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汉中叶,“正一真人”张道陵祖师手创“天师道”以来,千余年间,天师嗣教绵延不绝。作为天师道最高领袖,“天师”的继承方式非常特别,既非推举,亦非指定,而是世袭,也就是子继父业——龙虎山本宗天师之位,“非宗亲不传”,只能传给张姓子侄,外姓不可染指,是以历代天师皆姓张。这些神通广大的掌教天师,就是世人俗称的“张天师”。
比起后起于北方的全真教,天师道尤重符箓、驱邪、丹道方术,自创教伊始,便视涤**妖邪为己任。故世人但言斩妖除魔,必及天师,而所有天师之中,自然又以正一祖庭、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为正统,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每个时代,江湖上都能听到关于“张天师”传说的原因。
天师神通,举世仰止,民间往往夸大到离奇的地步,传说移山倒海,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不过泱泱九州,却有一个地方,即使以天师之能,亦只有望而兴叹,无法涉足。
事情要从五百年前,浙江湖州一件奇闻说起。
那是在明朝的时候,湖州府归安县知县走马换任。新知县到位半年,一夜与妻子同眠,中宵时分,听见卧室外梆梆大响,似乎有人撞门。
知县疑心是不是有什么紧急公事传讯,否则什么人如此莽撞,胆敢深更半夜来打他的房门?忙起身去看,隔了好半晌才回来。这时妻子也已惊醒,询问端地,知县却冷冰冰地说道:“外面起风了,门没关好。”随即登榻躺下。就在这时,妻子闻到一股水草腥气,仿佛野塘、河岸的泥腥一样,不由得奇怪,待要问一问,丈夫鼾声已起,只好作罢。
说也奇怪,那知县原本才具平平,接任半年,每每为前任遗留的种种问题头痛不已,尚未见做出过什么像样的政绩。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衙门的署吏佐官们发觉这位知县大老爷好像忽然开了窍,累累冗务,随手而解,断讼如神,一时归安大治,当真政简刑清,百姓莫不称颂。
几年后,龙虎山张天师云游行道,路经归安县。张天师乃是南方道门魁首,影响力之大,地位之崇,王孙公卿也要礼敬三分。何况天师驾临,是为百姓除妖伏魔,作为地方长官,起码该按规制接待。可是知县接到讯息后,大惊失色,立即推托有病,回家闭门谢客,谁都不见,衙门上下既奇怪又尴尬,只好由县丞引着一众佐杂出面迎迓。
张天师才进得归安县境,眉头一骤,喝道:“好强的妖气!”众人不明所以,面面相觑,天师掐指默算,再也不发一语,径直进了县衙,不等官吏们上前奉承,先请知县出来叙话。
过得片刻,奉命去请知县的差役却一个人跑了回来,说大老爷吩咐,抱病难起,谁都不见。这一来众僚都觉得有些奇怪了,知县大人一向健旺,而且昨天还好端端的,不知这是染了什么急症,竟致无法起床?县丞很尴尬地赔话,张天师倒毫无忤色,说道:“那么,烦请县尊夫人一晤,贫道有要事请教。”
像张天师这等绝世高人,常人能见一面,真不啻参见神仙,那是何其难得的福缘。知县夫人听说张天师传话要见她,喜出望外,乘一顶小轿,很快到了衙门。
张天师一见知县夫人,微微点头道:“果然如此。今日请夫人移步,是为印证一件往事,此事非同小可,要请夫人多多劳神。”
知县夫人茫然不知所云,张天师接着道:“敢问夫人,三年前某月某日子夜时分,是否曾听到撞门声音,尊夫前去应门,良久方归?”
这样的小事,知县夫人哪里还记得住?拼命回忆,总是没什么印象。天师又补充道:“自那夜后,尊夫种种异常,譬如身体气味、习惯、饮食、记忆之变,夫人当有所察觉。”
知县夫人闻言脸色顿变,枕边之人,最能洞幽烛微,她想起近几年来,丈夫果然性情大异从前,里里外外仿佛换了个人一般,而种种变化,似乎正是从某一天闻到丈夫身上发出怪异的腥气开始的。自那以后,那种无端而起的陌生,便如附骨之疽,使她惶惑不安,难道天师相召,是要为她解开这个心结?
众人只见夫人脸上先是惊愕,继而愁苦,跟着拜倒在地道:“请天师指点!”
张天师一字一字道:“只因尊夫已非尊夫,真正的归安知县,三年前深夜已遭妖怪吞噬,如今这位,乃是一条黑鱼精。”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满堂耸动,夫人面色苍白,往后便倒,全靠使婢扶着。余人各自瞠目结舌,不能置信,咱们日夜相处的知县大人竟是妖怪?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若非由张天师亲口说出,众人定要直斥为胡说八道。
兹事体大,张天师也知道,若没有确凿证据,单凭一面之词,难以使人信服,于是道:“那鱼精知我到来,已经遁逃,夫人不妨使人查探。”知县夫人忙打发腿脚伶俐的轿夫回家,并嘱咐无论如何,一定要面见老爷,最好是把老爷请来。俄而轿夫飞奔而回,说老爷并不在府中,至于去了哪里、何时走的,竟没人知道。
一时间,官厅中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看向张天师,天师起身道:“无妨,待我擒它至此,诸位一看便知。”
县衙常备有防范走火、注满清水的大水缸,天师便在缸边施法。那缸里的清水,忽然“咕咚”一声,向上急涌,张天师凝眉骈指,大喝一声:“着!”一条长达数丈的黑色大鱼,从水缸之中猛地窜出,直跃上半空。众人何曾目睹过如此庞然巨物,发一声喊,就要集体逃命,却见阳光之下,大鱼有如被一根无形的鱼线吊在了天上,扑啦啦摇头摆尾,比屋脊都长的身子不住扭动挣扎,却始终不能坠落。张天师扬声喝道:“妖孽,还不知罪!”
大鱼口吐人言,惨声叫道:“小妖官迷心窍,不该杀人,小妖知罪了,天师饶命!”
天师冷哼道:“你虽杀人,三年之中,救人亦不在少数,今日斩你,谅你不服。姑念你窃居衣冠之际,尚有善政,便免你一死。”手指一划,大鱼迅速变小,直跌进水缸,早有道童手持符箓,在缸沿一贴,满缸清水,立时凝固。
那鱼虽身不能动,仍有声音传出:“天师见怜,何时才能放小妖出去?”
张天师道:“待我辈重历湖州,自当放你回归自由。”
那鱼妖千恩万谢,又求天师莫忘了早日回来。天师嘱人在县衙大堂地面掘得深坑,抬了水缸进去,覆以厚土,借公堂正气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