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粒珍贵的麦子(1 / 1)

探索思考

住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考虑,比如照明不能只靠火把,出门也该有结实的鞋,更重要的是,寒冬将至,他们必须提前储备食物,这里自然是不缺肉的,如果再有面包就完美了,老天是否还眷顾这群落难者?

阅读批注

整个6月,他们都在干着各种各样的活计——打猎、钓鱼、收拾屋子、收集柴火和草药、炼铁……到了寒风浸入林肯岛的时候,他们的屋子里已经储备了大量食物,足以应付冬天的生活了。

冬天的狂风暴雨肆虐在林肯岛上,但在花岗岩宫中,他们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外面的恶劣天气。[1]

天气晴朗的时候,彭克罗夫会用植物纤维做几个套圈,去养兔场捕捉些兔子回来。纳布把兔子肉做成腌肉或者熏肉,为大家存储足够的美食。

五个人还认真地讨论了衣服的问题——从氢气球上下来,他们的身上没有多余的衣服了。虽然他们身上的衣服很结实,也很暖和,但毕竟不能一直穿着同一件衣服,总是需要换一换的。在这个问题上,史密斯并没有考虑周全,他们曾在树林里看到过岩羊,可是在冬天,走进冰冷的树林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只好等到天气转暖后再去捕捉些岩羊了,看样子,这个冬天也只能熬一熬了。[2]

“我们只要在花岗岩宫里烤肉就行了。”彭克罗夫乐观地说,“反正我们有的是柴火,有的是肉,冬天没什么可怕的。”

“没错。”斯皮莱也说道,“而且林肯岛的纬度并不是很高,冬天也不可能会特别冷。”[3]

“我倒是不担心冷的问题。”彭克罗夫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冬天,夜长昼短,夜晚越来越长,应该考虑一下照明的问题了。“我们只有火把,没有一个像样的灯具。”彭克罗夫提醒大家。

“这个问题容易解决。我们去捕猎海豹!”史密斯说。

“用海豹来做蜡烛?”

“没错,彭克罗夫,用海豹做蜡烛。”

有了彭克罗夫这样经验丰富的水手,他们很轻松地就在海滩上捕捉了六只海豹,可是具体怎么用海豹做蜡烛,彭克罗夫还是一头雾水。所以当他拿着捕到的海豹回到花岗岩宫时,彭克罗夫一心想着如何解开这一谜团。

其实,工程师史密斯是有自己的计划的,他们手头有石灰和硫酸。史密斯想,岛上的动物可以提供做蜡烛的油脂。所以,他们把海豹皮扒下来,取出海豹肉中的油脂,全部制作成了蜡烛,照明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更令人惊喜的是,史密斯还把海豹皮制作成了结实的皮鞋,大家都有了新鞋!

可是,林肯岛上的五个居民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面包可以吃。无论史密斯多么聪明绝顶,也不能凭空制造出面粉。也许他们可以找到其他东西来代替面包,比如椰子粉或面包树粉等等,可是他们至今没有碰到这样的植物。

在这种情况下,老天再一次帮助了他们。有一天,花岗岩宫外大雨倾盆,斗大的雨水打在岩石上,发出了“啪啦啪啦”的声响。年轻的哈伯正在缝补上衣,这时,他突然在衣服夹层里发现一样东西。哈伯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心里,兴奋地叫嚷道:“史密斯先生,您看我发现了什么,一颗麦粒!”[4]

他把手心中的麦粒捧给大家看,这唯一的一颗种子,像一粒金子一样,在五个人的眼睛里闪闪发光。[5]

“真的是麦粒?”史密斯非常激动。

“是的,史密斯先生,但只有一颗,没有多余的了。”

“你做了件重要的事儿!”史密斯说道,“哈伯,有这颗麦粒我们就可以制作面包了。”

“一颗麦粒就能做面包?”哈伯看起来并不在意史密斯的话,他准备随手把麦粒扔掉。

但史密斯阻止了他,他接过了麦粒,小心翼翼地查看着:“这是一颗完好无损的麦粒。

你知道它能长出多少麦穗吗?我们种下这颗麦粒,第一季就能收获八百颗麦粒,再把这八百颗麦粒种到地里,第二季可以收获六十四万颗麦粒!”[6]

大家一言不发地听着,好像真的在半空中看到了六十四万颗麦粒一样,史密斯的话让他们吃惊。[7]虽然仍是将信将疑,但他们还是选了一个面朝太阳的地方,把那里打扫干净,在周围插上围杆,把那颗麦粒种了下去。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小心地呵护着这颗珍贵的麦粒,为它浇水翻地、清除杂草、消灭各种昆虫,等着它发芽,结出麦穗。[8]

6月底时,阴雨连绵,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不刮风时,寒冷是可以忍受的;但一刮起风,他们也会感觉到刺骨的寒冷。彭克罗夫不得不多次补充柴火,好让花岗岩宫里有充足的热气。

“很遗憾,林肯岛上有狐狸和海豹,却没有熊,熊皮厚,熊自己穿着就很暖和。”彭克罗夫开玩笑道,“我真想向它们借一下皮大衣穿穿。”

“别想好事儿了,”纳布笑道,“彭克罗夫,熊是不会同意把皮借给你的!”

“那我就强迫它们借给我。”彭克罗夫语气坚定地说。[9]

可是,这个岛上的确没有凶猛的食肉动物,就算有,他们也没有发现。尽管如此,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期间,哈伯、彭克罗夫和斯皮莱经常去眺望岗和森林边缘布下一些陷阱。彭克罗夫觉得,不管这些陷阱能捕捉到什么动物,都可以用来做一顿美味的晚餐。不过,直到8月的第二个星期,猎人们才在陷阱中捉到一只小野猪。

“这可不是家里饲养的猪,彭克罗夫。”哈伯提醒他道,“我们不知道它的肉能不能吃。”

“放心,”彭克罗夫一边抓住小野猪的尾巴把它提出来,一边对哈伯说,“我们就把它当作是家里养的猪。”

“可是,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样我才会高兴,我喜欢它!”

“您喜欢什么?您是喜欢吃猪肉吧?”哈伯问他。

“当然,谁不喜欢吃肉呢?”

被彭克罗夫抓到的,是一种名为“猪獾”的美洲野猪,它的毛色很深,嘴里没有长牙,很容易辨认。美洲野猪是群居动物,它们成群地居住在一起,抓住了一只,说明林肯岛的森林里肯定还有很多猪獾。[10]

不管怎么说,纳布用猪獾做了一顿美味的晚餐,这让彭克罗夫高兴极了。

严寒的天气一直延续到8月15日,这一天,林肯岛上天气突变,风向骤变,岛上刮起了西北风。气温上升了几度,密布在半空中的水汽很快凝结成了雪花,片片飞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好在暴风雪是从西北方吹来的,花岗岩宫并没有受到正面袭击。大雪连续下了好几天,整个林肯岛都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银装素裹,让人沉醉。[11]

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想出门是不可能的。在这些日子里,史密斯和他的同伴们只能待在岩洞里,从8月20日到8月25日,他们在屋子里整整待了六天,听着暴风雪在林肯岛上肆虐,他们猜想岛上的树林一定惨遭**。[12]

好在暴风雨并没有肆虐太久,等风雪一停,五个人再也忍不住了,他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到花岗岩宫外。[13]海滩上的雪已经有几米厚了;树林被一层白色覆盖着,像是带上了一顶雪白的帽子;慈悲河中也有了冰凌。

终于能出门时,斯皮莱、彭克罗夫和哈伯到他们布下的陷阱处看了一下,意外地发现陷阱中躺着三只动物:一只美洲野猪及其两个幼崽。

这天的晚餐当然是烤乳猪,当香味飘满花岗岩宫的时候,心急的彭克罗夫立即拿起了一大块猪肉往嘴里塞。可是在彭克罗夫吃得正欢乐的时候,突然听到他大骂一声。

“怎么了?”大家都问他。

“真是够倒霉的!”彭克罗夫没好气地回答,“我的一颗牙都给硌掉了!”

“怎么?猪里有石子儿吗?”斯皮莱忙问。

“可能吧。”说着,彭克罗夫取出嘴里的硬东西……

谁也想不到,那不是石子儿,竟然是一颗子弹![14]

阅读赏析

自从五个人和一只狗降落到这个孤岛之上以来,他们已经凭借着智慧、勇气和劳动,让生活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观:火种以及陶器、铁器等生活用具的制造,让他们从“原始时代”过渡到了“石器时代”;宽敞的新家和养兔场的开辟、鞋子和蜡烛的制作等,“人类文明”开始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本章中一粒麦种的出现,更是为居民们带来新生活的希望,他们小心翼翼地种下这唯一一粒种子,向着“农业时代”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他们心中怀着对生活无限的热情,探索着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世界。而在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怪事情接踵而来,湖水中打败儒艮的神秘“赢家”,被海浪卷走的史密斯神秘获救,现在,一颗来历不明的子弹硌掉了彭克罗夫的牙,故事在巨大的悬念中戛然而止,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阅读延伸

1.史密斯为什么如此重视一粒种子?

2.居民们在岛上自力更生,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劳动,说一说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劳动。

注释

[1] 对比 恶劣的天气和花岗岩宫里安稳的情形形成对比,突出这个新家的可靠,看来他们找对了地方。

[2] 抑扬结合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意思是圣明的人考虑得再周全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博学睿智的史密斯自然也不是“万能”的,偶尔的失误让人物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抑扬结合的手法增加人物可信度。

[3] 语言描写 斯皮莱的话揭示了一个地理学知识:纬度越高的地方,气候越寒冷。南北纬60。到南北极之间的区域属于高纬度地区,根据史密斯的测算,这个小岛位于南纬35。到40。之间,属于中纬度,相对来说确实不会特别冷。

[4] 叙述 如何将一个插入的小事件写得引人入胜呢?作者首先以环境描写开头,渲染气氛,让人产生代入感;接着通过人物的动作细节制造悬念,展开情节;最后通过描摹人物动作和语言,揭开悬念,整个过程简短而紧凑,感染力十足。

[5] 比喻、象征 比喻是一种语言手段,重在通过打比方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而象征是一种抽象化的艺术创作手法,重在以物示意。在五个人眼里闪闪发光的一颗种子,象征着新生活的希望。

[6] 对话 史密斯的激动和重视,与哈伯的不以为意形成鲜明对比,经过史密斯的推算,得出了令人震撼的数字,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粒种子,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7] 想象 虽然大家知道种子的重要性,但是史密斯的话仍然让他们无比震惊,“六十四万粒麦子”是伙伴们的美好想象,其中饱含着大家对未来的憧憬。

[8] 叙述 居民们小心地呵护,殷勤地培育,重视这唯一的一粒种子,就像起初彭克罗夫重视火种一样,有了火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而有了种子就有了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希望。

[9] 对话、幽默 彭克罗夫的风趣似乎传染给了伙伴们,耿直老实的纳布也开始打趣同伴了。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家竭尽所能,即便无能为力也保持乐观,苦中作乐。

[10] 白描 短短几句话描摹出“猪獾”的样貌,介绍了它们的习性,让读者在有趣的故事中学到知识。

[11] 环境描写 通过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环境描写,凡尔纳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壮阔美丽的小岛雪景图画,画中大雪漫天,整座小岛银装素裹,花岗岩宫凌寒独立,守护着里面的居民。

[12] 想象、对比 大家安安稳稳地待在花岗岩宫里烤着火吃着肉,猜测想象着外面的一切。假如他们没有找到这处新的住所而继续留在“壁炉”中,那么他们现在将会同岛上的树林一样惨遭风雪**,后果不堪设想。

[13] 比喻 洞穴里再温暖安全,也阻挡不住他们对外面广阔世界的向往,“脱缰野马”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14] 对话、悬念 一个小小的环节就能触发一个新的悬念,凡尔纳超凡的写作技巧着实令人钦佩。而水下搏斗的胜利者尚未查明,史密斯是如何得救的谜题也还未破解,现在又出现了一颗子弹,神秘的气息愈来愈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