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抛弃王位,但求一爽,能出红尘者,必非红尘人!
太子长大了,眼看就该继承王位了。一想到这里,净饭王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但他心里还有点担心,命太子身边的人守卫着太子,不出意外。
七天紧张的生活使太子妃以及太子身边的宫娥侍卫都累得差点瘫下去了,今天是最后一天,而且已经进入了午夜。
“太子绝不会出家了。”大家这样想着。心里的松懈加上七天的疲劳使他们已不能清醒地看着太子。他们都沉沉地睡去了。
夜很深了。一轮明月静静地悬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落到人间,仿佛人间成了仙境。
这时太子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没有睡着,他在宫内外仔细察看了一遍,四周一片静寂。
太子想:“是该出家的时候了!”
太子叫醒了马夫车匿,对他说:“你去把我的白马犍陟牵来。”
车匿见太子突然要马,又是深更半夜,心中非常害怕。他想太子肯定是要出家了,而国王却有命令,不准任何人放走太子,这可怎么办?
他左思右想,急中生智,嚎啕大哭起来,目的是吵醒熟睡的人们。可宫娥、侍卫睡得犹如烂泥,即使是雷鸣声也吵不醒他们。
没办法,只好遵行太子的嘱咐将犍陟牵了过来。
太子走近车匿和白马犍陟,说:“一切恩爱,总有别离的时候。对我来说,世间的事情,非常容易地得到满足,然而出家修行的因缘,竟是如此的难以成功!”
太子朗声地说:“过去各佛都要出家修行,我今天也像他们一样去做!”
太子骑着白马,经过宫门,宫门自然打开,不曾发出一点声音。
太子来到城外,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告别那熟悉的土地,向陌生的原野走去。
太子出城后,便向雪山走去,他首先要拜访的是一位叫跋伽的仙人。
到达雪山后,他对白马和车匿说:“你们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该回去了。”
车匿听后,非常难过,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致晕倒在地。过了许久,车匿醒了,对太子说:“我怎么能忍心让太子一个人吃苦,我又怎么能就这样舍下太子单独回宫去呢?”
太子回答:“人活在世间,是单独生,单独死,难道会有生死相伴的人吗?而今各种苦痛尚未离开人间,我怎么能和你结伴而居呢?”
太子于是从车匿身上取下七宝之剑,朗声作狮子吼:“过去各佛,为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要舍弃漂亮的装饰,剃除胡须头发,我现在也应当按照过去各佛的方法,剃掉胡须头发,舍弃华丽的服饰。”
说完,拔出利剑,自剃须发,并起誓:“今天我将头发胡须一起剃去,愿从此与世间脱离一切关系,剪除烦恼,以及人生所有虚妄困惑的障碍。”
就这样,太子从红尘困绕中解脱出来,面对雪山吐了一口气,很快消失在冰雪中。
他一身白衣如雪,走在雪中,便与天地同化了。
唯一留下的是他的脚印,但下一场雪过后,就没有脚印了。
这个情节颇似《红楼梦》中宝玉出家:
“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人生最难得干净。
更难得的是清静。
“清”
清如水。
“静”
静如山。
水中游鱼往来,依然清澈如画。
山中花开花落,依然岁月如歌。
佛陀说“不可思议”,讲世相万变,诡异之极。但都是空的,一眼看穿。真正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是人的一颗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心动成实”:凡你所想,必会成真。“不可思议”法门万千,无不以明心见性为本。不管多神奇,你还是你自己。待到心性坚定如金刚时,自可化腐朽为神奇。
太子离开尘寰,向山中走去
佛陀在即将登上王位的前夕,毅然抛弃这一切去山中修道,体悟一颗真正的本心带来的快乐。
太子削发明志
佛陀自挥慧剑,斩断情根,从此清静无为,得人生之妙。
太子在喜玛拉雅山上修行
凡他看见的,将来都要为他的心作证。
佛陀说“不可思议”,讲宇宙奥妙无穷,无边浩劫的同时是无边的极乐世界。总之,心灵的愉悦胜过一切。要把最高享受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