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师在普通高中特色建设中的角色与塑造(1 / 1)

首先,校长要清晰教师在特色建设中的角色,即教师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主力军。其次,校长要清晰认识到,教师水平、教师对特色建设的认同度、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特色建设是否成功,因此,校长一定要注重进行教师角色素养提升。

(一)教师作为特色建设认同者

教师的观念指导其教育教学行为,如果教师不认同学校特色建设定位、特色建设策略,就会出现阻力,或旗帜鲜明地反对,或消极应付,或者调离学校等,这些都不利于特色建设。所以,校长要引领教师认同学校特色建设,引导教师把自己的前途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学校特色发展尽心竭力。

校长如何使教师认同学校特色建设呢?第一,在特色建设规划研制阶段让教师们广泛参与并献言献策、达成共识。比如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自2011年5月学校成功申办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时,领导干部带领教师共同研究确定“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人才”这一育人特色,并且以“激发学生个性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讨,该校领导教师在广泛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文献基础上,结合校情、学情,科学界定了“中学生领导力”的内涵,从自我领导和影响他人两个维度构建了“中学生领导力”能力体系,编制了“中学生领导力水平测试问卷”,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为“中学生领导力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教师对本校的特色建设理念实现深度认同。[1]

第二,举行校本培训,提升教师对特色自身的认识水平与理解水平。如北京一零一中学在进行自我教育特色建设过程中,注重校本研训[2],其一是建立全校性学习报告学习制度;其二是启动学校读书工程;其三是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开展青年教师“入模子”培训,提升认识水平;其四是建立学习化的教研组,开展课题研究。这一系列的做法大大提升了教师对自我教育的认识水平与执行力。

(二)教师作为学校特色的主动践行者

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校长不能让教师仅仅停留于认同学校特色建设的认知层面,还需清晰他们自身特色建设责任,使之成为学校特色的主动践行者,要能够在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活动设计等方面落实学校特色建设要求,从而使特色建设由学校层面的号召与倡导落地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等方方面面。

教师践行特色建设要求的过程,也是教师变革的过程,吉纳·E.霍尔提出作为变革实施者的教师,其实施水平分为机械实施、常规化、精致加工、整合、创新五种层次。

表6.1 吉纳·E.霍尔的教师实施变革的水平[3]

续表

吉纳·E.霍尔对教师变革实施水平的研究对于校长领导特色建设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要求校长全面了解教职员工处于何种变革实施水平,为教师进行变革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在特色建设实施阶段的初期,多数变革实施者处于机械化实施水平,多是“照猫画虎”,这时,校长要多采取小组交流、个别指导、培训等方式来使其迅速理解特色建设的要求,进入常规化实施水平。而对于处于常规化实施水平的教师,要引导其反思、提供先行者榜样,使之修正实施的不足,达到精致加工实施水平。对于处于精致加工实施水平的教师,要引导其从更大的系统来审视特色建设,注重激发、引导教师整合变革关联要素,达到整合实施水平。对于处于整合实施水平的教师,注重引导其反思特色建设中的不足,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新的举措,达到创新实施水平。因此,教师在某一时间段所处的实施级别并非固定的,会随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推进而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发展变化并不是自动随着学校特色建设阶段自发发展为相应的变革发展水平,需要校长进行相应的变革指导,采取有效举措促进其变革水平的提升。[4]

因此,校长必须了解教师进行特色建设的水平状态,提升教师践行学校特色要求的实践能力与水平,根据教师变革实施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如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师讲堂、示范课等方式,从而使教师承担起学校特色的主动践行者角色。

(三)教师作为学校特色建设创新者

教师个体拥有丰富的实践智慧,而且作为校长,不可能把特色建设过程中作为碰到的所有问题都事前考虑清楚,这就决定了教师在特色建设过程中创新者角色的重要性。因此,校长在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树立创新实施特色建设的典型;另一方面,要制定奖赏制度,鼓励教师创新。许多特色项目建设具有全方位系统化的文化建设跟进和激励制度设计。比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以致学论坛为平台,创设教师开放共享互促的交流氛围,给予创新走在前列的教师展示机会,提高教师的个人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度,形成隐性激励和显性制度激励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教师在学校特色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方式创新。

[1] 资料来源: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曾晖副校长和陈灿老师提供.

[2] 陈丽.构建个性,追求品质——首都高中校长的特色建设之旅[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6-9.

[3] [美]吉纳·E.霍尔、雪莱·M.霍德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和困境[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01.

[4] 陈丽,李希贵等.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校长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