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贱的属于我们,高贵的属于天使。你是一双烂草鞋,大路知道你的艰辛与欢乐。佛陀说“不住于相”,那么这个臭皮囊又何足惜?可贵的是一颗行走不倦的心。
过去的我是一双烂草鞋,用过了就扔了,有什么可惜。
是,它曾伴我走过很多路,路知道它,我也知道它,但它的命就是草鞋。从它还是新草鞋的那一天,它已经是烂草鞋。
人都只有烂命一条,意义是有的,但也就只有在走路时才有意义。
有人是“草鞋命”,有人是“草帽命”,都差不多。看起来草帽是戴在头上,好像很高贵,其实大大不然。
草鞋虽然卑贱,但天天踩在脚下,你看得见它,感觉得到它,你心里很踏实。
草帽虽然高贵,但并不天天戴,你一不小心就把它挂在树枝上忘了,或在山间劳作时被风吹走了。正因它高过你,所以你心里很不踏实。
你知道它不属于你。
属于你的只有一双烂草鞋。
有一个农夫,收获的季节来了,他一口气买了一顶新草帽和一双新草鞋。收获的时候他天天穿着新草鞋去收割,一天一天,他家里的晒坝里堆满了粮食,他脚下的新草鞋不知不觉已被他踩成了一块块碎片,最后简直不能穿了,只好扔在了路上,让野狗去舔那上面浸透的汗盐。
而那顶草帽呢,还是新新的,因为农夫劳作时根本没怎么戴,如果戴起来劳作的话,就很慢。整个收割季节忙完了,农夫被太阳晒得满头痱子,皮肤成了老桉树皮,但他毕竟收割了那么多庄稼,收获了那么多粮食,在农夫心中,烂草鞋的作用要大于新草帽。
卑贱的属于我们,高贵的属于天使。
那顶新草帽正好给农夫的孩子们当玩具,他们可以用它玩出很多游戏来,可以把它当房子罩在桌上,也可以当船飘在水田里。
每次我回老家,看见我曾用过的饭碗,翻翻我曾读过的书,总有一种回到前生的感觉。
我小时候喜欢过的小猪早就喂肥了,被杀掉了,被我们自己吃掉了。
我穿过的草鞋已经分解在土里,烂在了路上。
我的命就像一双草鞋,在使劲地走着路,它知道等待它的就是遗弃……
但地里的庄稼却每年成长,每年收获!
佛陀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直了就是直接。最坏的东西都是直接就来了,最好的东西也是直接就来了。
你是一双烂草鞋
过去的我是一双烂草鞋,用过了就扔了,有什么可惜。
佛陀说“过去心不可得”,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可自寻烦恼。人生如草鞋,重要的是走路。
草 帽
有的人是草鞋命,有的人是草帽命。其实都一样。
草鞋命贱,但管用。草帽命贵,但通常用不上它。我奶奶爱说“烂毡帽一人一顶”,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破烂人生。再好的草帽也会烂。
佛陀讲“过去心不可得”,因此你不能再用烂毡帽当新帽子了。鲁迅以“破帽遮颜过闹市”,实在不得已。
我曾用过的碗
从小到大,我用过很多碗,也打烂过很多碗,每次回老家我看见我曾用过的碗,总会想起过去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佛陀说“过去心不可得”,抑或这也是一种对美好往昔的追念?芽此为善心,无善心何来善果?芽佛陀说地狱中有大黑暗,能喊应母亲者,可免受孽苦。
我曾看过的书
我曾看过的书都已经生虫了!佛陀说“过去心不可得”,但难道那一切都是白过了吗?我不能回答自己,抑或我佛慈悲,会在某年某月某天让我时光重现?
40菩萨道的真谛是“无我”
佛陀说“无我”。“无我”的前提是“无相”,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并且不执着于修炼,看山看水总有倦时,不如饮酒醉吟诗。
佛陀对须菩提说:“我们应该排除各种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有形的,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没排除杂念的,排除了杂念的,我都使他们灭度而入无余涅 的境界。虽然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质上众生没有被我灭度。”
“这是什么原故?”
“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长生不老者相状,那应不是真正的菩萨。”
佛陀揭示,“菩萨道”的真谛就是“无我”。“无我”的核心在于“无相”——不执着于任何事物。让它去。
把完美留给别人,把遗憾留给自己。
你会安心。
我在一首歌里悲哀地唱道:
“过去的我梦里生,今朝的我梦里死。开过花的树叶子多,转眼又见落满坡。妹妹一年比一年大,我色一年比一年老。妹妹变成花,我就变成草。草草还要吐丝丝,今朝的我梦里死。”
这首歌王麒认为作得很好。忍哉我友,你可知道我的灵魂已被过去吞噬?
有一位学生问柏拉图:“为什么胜利都会为胜利者带来杀身之祸?”
柏拉图说?押“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这是一条永久不变的公式。”
我们能活到现在,都是胜利者。但你要为你自己的胜利付出代价。我在一首诗中写道:
“自作聪明的先知,被上帝灭口。”
请记住:
你是一双烂草鞋。
你是烂命一条。
佛陀说“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讲梦想是水影,是颠倒的。你即使把它再颠倒一下,它本来就是虚幻的。所以要抛弃一切梦想,才能真实为人。只有烂草鞋才能踏破“人生”这道千秋铁门槛。
草草还要吐丝丝
人生如草,愈演愈烈。虽有火烧,根不断心不死。
佛陀说“过去心不可得”,讲无需留恋。过去已经生根。你想要的,全部已经保留。放心吧,春会再来,你会吐丝。
无 我
心地空明,你像端坐云中。
佛
佛陀说:“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无所执着,无所布施。也就是说,不要执着于表相的布施。”
41生死轮回,谁是你今生第一朵莲花?
生命并非布施,你无原罪。当你爱上莲花,你就是莲花。佛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第一次的梦想会拯救最后一次做梦的人。
释迦牟尼佛说:“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无所执着,无所布施。也就是说,不要执着于表相的布施。”
“这是什么原因?”须菩提问。
佛陀回答:“如果菩萨不执着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
“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回答。
佛陀说:“菩萨不执着于表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修行。”
佛陀此语揭示初发心的重要。东方的虚空我们不知有多大,人生的黑路我们不知道要走多远。
但你总相信,有朵莲花在远处开放。
是的,莲花开放。
但你错了。
莲花并非在远处开放。
莲花也并非在不远处开放。
莲花就在此处开放。
莲花就在此处盛开。
莲花就盛开在你手上、身上。
你就是那朵莲花。
你就是佛。
我在一首诗中写道:
“生死轮回,谁是我今生最后一朵莲花?”
写完又改作:
“生死轮回,谁是我今生第一朵莲花?”
其实都未能明心见性。
其实你就是莲花。莲花在每一粒饭中,每一粒汗水里。
汗水与饭粒同形,人与莲花同体。
就这样,你摆脱了过去的污泥,修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并有着芳香,给予你爱的人。正如鲁迅所说:“我不作布施,但我高于布施者之上!”
佛陀说“轮回”,不但讲人生轮回,生死轮回,也讲快乐与痛苦轮回,幸福与不幸轮回。明白这一点,你就坦然,你对自己说:“我主要是快乐的,主要是幸福的。苦难是过程,我会在终极开放。”
生命如莲花开放空际
佛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讲断绝一切因缘后,才能修得正果,如莲花开放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