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水妖(1 / 1)

唐玄宗开元年间,一道急诏,由驿马飞递岭南罗浮山。道士叶静能不得不中断他的清修,奉旨下山,溯湘水北上,取道洞庭湖,出荆襄入关进京。

行经洞庭,正当其地大旱,湖水锐减,沿岸露出阔达数里的泥沙滩。叶静能望着茂茂行苇,心中忽有所动,吩咐在此地驻留一日,隔天再走。等到船只泊岸,随从们得到一日假期,纷纷上岸吃酒寻乐去了,叶静能遣开僮仆,独自沿泥滩信步而行。

由于干旱的原因,泥沙只有微微湿气,龟裂的泥地上,大片大片野草疯狂生长,草丛中偶尔可见搁浅废弃的渔船。叶静能面色凝重,越走越远,蓦然全身肌肉一紧,停下脚步,俯低身子,慢慢拨开杂草。

令人骇异的一幕出现了。

地表的泥沙,隆起成一个人脸的形状,眼耳口鼻,莫不宛然如同真人,正自一胀一缩,有节奏地搏动着,好似极其痛苦的模样。

叶静能长眉倒竖,脸生怒容,举掌向那“泥脸”额头一拍,轰然剧震,脚下大地倏现裂纹,脸形泥沙应掌震散,像水一样流泄而落,露出一个中年男子苍白的脸孔,双目紧闭,额上青筋鼓起,看不出是死是活。

叶静能伸出食指点上男子眉心,罡气刺激之下,那男子猛地睁开双目,瞳光涣散,好一会儿才渐渐凝神,眼珠转动,怔怔瞧向叶静能。

叶静能皱眉道:“你是何人,何以会被困在此处?”

那男子好似猝然惊醒,可是整个身子都埋在地下,半点也挣扎不动,大急道:“救命!救命!”

叶静能道:“莫要着急,我自当救你,你且告诉我,你是什么人?”

那男子神智终于渐复,见叶静能羽衣星冠,忙道:“仙长救命,仙长救命!在下李鹬[yù],祖籍敦煌,乃是朝廷敕封的邵州刺史!”

叶静能愕然。中宗神龙年间,他曾在朝为官,出任国子祭酒,如今虽然退居山林成了闲云野鹤,但朝局新闻,依然有所关注。他也听说过李鹬之名,此人在几年前入主邵州,据说官声不甚出色,外间因传以“名实不副”之讥。身为地方长官、朝廷要员,却怎么会被埋在这洞庭湖畔的泥土中?

听了叶静能的疑问,李鹬不答反问道:“敢问仙长,今天是几月几日?”

叶静能道:“开元丙辰年八月……”

尚未说完,李鹬失声道:“什么丙辰年?你说现下是……”

“现下是开元四年。”

李鹬顿时再度失神,脸上现出很怪异的神色,有些将信将疑,更多的则是惊恐。

叶静能道:“事情原委究竟如何,烦请足下据实相告,我才好救你出来。”

李鹬忙道:“是,是。”定了定神,才又道:“在下一个月前……不,那、那是开元二年五月,在下奉诏赴邵州履任。五月十七,来到了这洞庭湖上,那天日朗天青,我……唉,我久在关中,乍见这湖光山色,动了附庸风雅的迂性子,意欲舍舟上岸,登临游赏一番。也不知为什么,甫一上岸,便鼻衄流血,游赏固然未能游成,赶路也不大方便了,只好就地歇宿。当天夜里,我只觉周身难受,无论如何也睡不踏实。起初只道是水土不服之故,可是没过多久,遍体发冷,竟像浸在湖水里一般。我当即想要起身,却发现无论如何也睁不开眼睛,四肢手足,就此一动都不能再动了。仙长……”他看向叶静能,眸子中射出强烈的惧意,“你说……那是什么缘故?我又为什么会埋在地里?”

叶静能道:“照你所说,多半是中了妖物暗算。这‘水缚’之术,天下绝毒,能将你永囚湖底,万世不得脱出。想来此妖道行不够,未得精要,施术之时,将你的三魂一并禁锢了。否则你知觉不失,困在湖底两年,心智必受损伤。”说话间伸手一引,泥土翻涌,将李鹬全身翻出地面。

这番话直把李鹬听得骇悸欲绝,自忖倘若果然知觉不失,能清清楚楚感知被埋在泥土里,漫说两年,恐怕用不了二十天,就要精神崩溃。

叶静能沉吟片刻,接着道:“如此说来,而今的邵州李鹬,当是妖怪幻化。”

李鹬讶然道:“什么邵州李鹬?”

叶静能叹道:“这两年来,邵州刺史,一直由李鹬担纲。”

李鹬身体僵硬,倚在土堆上,一时无法站起,听了这话,先是张口结舌,忽而明白过来,气得全身发颤:“这……这……岂有此理!他们怎么能把妖怪当作是我,难道人和妖都分辨不出吗!简直荒谬绝伦!”

叶静能道:“世上是非不辨、人妖不分的事情,原也是常有的。鹬公……”他看着李鹬,顿了一顿道:“你身上邪术方解,切莫动气,以免损伤真元。照贫道推想,当日那妖怪必是舐了你滴落水中的鼻血,因而可以幻化成型。如今要澄清真相,揭破妖伪,还需借你几滴热血一用。”

李鹬咬牙切齿道:“但能雪此耻辱,昭启真相,休说几滴热血,便取了我这条性命又何妨!”

叶静能道:“如此,得罪了。”取出一柄青玉小刀,在他臂上一划,蘸血疾书成符,贴在草丛中一块巨石上。血符一贴,那块不下千斤之重的巨石,竟像一只受惊之鸟,倏然离地飞起,带着漫天的泥草沙土,呼啸而去,眨眼没入青云,消失无踪。

李鹬何曾见过这等异象,瞧得目瞪口呆。只听叶静能道:“妖物即将显形,事不宜迟,咱们即刻谒见张燕公,请他同去邵州,做个见证。”

张燕公就是封燕国公的张说,因与当朝宰相姚崇不和,开元元年,以中书令、公爵之尊,被外放到岳州作刺史。虽然暂时失势,但硕才令望,仍为天下景仰,能使动此公出头,这件“真假刺史”案匪夷所思的真相,可以更令人信服。而恰好李鹬被困之地,正属岳州辖境,张说责无旁贷,非替他出这个头不可。

于是两人同谒铃阁,途中李鹬请教法讳,方得知这位“仙长”竟是中宗朝名动公卿的御前法师叶静能。感激钦佩之余,不由得生出无限感慨:毕竟天无绝人之路,若非叶法师奉旨朝觐,正巧路过洞庭,恐怕我将永远不能重见天日。

张说听了叶、李二人陈述,奇诡荒诞,难以置信,可是两人言之凿凿,事情来龙去脉,亦入情入理,委实难断真伪。兹事体大,他踌躇再三,还是不得不从二人之议,亲往邵州一趟,让“真假刺史”当面对质。

到了邵州郡衙一看,只见层层兵马,警戒森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张说等人来得突然,事先未曾知会,竟给挡在辕门外。等了好半天,邵州的别驾、司马才领着一众僚佐迎出门来,人人面带愁容,与张说见礼。这时李鹬闪身出来,邵州群僚莫不大吃一惊,仿佛见到了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东西。

原来数日之前,“邵州刺史李鹬”坐堂议事,忽有巨石从天而降,砸穿屋顶,正砸在刺史身上。群僚忙上前抢救时,却见巨石之下压着一头大鼋[yuán],伸头伸爪挣扎不止,刺史大人却不知哪里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

所有人惊骇困惑,茫然无从考索,只好先喊人移开巨石。可是无论多少健勇壮士,用尽各种办法,竟无法撼动那石头分毫。

怪事接踵,刺史失踪,群僚全无头绪,到底要不要上奏朝廷,又该如何解释?商量了几天,不得要领。正在这时,张说竟带着李鹬突然出现,群僚哪能不惊?

看此情形,两方面一加印证,张说对叶静能的话已经信了八九成,说道:“此事原委究竟如何,叶法师,请你揭晓吧。”

于是叶静能向邵州众人转述了李鹬的遭遇,如何奉诏启程,如何遭妖物暗算,如何被拘絷湖底,自己又是如何将他救出,末了指着李鹬道:“这位才是朝廷敕封的本州刺史李鹬大人,至于这个……”又向那巨石之下的大鼋一指,“水妖沐猴而冠,如今原形毕露,众位大人当可明鉴。”

这时,李鹬家人闻声赶来,李鹬情绪激动,抱着妻儿放声大哭。

一桩悬案就此水落石出,当即由张说领衔具表上奏,详陈事情始末。不日上谕下达,慰勉李鹬,着仍领邵州牧;叶静能洞奸除妖,另有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