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
探索思考
作者将“春宵一刻值千金”稍作修改,用作本文标题,表达了“早晨的时光十分珍贵”的含义。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作者是提倡利用早晨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但实际内容恰恰相反。
阅读批注
十年来,求师访友,足迹走遍天涯,回想起来给我最大益处的却是“迟起”,因为我现在脑子里所有些聪明的想头,灵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懒洋洋地赖在**想出来的。我真应该写几句话赞美它一番,同时还可以告诉有志的人们一点迟起艺术的门径。谈起艺术,我虽然是门外汉,不过对于迟起这门艺术倒可说是一位行家,因为我既具有明察秋毫的批评能力,又带了甘苦备尝的实践精神。我天天总是在可能范围之内,尽量地滞在**(那是我们的神庙)看着射在被上的日光,暗笑四围人们无谓的匆忙,回味前夜的痴梦(那是比做梦还有意思的事),细想迟起的好处,唯我独尊地躺着,东倒西倾的小房立刻变做一座快乐的皇宫。1
1 比喻
把床比作“神庙”,把简陋的房间比作“快乐的皇宫”,使睡懒觉成了一件庄严神圣、对人类精神世界极为有益的事,表达了作者在赖床时舒适自在的心情。这本是人们不赞成的懒散习惯,作者却在一开篇就表现出甘之如饴、心安理得,奠定了文章整体幽默风趣的基调。
诗人画家为着要追求自己的幻梦,实现自己的痴愿,宁可牺牲一切物质的快乐,受尽亲朋的诟骂,他们从艺术里能够得到无穷的安慰,那是他们真实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反变成一个空虚。迟起艺术家也具有同等的精神。区区虽然不是一个迟起大师,但是对于本行艺术的确有无限的热忱——艺术家的狂热。所以让我拿自己做个例子罢。当我是个小孩时候,我的生活由家庭替我安排,毫无艺术的自觉,早上六点就起来了。
后来到北方念书去,北方的天气是培养迟起最好的沃土,许多同学又都是程度很高的迟起艺术专家,于是绝好的环境同朋辈的切磋使我领略到迟起的深味,我的忠于艺术的热度也一天一天地增高。暑假年假回家时期,总在全家人吃完了早饭之后,我才敢动起床的念头。老父常常对我说清晨新鲜空气的好处,母亲有时提到重温稀饭的麻烦,慈爱的祖母也屡次向我姑母说“早起三日当一工”(我的姑母老是起得很早的),我虽然万分不愿意失丢大人们的欢心,但是为着忠于艺术的缘故,居然甘心得罪老人家。后来老人家知道我是无可救药的,反动了怜惜的心肠,他们早上九点钟时候走过我的房门前还是用着足尖;人们温情地放纵我们的弱点是最容易刺动我们麻木的良心,但是我总舍不得违弃了心爱的艺术,所以还是懊悔地照样地高卧。2
2 侧面描写
对于作者爱睡懒觉的习惯,长辈们虽抱持传统观念,却没有像传统家长一样对作者严厉规劝,只是含蓄暗示,充分尊重作者的个性发展。“走过我的房门前还是用着足尖”的动作细节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作者通过描写家人们对自己睡懒觉的态度,从侧面表现了亲情之爱,并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怀念和感激。
在大学里,有几位道貌岸然的教授对于迟到学生总是白眼相待,我不幸得很,老做他们白眼的鹄的,也曾好几次下个决心早起,免得一进教室的门,就受两句冷讽,可是一年一年地过去,我足足受了四年的白眼待遇,里头的苦处是别人想不出来的。有一年寒假住在亲戚家里,他们晚饭的时间是很早的,所以一醒来,腹里就咕隆地响着,我却按下饥肠,故意想出许多有趣事情,使自己忘却了肚饿,有时饿出汗来,还是坚持着非到十时是不起来的。对于艺术我是多么忠实,情愿牺牲。枵腹做诗的爱仑波,真可说是我的同志。3后来入世谋生,自然会忽略了艺术的追求;不过我还是尽量地保留一向的热诚,虽然已经是够堕落了。想起我个人因为迟起所受的许多说不出的苦痛,我深深相信迟起是一门艺术,因为只有艺术才会这样带累人,也只有艺术家才肯这样不变初衷地往前牺牲一切。
3 类比调侃
作者提到的“爱仑波”是美国著名诗人和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其文学建树颇丰,但半生贫病交加,“枵腹做诗”即饿着肚子写作,既是爱伦·坡的真实处境,也是人们用来形容他不因贫困而抛弃文艺理想的美誉之词。作者把自己饿着肚子睡懒觉和文艺前辈饿着肚子创作的事迹相比较,体现出自我嘲讽和调侃的意味。
但是从迟起我也得到不少的安慰,总够补偿我种种的苦痛。迟起给我最大的好处是我没有一天不是很快乐地开头的。我天天起来总是心满意足的,觉得我们住的世界无日不是春天,无处不是乐园。
当我神怡气舒地躺着时候,我常常记起勃浪宁的诗:“上帝在上,万物各得其所。”(鱼游水里,鸟栖树枝,我卧**。)4人生是短促的,可是若使我们有过光荣的青春,我们的一生就不能算是虚度,我们的残年很可以傍着火炉,晒着太阳在回忆里过日子。同样地一天的光阴是很短促的,可是若使我们有过光荣的早上(一半时间花在**的早晨!)我们这一天就不能说是白丢了,我们其余时间可以用在追忆清早的幸福,我们青年时期若是欢欣的结晶,我们的余生一定不会很凄凉的,青春的快乐是有影子留下的,那影子好似带了魔力,惨淡的老年给它一照,也呈出和蔼慈祥的光辉。
4 幽默引用
这句诗出自英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皮帕之歌》,原诗用清新直白的文字表现了世间万物秩序井然、和谐宁静的状态与氛围,有一种引导人们安于本位、接受宿命的思想意图。作者在此引用这则内涵严肃的作品,却幽默仿拟出新句,表达自己“安于懒惰”的心态,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一天里也是一样的,人们不是常说:一件事情好好地开头,就是已经成功一半了;那么赏心悦意的早晨是一天快乐的先导。迟起不单是使我天天快活地开头,还叫我们每夜高兴地结束这个日子;我们夜夜去睡时候,心里就预料到明早迟起的快乐——预料中的快乐是比当时的享受,味还长得多——这样子我们一天的始终都是给生机活泼的快乐空气围住,这个可爱的升平景象却是迟起一手做成的。
迟起不仅是能够给我们这甜蜜的空气,它还能够打破我们结结实实的苦闷。人生最大的愁忧是生活的单调。悲剧是很热闹的,怪有趣的,只有那不生不死的机械式生活才是最无聊赖的。5迟起真是唯一的救济方法。你若使感到生活的沉闷,那么请你多睡半点钟(最好是一点钟),你起来一定觉得许多要干的事情没有时间做了,那么是非忙不可——“忙”是进到快乐宫的金钥,尤其那自己找来的忙碌。
5 揭示主旨
这几句话明确揭示了本文的主旨。作者记述了睡懒觉的一些个人经历和想法,通过对自己懒惰习惯的自嘲,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作者来说,睡懒觉是人们对机械刻板的生活秩序做出的无伤大雅的反抗,是一种调剂苦闷的办法。作者对睡懒觉的肯定,实际是对人性渴望自由的肯定。
忙是人们体力发泄最好的法子。亚里士多德不是说过人的快乐是生于能力变成效率的畅适。我常常在办公时间五分钟以前起床,那时候洗脸拭牙进早餐,都要限最快的速度完成,全变做最浪漫的举动,当牙膏四溅,脸水横飞,一手拿着头梳,对着镜子,一面吃面包时节,谁会说人生是没有趣味呢?6而且当时只怕过了时间,心中充满了冒险的情绪。这些暗地晓得不碍事的冒险兴奋是顶可爱的东西,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班不敢真真履险的懦夫。
6 动作描写
这一段描写了作者早上临近上班时间起床洗漱的情形,对动作的表现既有正面也有侧面。正面描写有“一手拿着头梳,对着镜子”“一面吃面包”,写出了动作的多样并行;侧面描写有“牙膏四溅”“脸水横飞”,表现出了动作的飞速迅猛。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把作者匆匆忙忙却又驾轻就熟的状态表现得生动而充满喜剧色彩。
我喜欢北方的狂风,因为当我们衔着黄沙往前进的时候,我们仿佛是斩将先登,冲锋陷阵的健儿,跟自然的大力肉搏,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壮举,同时除开耳孔鼻孔塞点沙土外,丝毫危险也没有,不管那时是怎地像煞有介事样子。冒险的嗜好哪个人没有,不过我们胆小,不愿白丢了生命,仁爱的上帝,因此给我们卷地蔽天的刮风,做我们安稳冒险的材料。7
7 联想、比喻
把顶着沙尘暴艰难行走的情形比作士兵英勇迎敌的场面,一则调侃自己的狼狈,博读者一笑;二则再次强调自己对单调生活的厌倦,和作为普通人对冒险的幻想,让人深有共鸣。
住在江南的可怜虫,找不到这一天赐的机会,只得英雄做时势,迟些起来,自己创造机会。就是放假期间,十时半起床,早餐后抽完了烟,已经十一时过了,一想到今天打算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动手,赶紧忙着起来——天下里还有比无事忙更有趣味的事吗?若使你因为迟起挨到人家的闲话,那最少也可以打破你日常一波不兴无声无臭的生活。我想凡是尝过生活的深味的人一定会说痛苦比单调灰色生活强得多,因为痛苦是活的,灰色的生活却是死的象征。迟起本身好似是很懒惰的,但是它能够给我们最大的活气,使我们的生活跳动生姿;世上最懒惰不过的人们是那般黎明即起,老早把事做好,坐着呆呆地打呵欠的人们。迟起所有的这许多安慰,除开艺术,我们哪里还找得出来呢?许多人现在还不明白迟起的好处,这也可以证明迟起是一种艺术,因为只有艺术人们才会这样地不去睬它。
现在春天到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五六点钟醒来,就可以看见太阳,我们可以醉也似地躺着,一直躺了好几个钟头,静听流莺的巧啭,细看花影的慢移,这真是迟起的绝好时光。能让我们天天多躺一会儿罢,别辜负了这一刻千金的“春朝”。8
8 点题
在全文即将结束之际,对文章标题“‘春朝’一刻值千金”明确展开阐述,可视作对本文主题思想的一个总结。
《懒惰汉的懒惰想头》是当代英国小品文家Jerome K. Jerome(杰罗姆·凯·杰罗姆)的文集名字(Idle Thoughts of An Idle Fellow),集里所说的都是拉闲扯散,瞎三道四的废话,可是自带有幽默的深味,好似对于人生有比一般人更微妙的认识同玩味——这或者只是因为我自己也是懒惰汉,官官相卫,惺惺惜惺惺,那么也好,就随它去罢。“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老话,是谁也知道的,我觉得换一个字,就可以做我的题目。9连小小二句题目,都要东抄西袭凑合成的,不肯费心机自己去做一个,这也可以见我的懒惰了。
9 仿拟
对人们所熟知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进行了小小的改写,衍生出了全新的含义,契合了本文的主题,也给读者制造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往后再看到这句话时,或许根本想不起原出处,而是想起作者的“春朝一刻值千金”了。
在副题目底下加了“之一”两字,自然是指明我还要继续写些这类无聊的小品文字,但是什么时候会写第二篇,那是连上帝都不敢预言的。我是那么懒惰,有时晚上想好了意思,第二天起得太早,心中一懊悔,什么好意思都忘却了。
阅读赏析
我们从小被要求早睡早起,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是正常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赖床、睡懒觉则常常被视为一个人懒惰、不求上进、没有自制力的表现。然而,本文却反其道而行之,为睡懒觉的习惯正名,让人耳目一新。本以为会有什么科学论述,读完才发现是一篇幽默小品。
作者讲述了自己上学和工作期间晚起迟到的经历,为了表明自己积习难改,他戏谑地称自己为睡懒觉方面的“艺术家”。对很多人来说,睡懒觉给人的舒适感是短暂的,压力和焦虑感却是巨大的,作者却故作严肃地将睡懒觉的舒适进行了一番积极浪漫的描绘,将其带来的生活节奏的紧张混乱美化成“悲壮又刺激”的冒险,甚至引经据典,力证此习惯的“正当性”。这让文章看起来既像是作者在用反讽手法温和地批判自己,又像是在插科打诨地为自己辩护。无论是哪种,都使人忍俊不禁。
此外,作者虽满口“胡言”,却能自圆其说,读者竟然在某些时刻觉得“非常有道理”,更让人为自己这想法感到好笑。笑作者的同时笑自己,毕竟,享受舒适是人之天性,谁不喜欢那软和的被窝呢!
阅读延伸
1.作者赖床时都做些什么?
2.作者怎么看待因为晚起而导致的一些麻烦?
3.读罢本文,你是否产生了共鸣?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