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生卒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人。三国时吴国名将,其作战勇猛,且兼精政道,实为东吴重臣。
勇武威严精于治道
黄盖自幼就是孤儿,没有了父母亲人的照顾,他备尝了人世的辛酸苦楚,亦经历了许多的艰难险境,但这一切并没有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念,反而更激励他奋发向上,他常常在辛苦劳作之余,学习读书写作,讲习文韬武略。
黄盖最初曾担任郡吏,接着被察举为孝廉,应召到三公府任职。孙坚发动组织义军,黄盖毅然追随。孙坚南破山越,北击董卓,黄盖都在军中。孙坚任命他为别部司马。后来,孙坚在与黄祖作战时被刺杀而死,黄盖又继续追随孙策、孙权。他披坚执锐,纵横疆场,蹈刃屠城,冲锋陷阵,为孙氏集团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孙氏的宿将。
黄盖不仅作战勇武有力,并且对于治理政事也颇有一套,所以山越地方一发生不驯顺的情况,下属各县一有侵扰事变,孙氏兄弟就任命他去那里做长官,这几乎成了定例。黄盖曾在石城任职,他知道石城县吏不好管理,便安排了两个掾吏分管诸曹事务,并且希望他们忠于职守,督帅统管诸曹吏员;如果有偷奸施诈的行为,则根本不用鞭杖之刑,自有处置。起初,那两名掾吏还不怎么熟悉黄盖的脾气及行事风格,还算恪守职责,办事尽心。时间一长,他们发现黄盖确实不大注意文书簿记之事,便渐生出懈怠之意,悄悄地接受别人的请托,违法弄权。他们没想到黄盖会暗中加以省察,而且发现了他们几件违背律法的事。于是便请来所有官员,酒饭款待,席间举出察得的事情一一诘问。两个掾吏理屈词穷,叩头谢罪。黄盖说:“先前我已说过,根本不用鞭杖之刑,我不骗你们!”说完,下令将他们处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胡作非为,以身试法了。
后来,黄盖转任春谷县长、寻阳县令等职。前后镇守过九个县,无论到哪里,都能止乱安民。后来,黄盖升任丹阳都尉,在任期间打击豪强势力,扶持贫弱百姓,山越人怀德归附。
诈降曹操赤壁纵火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占领荆州之后,率20万大军来攻江东,黄盖随周瑜抵抗曹军。当时,曹操北方士兵到了南方,水土不服,军中疾病蔓延,为巩固水寨,曹操下令将战船用铁索连了起来,准备冬天过去,来春再战。周瑜数次挑战,曹操均闭门不出。两军对峙形势非常明显。曹操兵多将广,人力物力占绝对优势。但曹操在江面上摆开架势,要与孙刘联军决战取胜。黄盖作为征战多年的老将,对这一点看得十分清楚。他深知这种状况拖延下去,势必对南岸更加不利。经过两天观察后,他向主帅周瑜正式建议火攻。他分析道,两军长久对峙对己方不利,只有速战速决才有制胜的可能;曹军战船首尾相连,最好的攻击手段是用火;而且连日阴天,风力大,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是击败对手的绝佳之计。周瑜对他的建议深表赞同,但担心无法接近敌人。此时,黄盖自告奋勇,说通过诈降的手段能达到目的,他可以即日修书,跟曹操取得联系。周瑜闻言大喜,命他即刻行动。
黄盖马上给曹操写信。信中他称自己在孙氏兄弟帐下受遇不薄,也知恩图报。然纵观今日天下之形势,曹操才是霸主的成就者。若以江东六郡的山城之人抵挡曹操的北方骑兵,实在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但周瑜、鲁肃不识时务,竟看不清这人人都能明白的结果。自己是个识时务的人,愿意弃暗投明。曹操接到信后,开心不已,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黄盖给耍得团团转,再加上自身兵力的强大,因此曹操对黄盖的诈降深信不疑。
在派人投书的同时,黄盖积极筹备火攻的船只。他料到,以曹操乃至整个曹营的心理状态,一定不会怀疑他的投降。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舰。蒙冲舰是一种古代战船,在上面用生牛皮覆盖,两厢留有放置船桨的开口,前后左右各有一些窗口,以便施展弩箭枪矛。黄盖命人将舰内装满易燃的木柴、干草,柴草上灌以大量的膏油,然后再用红色的布幔将船内的易燃物资裹起来,同时又插上旌旗,布置得谁也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每条大船后带一条小船,装置完毕后,带着小部人马顺风疾下,过江直奔曹营而去。
这边曹军正在观看到黄盖带领的几十艘战船之后,都齐声地呼喊着:“来降了,来降了!”谁也不知道这迎面而来的将是熊熊大火。等到距离只有百米左右时,黄盖下令放火,将士一起登上小船,让大船顺势而下,冲往敌阵。完全没有防备的曹营根本来不及阻挡,纷纷后撤。可惜他们自己的船首尾相连,分散不了,要逃跑也不容易。火势一起,立刻大片大片烧了起来。不习水战的北方兵士慌了手脚,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黄盖率队冲击,不幸为流矢射中,落到水中。当时正值冬季,江水寒冷,砭人肌骨。吴国军士救起他时,他早已冻得不能说话,吴军将士又认不出他是己方大将,便将他放在**。正好韩当从旁经过,黄盖凝集全身力气,奋力喊了一声:“韩当!”韩当听见后大吃一惊。赶紧跑过来看个究竟,这才救了黄盖一条性命。
后来,山越人滋扰长沙益阳,黄盖又领兵前去讨伐、镇抚,因功加官偏将军。后死在任上。在他死后,孙权还专门表彰他的能干,对他“事无滞留”的风格大加赞赏。称帝后,更封黄盖长子黄柄为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