没啥问题我们好尽早下订单。”

没想到对方一口拒绝了,推说:“没有领导批准是不能拆货的。”

肖鹏飞这下确定了,药肯定有问题,心想,肯定不能这么仓促就跟对方签合同,必须再了解一下这批药,于是找了个借口说:“我刚下火车就来你们这儿了,一晚没怎么睡,我先回宾馆休息休息,明天咱们再谈,怎么样?”

对方试图挽留,但见肖鹏飞确实很憔悴,于是没有再强求。

离开后,肖鹏飞立即找业内的几个同行帮忙打听这家制药公司的这批药,最后知情人士透露,这批药的有效日期快到了,为了赶紧处理掉,所以他们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知道这一消息后,肖鹏飞倒吸了一口气,暗暗为自己当时的决定感到庆幸。

所以说,了解不足时千万不要仓促作决定。假如事例中的肖鹏飞没有及时找借口脱身,反而急着和对方下订单的话,那他可能就给医院买回一批即将过期的药,后果不堪设想。

谈判中,假如和肖鹏飞一样遇到对方故意隐瞒产品的真实信息的话,不妨学学他的说话技巧,不断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假如对方还是不肯让你了解,那就喊停,找个合适的借口中止谈判。

当然,一场谈判是要继续,还是要暂停,也不是你一方说了算的,要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共识。

但如果对方没有这方面的意愿,该喊停时也要喊停,不要迁就对方。这时候你可以借鉴肖鹏飞的方式,说:“对不起,我今天不在状态,可能是长途奔波累了,能否给我点时间,我先休息一下,咱们改天再谈?”然后你可以利用这休息的时间去获取信息,去了解情况。

当然,对方可能会坚决要求继续谈判,这时候,你也不可仓促作决定。如果你是公司的业务代表,你可以找借口来推托,比如说:“此次合作的决定权还在我们领导身上,请您再给我点时间,让我们领导好好考虑一下。”假如你就是公司的负责人,你也不是没有办法拖延,你可以说:“这个项目事关重大,我需要召开一下董事会,听听所有股东的意见,然后再作决定,劳烦您再耐心等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