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一年一届的运动会又开始了。我的宝贝们,依然懵懂如初。
先是接力赛,一年级时小莫同学听到后面呼唤的加油声,竟然返身往回跑,那一次,我们第五名。与团体第四名的成绩失之交臂,但不伤心,不难过,反而高兴,为可爱的童真。
这次的接力赛,从那天看来似乎是并列第三,呵呵,名次有提前,不错,但也有掉棒。回到教室后,所有的孩子都在问:池老师,我们第几名啊,我们第几名啊?我说:池老师最关心的并不是你们得第几名,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二(3)班的孩子有没有努力做到最好,大家有没有互相团结、有没有相互抱怨。只要运动员努力了,啦啦队加油了,我们就是成功的。特别对于没有参加接力赛的孩子,老师也喜欢也关注,在路边为别人努力地鼓掌,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因为他懂得欣赏别人。
孩子们安静地听着,心里默默地想着,抱怨别人掉棒的声音也没有了。这,是我努力营造的气场。
运动会是星期四和星期五召开,接力赛是星期二就提前举行了。到了星期三,竟然还有孩子问我:池老师,什么时候进行接力比赛哦?晕,难道他以为星期二的接力赛仅仅是“彩排”么?因为,运动会还没有开始。
星期四上午,学校安排了课间操比赛。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展示了风采。汤老师统一规划,一、三、五、七班扎黄色彩带,二、四、六、八班扎蓝色彩带,而且全部带妆上场。有这样的计划,并不是都想得第一,我想最重要的带给孩子们一种快乐的氛围和难忘的回忆。我们也可以不做统一要求,也可以什么都“将就”,但老师对活动的重视自会带动孩子对活动的重视,孩子对活动的重视更会带动他们对自身行为的重视。好的行为,就会这样应运而生。就像规定周一升旗统一穿校服一样,还是那句话,营造出一种团结向上的班级合力。全年级的统一规划,也算是一种全年级的合力吧。
星期四下午的单项比赛,唯有种子选手刘黎菲获得了一张奖状,是二年级的200米第一名。一年级时,她就是此项的第一名,可惜那次我在安徽,没能看到她奔跑的靓影。这次,孩子被分在4号跑道,我特别对她说:千万不能跑到别人的道上去了。一声枪响,孩子像箭一样奔了出去。跑道那边的情况我看不清楚,但当我转身来到终点线时,看到孩子已经奔跑在了最前面。由于4号跑道是外圈,起跑时比较靠前,但在第二转弯处感觉比较“绕”,我真担心她会在转弯处被内圈的同学超越。但孩子的优势是明显的,转弯到直道时,她仍然遥遥领先,当孩子拼尽所有力气跨越终点时,一股泪意竟然涌上了眉间。突然我就发现,她是那么瘦弱,虽然平时多有调皮之处,但她是那么努力地奔跑。我又突然想到了她的妈妈,一位含辛茹苦的妈妈。为了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真应该努力做到最好。
当然,蔡柏宇和龙钰锦同学虽然没获得名次,但参与的热情和努力也值得表扬。最可惜的是小裴同学,几番联系,临到比赛仍然未到场。当时在选拔运动员时,因为她缺席未选到她,她还特别提出意见,于是再给了她一次选拔的机会。看到她确实比杨澜要快一些,于是最后选了她。谁知,她竟然会记错时间,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弃权了,没得分不重要,但这算不算是对班上其他孩子不公平呢?而且,为了确认自己所发的信息,我还特别调出了记录,确实是通知她周四下午和周五上午都要到校的啊,也面对面地给孩子们通知了到校时间,怎么就她一人记错了呢?
还有立定跳远,汪诗雨同学的弹跳力似乎要强一些,另外的罗鑫、韩秉辰、刘家馨也是重在参与。非常不好意思的是让家长也跟着等了那么久,感谢他们的支持。
班级举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一种载体和平台。作为老师,只是希望能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孩子的能力,提升孩子的素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