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随着汇报次数的增加,我的“名气”似乎也越来越大了,今天,成都市教师读书活动推进会在温江二中举行。我有幸作为郊县的唯一教师代表,上台和全市的老师和校长代表们分享了自己和书的故事。
这次的汇报稿基本上还是以上次在学校的汇报稿为基础,进行了一些增补和修改,标题也改为:锲而不舍,晓荷芬芳之——我和书的故事。
面对台下的那么多听众,紧张倒是一点儿也没有,只是担心自己的故事不够精彩,对不起台下那一双双注视着我的眼睛,以及我所代表的华阳实小。特别是下面的听众里,还有董校长关切的目光,以及张姐、高姐、徐姐的“舟车劳顿”。我一直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太麻烦大家,更不希望让大家失望。
汇报完,市教科院的张学兰老师发来短信,三个字:“很好哈”,很感谢她的鼓励,也算是给了我一点自信。从台下听众专注的眼神里,我也知道效果不是太差。而且,分享那段读书心得时,教科院谭副院长和温江区的书记还会意地点头和轻轻地鼓掌,因为她们也认同。
但对比其他发言者,我知道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特别是董校长的意见是那么中肯和有见地。她说:你的汇报,谈了很多关于读书之读的事,却没有更多自己因为读书而改变的事。是啊,谈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读了哪些书,写了什么读书心得,却没有浓墨重彩去描述读书带给自己的收获和变化。然而,我的内心深处却又是那么感谢阅读,感谢它带给我的收获、营养、历练和成长。所以,汇报的思路有所偏差,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一定好好修改。
首先,从读书心得的标题来说,就是我的收获之一。每一本书,针对书名,我都别具匠心地在前面写上相应的文字,那些文字就是我阅读的收获、努力的方向和前行的指引。比如,憧憬——《56号教室的奇迹》,用上憧憬这个词语,就是因为受了书和雷夫老师的影响,我也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56号教室的奇迹”。这一点收获和芳草小学的梁艳老师是相同的,也是当初接手一年级时为自己许下的承诺,于是才有了“晓荷花开”的故事。又如,急!急!急!——《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三个急字,让我通过阅读感受到了自己在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三个急字,是我对自己敲响了警钟。于是,每一篇读书心得、标题,就是我需要思量很久的内容,因为那是对全部收获的一个浓缩和概括。
其次,每一篇读书心得都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改变。写读书心得的时候,总会与书中的人和事做对比。关于名师成长,我会想他做了什么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么我应该像他那样做;关于课堂案例,我会想他这样教是正确的,那么我应该像他那样教。关于教学理论,我会对比自己的实践,若与正确理论相契合,那么再接再厉,有了理论的支撑更有底气;做失败了,那是因为与理论相违背,及时反思修正,让自己能做得更好。
特别是读书心得里的有些话语,更是自己的内心独白。比如,在《因为信念——读陈大伟〈我的教育路〉有感》里,我写道:都说读书总会读出自己。反观现在的自己,我其实不是也正坚持行走在自己的这条教育的路上吗?没有过多的名利追求,没有过多的物质奢望,踏踏实实地教,安安静静地写,贪婪地读,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课堂,享受和谐的师生关系所带给我的职业幸福感。作为起始年级的老师,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护航人,我细心呵护着每一颗童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学得最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我的信念,比陈老师渺小多了。但我却能深深地明白和体会陈老师辞去校长职务一心做学术研究的心情,就像我当初义无反顾去清河校区一样。真正有信念的人,才会明白有信念的人所做的决定。所以,读完这本书,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谢谢陈老师。
还有,曾经写下这样一篇教学心得:《我和孩子们共同的活水》。就是写在校区时,经常把自己在书上看到的好题好课好故事,与大家分享。好题,书中学生有精彩的解法,我们的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甚至有时会比书中的更精彩;好课,记忆深刻的是刘德武老师上的“人的头发有多少根”,没想到我上下来,孩子们的表现丝毫不亚于书中那些优秀的孩子,孩子和我都得到了提升;好故事,我会读给孩子们听,既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也拉近了师生关系。
除了教学方面的专著,还有那些“闲书”,让我于紧张的工作之余,感受到来自阅读的宁静和祥和。特别是曹文轩老师的《青铜葵花》,让我哭得一塌糊涂,久久不能忘怀,读书心得题为“人间大爱——《青铜葵花》”,多好的精神洗礼。
还有好多好多的书。一本书,之于我就是一个特别的故事,故事里不仅有书的作者和书中的人物,更有我自己。每一篇读书心得,都是我的精神养料,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其实,如果今天能多和大家分享一些有代表性的读书心得,既有具体案例又可见自己的实践做法,效果应该会更好。
今天的读书推进会,更是让我喜爱。用温江二中那位老师的话来说,今天来了一群“臭味相投”的人,因为大家都爱读书,所以才聚到了一起;也如省教院附属小学的那位校长所说,今天是读书人的饕餮盛宴。特别是老师们提到的那一本本书,如果是自己已经阅读过的,就会感觉尤为亲切和自豪。朱永新、史铁生、雷夫、苏霍姆林斯基,等等,多么熟悉的名字,真好。是啊,就如刚开始写教学日记时受到了魏书生老师的指引而坚定写日记的决心一样,今天的读书推进会,更让我坚定了阅读的决心。
对比芳草小学和温江的老师们,我更知道了自己在阅读和汇报方面的不足,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