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心平气和这四个字,不能仅仅出现在一年级,而应该出现在所有的年级。唯心平气和,才能气定神闲,才能事有所成,才能既愉悦了自己,也愉悦了别人。心平气和,真好。心平气和,似乎更接近于一种为人处世的美好状态。将心态摆正,处变不惊,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事情,还有什么不能逾越的鸿沟?
今天读到了第90页,还是记录下薛老师带给我的收获吧。
在一年级刚开始时,薛老师就想到了期末为学生写的评语,55份评语,55份独特的生命,将如何对待。于是薛老师决定为每人写一篇日记,作为他们的个人档案。想想,其实和自己这个学期为孩子写评语的目的是一样的。看来,我和“大家”的想法有了一点相通之处,可喜可贺。
应该记住:
没有孩子必须掌握的东西,教师和他们的爹娘都是被逼无奈,被应试所逼。
是的,生来具有德行、智慧和宁静的人,实在是难得的福报。我这无福的褊狭狂躁之人,只有经历痛苦,努力修行得了。
培养倾听的习惯,要和提高发言的质量同步进行。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但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处罚是必须和善良的——同时又不能让他们将惩罚看成游戏。
当我们决定做或者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问三个问题:第一,对我自己有没有好处?第二,对对方有没有好处?第三,对这个世界有没有好处?
用心写,用文字做心理调节,叙出个心平气和。
因为无论你愿不愿意,同不同意,工作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是一块命定属于你的土地,鲜花盛开还是荆棘丛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不付出就想收获,那是违背天道的痴心妄想。付出就能收获,那是天对我的格外垂恩。
工作是艰辛的,往往也是孤独的。于飞尘的间隙也有清风,于喧嚷的中间也有乐声,于荆棘的丛中也有野芳,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
文字是心灵开出的花。
对孩子,好像是只要你不伤害到他,他们是可以自由而快乐的。
一日不读——心境失衡,面目可憎。
爱而且会爱,就是一种伟大的能力。
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新鲜活泼的语言从哪里来?读书,只有读书。
爱听的课,有趣的书,是他们风调雨顺的天。
没有课外阅读的语文,那是怎样的枯瘠和可怕。
语文不光是课,语文是一股美丽的生命之流。
可是,我带他们读书,绝不光是为了功课,而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
如果世界上该爱你的人都不喜欢你,你还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吗?
对学生的希望: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综合能力强,第四成绩不错。
文字就是乐谱,读书就是唱歌。
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不是源于灵魂的渴求,仅靠毅力,不可能做到。日复一日进行这种修炼,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但愿长醉不复醒的精神享受。
来自身边的榜样,其影响胜过精彩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