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运算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以下八项策略:追问处理、书写规范、变换形式、重视口算、鼓励巧算、学会双算、记特殊数、别样草稿。这些策略,其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都很强。
纵观孩子的数学学习,运算能力不强,口算错、列竖式错、脱式计算错、填空题错、选择题错、应用题错,错错错。统计小学阶段考试试卷,计算的分数所占的比例大约为80%。由此可见,运算能力的培养,举足轻重。
于是,老师们就加强练习,一道题、十道题、百道题、千道题……以为熟能生巧,却不知熟也能生厌。其实,看似简单枯燥的运算,也有很多学问和窍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巧劲”来帮助孩子学习。
策略一:追问算理
表面枯燥和单调的运算,其实也有很多学问。老师需要帮助孩子去感觉和掌握运算背后的学问。最首要的是理解算理,可以说“满十进一”是低段加减法运算的核心,“借一当十”是低段加减运算的难点。
在孩子刚接触计算时,就让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为关于计算,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在学前教育或者说在生活中都有相应的运算经验,甚至很多家长也进行了提前教学。但这些经验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需要老师帮助孩子梳理巩固。
我们允许一二年级的孩子,边算边说,这样“念念有词”其实就是对运算思维和算理的再一次理解。特别是对于后续还要学习的知识,譬如,十进制、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都不能让孩子仅仅是去记忆运算的法则,关键是要理解每一个法则所蕴含的意义。
策略二:书写规范
对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各有各的格式。而纵观所有格式,最核心的理解就是:数位对齐。实际上很多孩子在书写时不注意,就会因为数位没对齐而出现错误。这样由书写造成的错误,很多家长老师都简单归因为“粗心”。其实,这样的粗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的儿歌:数写正、位对齐,间隔距离要保持。列竖式也要求孩子用直尺来画线,千万不要因为书写潦草而对错位算错题。相信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书写习惯,计算的正确率会高出不少。
策略三:变换形式
除了单纯的计算练习,我们还可以变换各种形式来激发孩子对运算的兴趣。比如,口算天天练:每天课前三分钟快速口答;游戏活动:24点;速算比赛:看谁算得快,小组捆绑,一人胜不算胜;我当小老师;优秀作业展:秀秀台……
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活动。相信这样一定会为枯燥的计算题学习带来一丝新意,从而激励孩子用更加谨慎的态度去面对运算。
策略四:重视口算
在一年级时,孩子会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孩子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他就应该会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因为算理是相同的,只是多位数加减法更加烦琐而已。同样的道理,二年级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也为后续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打好了基础。由此可见,孩子掌握“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熟练程度,对于孩子整个运算的正确和熟练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口算与笔算有着直接的联系,口算的正确率及速度直接影响笔算。于是,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要脱口而出,我们还应该用多种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如游戏:找朋友、开火车、对口令、抢答赛等;填表: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内容相近或相异的口答题;竞赛:在规定时间里进行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的口算竞赛等。
我相信,这一定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
策略五:鼓励巧算
在小学中高段时,会有专门的简便运算的学习。其实,我们认为简便运算只是一种形式,而真正的核心是为了训练孩子的思维。所以,简便运算并不一定是要等到中高段才学习,它应该渗透在运算的各个阶段。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巧算快算。凑十也好、口诀也行、竖式也罢,只要是孩子最熟练最拿手的就行。要让孩子养成拿到一道运算题之后先观察的习惯。观察各种数据和运算符号,看是否有更简单的运算方法。而不是一拿笔就埋头苦做。
策略六:学会双算
何谓双算?我认为就是估算和验算。其中,估算能力的培养是课标的重点,但也是难点。于是我们尝试:
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看成整十整百整千数等;
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不急于动笔,先想一想结果大概是多少;
养成学生验算的习惯——学会回头看。
其实,估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为验算提供依据。做前先估算,做时认真算,做后回头看,这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运算习惯。虽然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有些困难,但我们要努力去尝试。
策略七:记特殊数
首先记住凑十的数。应该说凑十在整个加减法中,具有很特殊的作用和意义。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都要烂熟于心。当然,对于乘除法:25、4、125、8,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的加减和乘除现象也是孩子巧算快算的突破口。如同数相减得0;同数(不为0)相除得1;0与任何数相加得任何数;任何数乘1或除以1还得任何数;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是0;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结果是0。
另外,还有一些老师们自己编的顺口溜,如连续退位,0上加点变9减等,也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突破运算的难点。
策略八:别样草稿
对于草稿本,可以说是被大家忽略的一个方面。我们会经常对孩子说用草稿本,事实上很多孩子根本不会有草稿本。绝大部分孩子在用草稿本时,都会从正中间开始使用,这样排版乱、书写差。有时,明明草稿本上是正确答案,可誊抄时出错,冤!或者,刚才写好的竖式,一转身,就忘记了自己书写在哪个角落。
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教会孩子使用草稿本。在草稿本上,也要列式规范、排版整齐。也应该和正式的书面作业一样,从左上角开始书写。这样,一是不会因为书写差而出错,二是方便再次查找,三是让孩子养成有计划地使用教学资源的习惯。
是的,就如枯燥的运算也蕴含了许多奥秘一般,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运算教学,不能将孩子的运算出错简单归因为“粗心”二字。只有老师善于去观察、思考、反思和改进,才能从本源上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成为孩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