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259-334),字士行,东晋名将。祖籍东晋鄱阳郡(今江西波阳县东北)人,后来全家迁往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陶侃谦虚恭敬,小心谨慎,而又明谋善断,屡立战功,为吏清正,受到人们的称赞。
以谦待人屡立战功
陶侃在少年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成为孤儿,家境清贫。陶侃最初任县吏,后经鄱阳孝廉范逵推荐,被庐江太守张夔任为督邮,领枞阳令。陶侃到任后认真工作,使名气逐渐传扬开来,不久被任为主簿。
陶侃为人既仗义,又谦恭。有一次,张夔的妻子患了重病,陶侃到数百里地之外去请名医。当时正值冬天,天降大雪,众人无不惊叹,他却说:“我向来对待君子的礼节就像对待父亲的礼节一样,现在君子之妻患病,就如同自己母亲患病一样,哪有不尽心之理呢?”
尚书乐广想要召集荆、扬一带的士人,武库令黄庆把陶侃推荐给了乐广,黄庆后来做了吏部令吏,举荐陶侃补武冈令。后因和太守吕岳有隔阂,陶侃辞职回郡做了小官。恰好这时刘弘为荆州刺史,他任陶侃为南蛮长史,派他先出发去襄阳讨伐贼军张昌。陶侃一战就将敌军击溃,一举成名。
陈敏作乱,刘弘任陶侃作江夏太守,另封应扬将军。陈敏派弟弟陈恢来侵犯武昌,不久,陶侃派兵抵拒。随郡内史扈环到刘弘处挑拨他和陶侃的关系,刘弘却认为自己十分了解陶侃的忠诚,不会有什么隔阂之事的。陶侃暗中闻知此事后,立即派儿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去见刘弘,陈说情况,以解开刘弘的疑点。刘弘便任他们为参军,又加陶侃为都护,让他和诸军并力抵拒陈恢。陶侃用运输船当作战舰攻打陈恢,所向必破。不久,陶侃母亲去世,陶侃也因而离职。
丧期刚过,朝廷便任命陶侃为龙骧将军、武昌太守。皇帝下令让陶侃去攻打杜弢,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陶侃节度。陶侃令二将作前锋,二将所带军众英勇作战,大破敌军。随之,陶侃又率军日夜兼程,三天后到达荆州,击败敌军,荆州之围于是解除。后来,参军王贡、部将张奕背叛,陶侃兵败,朝廷将其官职全部免去。在王敦的一再上表请求下,朝廷让陶侃戴罪立功。陶侃再整军队带周访等进军湖南,派都尉杨举作前驱,打败了杜弢,屯兵于城西。陶侃因此也得以官复原职。他又劝降了杜弢的将领王贡,攻克长沙,全胜而还。
惜时如金平乱有功
陶侃在没事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早晨起来把100块砖从斋里搬运到院中,晚上再把这些砖一块块地搬回屋里。他用这种方法来锻炼身体和意志,受到人们的钦佩。
陶侃生性聪敏,勤于吏职,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处理得滴水不漏。他常对人讲:“大禹是圣人,他都十分珍惜时间,我们凡人,对时间更应珍惜,哪能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这是自暴自弃的做法。”平时他如发现手下有玩赌博游戏的,当着众人的面把玩具扔到江中,并加以斥责,甚至动用刑罚。有赠送东西的,他必须问明来源,如是用自己的能力所得到的,则欢喜地收下,还要加倍回赠;如是贪污官家所得,则立即退还,而且还要当面批评。
苏峻拥兵自重,叛乱朝廷,向京城进军,因京都没有良将拒守,平南将军温峤邀请陶侃回援京城。陶侃换上军装,登上舟船,昼夜兼程向京城进发,很快在石头城和温峤相会。诸将思战心切,主张立即与敌军决战,而陶侃认为当前贼军势力较强、不可硬拼,应以智计擒捉苏峻。但没能说服众人。二军开战以后,朝廷大军多次败北,诸将请求在查浦筑垒。监军部将李根建议在白石垒驻军筑垒,陶侃听从其建议,天黑时开始修筑,早晨时已经修成。等敌军早上起来,发现突然出现的垒,不禁十分惊讶,于是转攻大业垒。陶侃想派兵去援救,长史殷羡说:“如果现在派兵去解救大业,步战必不如苏峻力量强,那样的话可就大势去矣!现在只需急攻石头城,苏峻一定要来解救,大业之围自解。”陶侃于是采纳他的建议攻打石头城,趁苏峻回救之时,将其打败。
将军郭默假造命令袭击平南将军刘胤,自领江州,陶侃听说后便认为此事有诈。于是派遣将军朱夏、陈修带兵据守湓口,陶侃带领大军跟随而进。郭默探知消息,立即派人给他送来艺妓、奴婢和丝绢百匹,连同他伪造的诏书一起呈给陶侃。参佐多谏说:“如果没有诏令,郭默是不敢这么干的。如果进军,也应该等到命令传达下来才是啊!”陶侃厉声说道:“刘胤一向被朝廷重用,即使真的不胜任职务,也不致于会遭到朝廷的讨伐。郭默这个人虽然骁勇,但暴掠成性。他定是想趁着大乱刚刚息定,国家刑纪宽松,便想成就自己的野心罢了。”于是派人上表征讨郭默,结果郭默部将擒获郭默父子来降。不久,陶侃又率军平定了襄阳。战后,陶侃被任为大将军,可以带剑上殿,入朝不拜。
陶侃到了晚年,不想再参与朝事,请求逊位。后来他病重,想回长沙,军资器杖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亲自掌握门钥匙,直到亲手把这些交给继任者王愆期,才登船出发,朝野众人无不以为美谈。
陶侃乘车到临津坐船,第二天,便在樊谿病逝,时年76岁。晋成帝闻知陶侃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下诏追赠他为大司马,又赐谥曰“桓”,下令祠以太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