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商业还是政治或者是其他活动,都离不开谈判,通过谈判而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协议并通过认真履行使双方获益。而谈判行为是一项很复杂的交际行为,它伴随着谈判者的言语行动、行为互动和心理互动等多方面的、多维度的错综交往。谈判过程中,作为代表一方利益的谈判者,你能否成功识别出对方的现实动机和长远目的、对方派出人员的权限乃至其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谈判的成败。
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的发问,我们感觉很为难,怎么回答都不合适。最好的方式就是适可而止地点到为止,将问题模糊化,既能让对方满意,也不失去自己的立场。
张云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还好,她长得漂亮,身材也好,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她妈妈就找人给她拿了一个艺术学校考试的报名单。
“妈妈,我也觉得学艺术才适合我,要是我能被录取,说不定我就成为明星了。”张云沾沾自喜,沉浸在幻想中,好像她已经是明星似的。
张云的各科成绩考得还算勉强,等到面试那天,张云把自己好好打扮了一番,整个人感觉都不一样了。
轮到张云面试时,她从容地走进去,礼貌地向各个面试官问好。
“你先做下自我介绍吧。”
张云口齿伶俐,说得非常好,面试官都很满意。张云察觉后,越发自信。
这时,其中一个面试官忽然发问:“如果有客人来我们学校,需要你陪他吃饭、跳舞,你会同意吗?”
一听这个问题,张云当场就不高兴了,她认为面试官是在侮辱她的人格。
“你们把我当什么了?我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来陪舞的,这是什么破学校,我不来了。”张云一冲动,就放弃了面试机会。
陪同张云前来面试的朋友看到张云出来时一脸的懊恼,便询问情况,听张云说完后,朋友认为她太冲动了。但张云质问朋友:“那该如何回答?难道让我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吗?”
这时,她们看到另一个面试的女孩走了出来,朋友立刻上前询问那个女孩是否也遇到了面试官的“刁难”,她笑着点了点头。朋友问那个女孩是怎么回答的。
女孩说:“我告诉他们,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这是无理的要求我是不愿意做的。但如果跟表演有关,又是合理的要求,我会尽量做的。”听了女孩的回答,张云的朋友竖起了大拇指。女孩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给了模棱两可的说法,面试官应该会很满意。而张云听了之后,也是懊悔不已。
事实上,这不是刁难,而只是一种常见的面试考察。在社交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如果不能机智应对,必然要碰钉子。
有些人不擅长交际,捧着自己的一颗真心到处碰壁,也许他们说的是实话,但会让他人觉得难以接受。在面对难题时,我们要学会隐藏“锋芒”,不要单刀直入,要用迂回的方式回答,让对方感觉似是而非又不明确就对了。
在社交场合,说话做事要万分谨慎小心,你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你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如果面对问题,直接肯定或否定都不能让别人满意,这时候就不能直言,要采取迂回方式,将问题绕过去,模糊回答。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明明白白,在两难问题中模糊回答才能达到效果。
当然,把两难的问题模糊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沉着应对。如果对方抛出的问题只是对事不对人,我们没必要生气,笑呵呵地一带而过就好了。如果分明是语言陷阱,我们就需要万分谨慎,不要冒失回答,应尽量委婉,让对方找不出破绽。
为什么我们明知对方在故意刁难,还要委婉回答?因为交际不是为了攻击别人,也不是为了争出胜负,而是为了广结善缘,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达到自己的社交目的。模糊化的回答可以巧妙避开锋芒,同时展现我们的交际才华,展示我们人格魅力,所以要重视。
在交际时,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就得意忘形而忽略了语言陷阱。能提出两难问题的人,通常都是社交高手,如果回答不合时宜,对方就容易看出你的弱点。实际上,模糊回答问题不仅是为了避开对方的锋芒,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方法。
真正的智者,是那些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回答得滴水不漏又云淡风轻之人,再尖锐、难选择的问题都能被他们磨掉“棱角”,变得“圆滑”,其中的谈判艺术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在面对两难的问题时不要急着回答,不要急不可耐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应先从态度上肯定对方的问题,然后再采取迂回方式、结合当时的情况,推辞、转换对象,不要给出明确回答,表明心迹,让对方感觉似是而非。
在一个宴会上,有一个人一看就是很有钱的人,成为众星捧月的“明星”。很多人都不停地向他敬酒,并“勇哥”前“勇哥”后地吹捧着他。
“勇哥,以后你要多多关照我们,大家可全依仗你了。”
“是啊,是啊,你是我们当中最有出息的,来,我敬你一杯酒。”
“勇哥,谢谢你之前给我办成的事,真是感谢你了。”一个男子给勇哥斟了一杯酒。
“都是应该的,谁让咱们是好哥们儿呢。”酒过三巡,这位勇哥很兴奋,他拍着这个斟酒的人的肩膀说,“我女儿大学毕业一直没对象,跟你儿子差不多大,我做主,让他俩结婚吧。”
大家都知道这个勇哥的女儿长得不怎么样。这个斟酒的男子想了想说:“这个提议自然好,但是我们家一向很民主,我得回去问问儿子,要是他没意见,我立刻安排他们相亲,你看如何?”
这个男子说得情真意切,滴水不漏,勇哥笑呵呵地答应了。
实际上,这个男子的回答相当模糊,完全没有要答应的意思。但这么说,也绝对不会得罪人。
其次,在面对难回答的问题时,千万不要把话说得太细、太具体。说具体了就容易说砸,要保持中立,两者都不偏颇,这也是模糊回答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你最喜欢跟什么样的人聚会?”在一个社交晚会上,李岩被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李岩想,自己要是回答说喜欢跟现在的人交往,对方一定感觉自己假;如果说其他的,对方肯定会不高兴。
于是,他没有给出具体回答,而是保持了中立态度:“我喜欢跟能谈得来的人一起聚会。”李岩的态度非常友好,对方很自然就能感觉出来,自己也是能跟他谈得来的人。
在交际中遇到有挑战性的问题时,要保持心情平静,组织好语言,沉着应对,不要因为一时不冷静而使自己陷入僵局,把问题回答得模棱两可,给足对方想象的空间,既不让彼此陷入尴尬,也避免让自己陷入语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