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有时在想,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何让孩子也能见多识广呢。现在的我尝试着,在自己阅读的时候,也“拉着”孩子们一起上路。
首先,我需要为孩子们营造一种氛围,我尝试着在孩子们面前阅读,以身作则吧。其次,在阅读到一些值得与孩子们交流的话题时,一定要及时告知他们。这种交流,一是关于故事的情节,二是对于书上好的教学案例进行尝试。
凡是书上所见具有思考意义和探究空间的题目,我均写予孩子们尝试,虽然它和期末的测试题没有任何关系,但现在班上的孩子已经乐在其中了。而且我还有一种奖励机制,如果谁能主动出题给大家,就可以光荣地加分,于是有些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孩子就会在课后进行自我探索。或许题目是肤浅的思考的结果,是不成熟的,但是我认为为孩子营造乐于思考的氛围是很好的。
昨天见到一题,今天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写在黑板上:小军家距外婆家840米,小军和小狗同时出发,小军步行,小狗跑到外婆家又返回来接小军,接到小狗又跑向外婆家,跑到外婆家又返回来接小军,如此这般不知道跑了多少个来回。已知小军的速度是60米每分钟,小狗的速度是200米每分钟,问:当小军走到外婆家时,小狗跑了多少米?看到这么长的题目,孩子们由于思维定式已经被“吓”住了,纷纷问我:池老师,到底小狗跑了多少个来回啊?看着孩子们落进了圈套,知道这道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可是我什么也不说,不提示、不帮助,最终只有五个孩子做对了,其实就用路程除以小军的速度求出时间,然后再用小狗的速度乘以时间就是小狗的路程了,这道题的关键就是抓住小军和小狗的时间相同。
在五个做对题的学生当中,竟然有小辉,那个大家认为调皮捣蛋、考试在70分左右徘徊的孩子,于是我让他向大家讲解了这道题的思路。在同学们佩服的眼神和恍然大悟的感叹中,小辉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知道热爱数学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里悄悄地发芽了。课后,我又单独找了小辉谈话,继续鼓励他,希望他能将这种好的学习态势保持下去。我不知道明天的小辉会怎样,但至少今天他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还有很多好数学题都值得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尝试,孩子们也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着。如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7,而且各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符合这一条件的最小数是多少,最大数是多少?最小数孩子们能很快找到答案,就是89,我追问:98行吗?不行,因为要求是最小的。在尝试最大数时,思考到了12347,反过来就应该是74321,这时有学生说:“池老师,还可以再加一个0。”对啊,加一个0不会改变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却可以增加数位,把5位数变成6位数。当我还在为孩子们高兴时,另一个学生说:“那不是可以在后面无限制地加0吗?反正加再多的0数字之和都是17。”我立即表扬了孩子的大胆猜想,并且回应:那这样一来不就是没有最大的数了吗?另一个声音说:“不行,各个数位数字不相同,不能出现两个0。”如此这般,问题解决了,所有的孩子都满意地笑了。提到加“0”的孩子让我佩服,猜想可以无限制加“0”的孩子更让我折服,想到各数位数字不同的孩子,更是让我心服口服,他们真棒!
记录下这些精彩的瞬间,一是自己有感而发,二是为了让孩子们再次反复回味。我相信,当我以日记的形式再次向孩子描述这些题时,那些好的思想、好的方法、好的习惯,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更加牢固、更加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