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尼莫船长带着鹦鹉螺号创造了登陆南极的奇迹,不过他们的返程会一帆风顺吗?
阅读批注
虽然与自己的新领地难舍难分,但3月22日早上,尼莫船长终于决定再次出发。早上六点,天空中群星璀璨,显得分外明亮,那颗挂在苍穹的南十字星,在墨蓝色的天空下,洒下灿烂的光辉。
温度计显示气温为零下十二度,寒风凛冽,直吹得人浑身透凉。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鹦鹉螺号慢慢下沉。[1]到一千英尺深的地方,它以每小时十五海里的速度朝北方航行。
动物都有冬眠期,而在这样冰冷的天气下,我们也像冬眠的动物一样,在鹦鹉螺号中沉沉睡去。可是在第二天早晨三点,正在睡梦中的我被一个猛烈的撞击惊醒。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一下子跌倒在地上,滚到了屋子中间。
这时,尼德和康赛尔也跑了进来。
“怎么回事?”
“我们也不知道。”
正当我们的内心焦躁不安的时候,尼莫船长进来了。他平时冷静克制的脸上,此刻却显得有些不安。[2]
“船长,遇到了一件小事?”
“不,先生,”他回答,“这次是个意外。”
“很严重吗?”
“很有可能。”
“船搁浅了吗?”
“是的。大自然跟我们开了个玩笑,整整一座冰山突然倒塌了,这座冰山就在我们的航道上,现在,我们被困在了两层冰中间。所以要尽快逃离这里!”
“该怎么做才能逃脱?”康赛尔问。
我说:“非常简单,只要按原路返回,从南面的入口出去就行了。”
对于我的说法,尼莫船长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径直向驾驶室走去。[3]
尼德在客厅和图书馆之间来回踱步,康赛尔则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言不发。我观察着仪表盘上的数据,气压计显示,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鹦鹉螺号并没有航行。
八点二十五分时发生了第二次撞击,这回是在船的后部,就在我们准备逃离的方向。一种不祥的预感出现在我的心头,我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们逃跑的路线也被封锁了。
船长走进客厅,我面色凝重地朝他走去。
“南面的路也堵住了?”
“是的,先生。冰山把所有出口都堵住了。”尼莫船长证实了我的想法。
毫无疑问,我们将要面临自航行以来最大的危险——在鹦鹉螺号的上方和下方,都是密不透风的冰墙,我们成了冰山的奴隶!尼德用他粗壮的拳头猛地捶了一下桌子,康赛尔则沉着脸,默默不言。[4]
我盯着船长,他的脸很快从焦虑不安恢复到了往常的冷静和严肃。终于,他打破了沉默。
“先生们,你们肯定认为这次我们必死无疑了,但我还是要说,在我们所处的情况下,有两种死法。”
“第一种,”他像一个教孩子识字的小学老师,淡定地对我们说,“是被压死。第二种,是窒息而死。”船长告诉我们,鹦鹉螺号的氧气只够供应两天,如果逃不出去,我们就会被活活憋死。[5]
“我们能在四十八小时内脱身吗?”我担忧地问。
“说不定,但起码要试试,不试试的话只能等死。”
说完,尼莫船长准备出去。面对这样的困境,勇敢的尼德站了出来,他已经很久没有像现在这么激动了。
“先生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说一些牢骚话来让大家感到厌烦。我是一个使用镐头和鱼叉的好手,我们可以出去凿冰,为大船凿出一条路。”[6]
船长接受了尼德的建议。
尼德穿上潜水服,和其他水手一起游出潜艇,虽然鹦鹉螺号上的氧气储量不多,但他们还是背上了足够的氧气——这是为了逃生而必要的支出。
尼莫船长没有浪费一分钟的时间,他命令马上开始凿冰,就这样,逃生工程立即开始了。
经过两小时的努力工作,第一批凿冰的水手回来了,他们脱下潜水服,疲惫不堪地坐在地上。这之后,第二批凿冰者上阵,我和康赛尔也加入其中,一起挥舞着铁锹,把包围着鹦鹉螺号的冰块敲掉。
这样工作了很长时间,我们都累得趴倒在地上,鹦鹉螺号里储备的氧气也在大幅减少。但令人沮丧的是,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即使我们把潜艇周围的冰敲掉。但在冰山冷气的影响下,海水慢慢地又凝结成了冰。
我一下子就绝望了,瘫倒在地上。[7]
大家都沉默了,静静地等待时光流逝,好像一只只放弃了逃跑的猎物,等待着成为海底猛兽的盘中餐。
只有尼莫船长还在冷静地思考着,面对这个新问题,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用烧开了的沸水!”他说道。
“沸水?”我大声喊道。
“是的,先生。我们被困在冰块之中,如果用鹦鹉螺号的水泵喷出沸水来喷到冰块上,完全可以用它来提高这里的温度,延缓水结冰的速度!”[8]
尼莫船长把我带到厨房,在这里,为我们烧开水的机器正在运转,在尼莫船长的操作下,鹦鹉螺号很快就喷出了沸腾的开水。把烧开的水喷向外面,三个小时后,外面的温度升到了零下六度。而到了夜里,在沸水的持续喷射下,鹦鹉螺号周边的水温升高到了零下一度。我们都知道,海水只有在低于零下二度时才会结冰,我们终于放心了。
不过,这一天是我们被困的第六天,艇上的氧气已经非常少了,在船上的每个人都觉得度日如年。[9]需要自己下去挖冰的时候,每个人都迅速地穿上潜水衣,下到水下工作。胳膊酸了,手磕破了,都没有人喊疼,求生的欲望已经超越了一切。
可是,冰层却并没有减少很多。终于,尼莫船长觉得用十字镐挖得太慢。
“加重鹦鹉螺号,用潜艇冲破最后那层冰!”尼莫船长下了最后的命令。
这道命令如同战场上的冲锋号,大家都做好了决战的准备——储水罐的所有龙头都打开了,海水哗哗地往潜艇里灌,没过多久,鹦鹉螺号的重量增加到了一百吨。
我们已经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耳朵竖了起来,等待着,倾听着,忘记痛苦和绝望,心中充满希望:能否得救,就在这最后一搏了![10]
鹦鹉螺号发起了冲刺,“咣”的一声巨响,船身颤动了一下!又是“咣”的一声,外面传来了冰层碎裂的声音,鹦鹉螺号缓缓地沉了下去。
“我们穿过去了!”康赛尔声音颤抖着说。
可是,穿过冰层之后,鹦鹉螺号却像炮弹一样坠落,并没有驶向海平面。
已经极度缺氧的尼莫船长用他最后的力气指挥水手排光了储水罐中的水。几分钟后,潜艇开始上升。
但是,还要航行多久,才能到达海面呢?一天?还是半天?在这之前,我就已经死了!
因为缺氧,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我半躺在图书室的长沙发上。时间就这样流逝着,氧气也随之而消逝,因为缺氧,我的眼睛开始模糊,耳朵也响起了嗡嗡的声音,整个身体不再听从大脑的命令,无力地垂了下去。“这就是死亡的感觉吗?”我用最后一丝意识思考。[11]
突然间,几缕新鲜的空气进入了我的肺中,就像水流过干涸的土地一样,一切都生机勃勃了。“已经浮上水面了?”我用慢慢恢复的意识想到,然后拼凑起语言,无力地问道。
不!是我的两个朋友救了我,尼德和康赛尔,他们把氧气罐里的最后一点儿空气输入了我的体内,生命也随之一点儿一点儿地回到了我的身体。而他们却依然被缺氧而折磨着。
“坚持住!我们离海平面不远了!”他们鼓励我,我看到他们的脸上都因缺氧而变得煞白。
果然,没过多久,鹦鹉螺号猛力冲出了冰原。我们回到了海平面上!我们得救了!
船员们抬起虚弱的双手,使出了求生的力气,慢慢地打开了舱盖,纯净的空气一下就涌入了鹦鹉螺号的各个角落,这一刻,连带着腥味的海水都是香甜可口的。
阅读赏析
南极之行的返程可谓凶险至极。鹦鹉螺号先是被一座冰山阻挡了去路,尼莫船长在阿洛纳克斯教授的建议下调转鹦鹉螺号,试图从南面的出口出去,可没想到南面也被冰山挡住了,鹦鹉螺号被全方位封锁在冰层里,连航海经验丰富的尼莫船长也准备放弃了。就在这时,是“捕鲸大王”尼德振奋了大家的精神,他提出用镐头和鱼叉凿开冰层,办法虽然费时费力,最终也没能凿开冰层,但成功鼓舞了尼莫船长的气势,他想出用沸水融化冰层的好办法,最终鹦鹉螺号在氧气几乎耗尽的时刻,成功破冰而出!
本章惊险逃生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船上每个人都体会到了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绝望。好在集体的力量是惊人的,大家共同渡过了难关。
阅读延伸
1.鹦鹉螺号被什么麻烦困住了,又是如何脱困的?
2.在这次危机中,几位主人公的表现如何?
[1]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包含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的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画线处的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鹦鹉螺号即将遭遇严寒和撞击冰层的冰冷气氛。
[2] 神态描写 让一向冷静克制的尼莫船长感到不安的状况是什么?直观的神态描写能让聪明的读者猜出事态的发展的严重性。
[3] 悬念 这是一个小小的悬念,我们等待尼莫船长去验证教授的方法是否管用。尼莫船长没有给出回答,主要是因过于焦急而顾不上给出回应。
[4] 叙述、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面对生死攸关的困境,尼德猛捶桌子的暴躁表现与康赛尔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写作中,有时候无须大段叙事,一个简单的动作描写或一句简短的神态描写,就能彰显人物性格。
[5]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尼莫船长接受了无法改变现状的事实,他已经做好了面对死亡的准备。哪怕是面对死亡,他也是从容冷静的。
[6] 人物塑造 都说人性复杂,在文学作品中如何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有一个直接有效且必要的方法: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并让人物置于压力之下,他在事件中的选择就是他真正的性格和价值观体现。在鹦鹉螺号遇到困难的时候,教授不再等着船长一个人想办法,尼德也不再看笑话,而是挺身而出。
[7]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凿冰行动,海水还是结成了冰,这真令人绝望。
[8] 叙述、语言描写 关键时刻,尼莫船长没有放弃,他急中生智想出了用沸水浇灌冰块的法子,真是妙哉。
[9] 环境描写、悬念 对人物身处的环境进行描写也是设置悬念的有效方法。
[10] 叙述 作者将破冰的过程写得悬念迭出,让读者也跟着角色一起紧张起来!
[11]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人物某一时刻的心理描写也是悬念的一种。教授和其他人都会得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