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孩子心灵的归宿,是孩子成长力量的来源,家人的陪伴、家长的教养方式等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美国教育部曾经进行过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早期儿童纵向发展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ECLS)。研究人员从全美各个州具有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中,抽样选出两万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除了学习成绩外,ECLS还收集了大量相关的统计数据,如种族、性别、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子女数量等。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许多面谈,实地观察,以此了解许多生活细节,如父母是否给孩子读书;是否打孩子屁股;是否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次数等。结果显示,父母是怎样的,比如,父母的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家庭里的语言和孩子是否是被领养等,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学校教育工作的所作所为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家庭、家人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广附而言,它的成功不仅在于有好校长和好教师,更重要的是它善于把家长也纳入实际的教育运作中,充分发挥每一份力量的积极作用。广附的家长们也是不负众望,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表现优异,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案例中,看一看广附家长们的光辉与爱的身影。
一、唐仁杰的家长:让孩子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随着物欲的增加,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感恩之心越来越少了。
人们宁愿相信他人送来礼品是有事相求,也不愿说那是友好的馈赠;人们宁愿相信他人关切的眼神是假扮菩萨,也不愿说那是真情的流露;人们宁愿相信他人关心的话语是猫哭耗子假慈悲,也不愿说那是纯洁友谊的见证。
这样,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一层层加深,人们在自身周围砌成的围墙一层层升高,掐断了联络的线绳,隔断了来往的道路,截断了沟通的桥梁,也就没有了感恩的心。
为了让我的孩子从小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全家参加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到云南参加一次野外露营,并到距离昆明市大约一百多千米外的武定县苗族山寨那里看望贫困的孩子们。
出发之前,我让孩子用他自己的零花钱去购买了许多学习用品、食品,准备到时送给山区的孩子们。
我们坐飞机到达昆明后,就马不停蹄地收拾好露营的帐篷、用品和食物,还有送给山区孩子们的各种礼物,便随车向武定县出发了。一路上,我儿子都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自己不但背着沉重的背囊,而且还不断地照顾同行中比他年纪小的伙伴,看到这一切,我很是欣慰:我的儿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他已经会体贴父母,关爱别人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位于武定县的深山里,在大山的深处,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亲自动手搭起露营的帐篷,又亲自去小溪旁打水,一起围着临时搭起的炉灶生火烧饭。与城市家里舒适的生活相比,这里显得特别简陋,而且一路颠簸下来,感觉又困又累,可孩子们从中学会了很多平时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也从中体会到父母平时为了生活而劳累奔波的艰辛,由此对父母加倍关心疼爱。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就各自背上自己为山区孩子们准备的礼物,在大人的带领下,徒步走两个多小时,翻越一个个山峰去看望大山深处的苗族孩子们。生长在城市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在这里的苗族同胞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高山上,土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粮,只有过重要的节日他们才能吃上一顿肉,要买一些生活必须用品他们都要翻过大山,走上两个多小时到山下的镇上才能买到,由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太恶劣,当地的孩子如果想要上学必须翻越几座高山,来回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所以许多孩子都没有上学的机会。
当我们精疲力竭地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一直生长在大城市优越环境下的孩子们目瞪口呆:太穷、太苦、太落后了!当地的村长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立即组织村里的孩子们精心打扮一番后到村里的一座很破旧的教堂集中,据村长介绍,这就是他们整个山寨唯一可以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了。
看到山里的孩子们时,我们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大部分都还穿着很破旧的衣服,有些孩子甚至连鞋都没穿,光着脚。我们的孩子们马上拿出各种礼品送给他们,山里的孩子们显得十分惊讶和高兴。惊讶,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精致的学习用品和食物;高兴,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试过一次性收到这么丰富的礼物。可这些学习用品和食物在城里孩子们的眼中,实在是太普通不过了,但对于这些山里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如此的珍贵。望着这群孩子们露出的灿烂的笑容,我深深地感到这次旅行无论是对我们而言,还是对孩子们来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次云南之旅结束后,唐仁杰在生活、学习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勤俭节约、不随意浪费,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努力、刻苦用功了,对长辈们倍加爱护与尊敬。通过这次特殊之旅,让几个从小成长在大城市的孩子们学会了应该怎样珍惜现在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关爱别人,从小养成一颗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心。
其实,有一颗感恩的心的确很重要,它可以消除人们的猜疑、嫉妒、愤恨、隔阂。有了感恩的心,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很充实的,学会关爱别人其实也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意义的事情。
二、周嘉欣的家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一直以来,不论是父辈与我们之间,还是现在我们身为孩子的父母,如何同自己的孩子沟通,成为广大父母最头痛的事情。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只有服从父母的管教。生活的单调,不容我们有太多的想法,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努力读书,考上大学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作为父母,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又任性又叛逆的“00后”,他们年纪尚小的时候还会听父母的话,随着升上初中、高中,孩子们有什么心事,宁愿向同学或朋友倾诉,也不愿意找父母讲。他们认为,父母只会管束他们,不能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来往,在父母看来会有早恋的倾向,不问缘由横加干涉;上网又担心染上网瘾、搞网恋,又限制上网;如此一来,孩子在同父母沟通这件事上会更加抗拒。我认为,父母要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对待,不能凡事都板着面孔教育孩子,要耐心地引导他们把心事告诉你,然后和他们分析事情的利害关系,提出你的建议供他们参考,只要是为他们好的,孩子也会欣然接受的。
就像我女儿,有一次我接她放学,远远发现她同一个男同学一起走,当时她刚升上高一,这种情况我是第一次发现,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有点担心。女儿见我在远处望着她,匆匆和同学道别后,神色有点紧张,担心我责问她。我笑着问她,今天这么晚才放学,刚才那个男同学和你是一个班吗?他学习成绩好吗?他也住在这附近吗?女儿知道我的用意,解释说今天学校有事,放学晚了,碰巧那个男同学也过来这边,所以一起走,叫我不要误会,我说我当然相信你啦!其实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来往是可以的,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对学习是有帮助的,我不会横加阻拦,还鼓励她多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取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问她学校里有没有同学早恋,她说有,还说有些同学因为早恋影响了学习成绩,也受到老师的批评。我问她,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女儿说,不值得。我问她如何看待学生早恋,她想了想说,不赞成学生早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把学习搞好,早恋对身心健康都没有好处,也表态她决不会早恋。我说你能有这样的认识,妈妈就放心了。看着她坚决的表情,我欣慰地笑了。从那以后,女儿有什么心事、烦恼事都会第一时间跟我说,她上网和同学、网友交流,也不害怕我看,我会留意他们的谈话内容,提醒她不要随便答应陌生网友的邀请,和同学去唱歌要注意安全,要学会保护自己,有事外出或者晚回家要及时通知家长,以免家长担心。女儿现在把我当成她的知心朋友,无话不谈,看着她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由衷的高兴。
所以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只要我们做父母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为他们想想,把他们作为朋友对待,相信沟通从心开始,相信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会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杨冬桢的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孩子杨冬桢目前就读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4)班。作为家长,在我们眼里他是个聪明、活泼、乐观的孩子,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礼物;然而,他自幼体弱多病,孩子的健康状况一直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惊喜和感动,也得到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记得在送他第一天上学的路上,我问他,从今天开始要正式上学了感觉心情怎么样?孩子回答,没什么感觉就是高兴。这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校园生活的期待与兴奋,也令我们同样忐忑不安的心有了些许安慰。
由于身体的原因,遵医嘱孩子平日需要静养,不适合参加激烈的活动,因此在孩子的课余时间,我们尽量让他学些需要静心的东西,比如棋类、音乐、毛笔书法之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利用儿童好胜心强、表现欲旺盛、模仿力强、学新事物易上手的特点,先是注重引导、培养他的兴趣,结合百般鼓励,让孩子从兴趣开始自发地去学,罕有逼迫他去学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的东西。孩子在这些课余爱好的学习上小有成就,分别取得过国家教育部、市级、区级以及校内的嘉奖。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东西影响到我们这些成年人,反过来让我们受到教育。记得孩子六岁那年,在夏日的一个周末,我们父子俩在东湖公园里泛舟,正玩得兴浓,忽然天气遽变,原本风和日丽的天空瞬时狂风大作并夹杂着暴雨,当时我们的小船正处于远离岸边的湖心岛附近,我和孩子顶风冒雨奋力将船往回划,却被大风不断吹逼到珠岛宾馆的高墙边无法上岸,当时船舱积水越来越多,两人浑身上下都湿透了,而手机也因入水受潮早已无法使用,当时情形十分危险。我跟孩子分工,我负责划船他向外舀水,在逆风中拼力了近30分钟,我们的小船不仅没有向前反而倒退了十几米,我当时已经精疲力竭,感觉十分气馁,对孩子嘟囔,完了,今天是回不去啦。哪知儿子听了反而安慰我说,不会,来,我们用力划一定可以划回去!说罢抓起船桨一下一下用力划了起来。我受孩子的气势感染,顿时有了劲头,头脑也冷静下来,制订了利用湖心岛做掩护避开正面风势、走折线迂回让船体侧面受风的返回策略,经过1个小时,艰难地穿过两个湖区、两座拱桥,终于回到租艇部所在湖面,公园工作人员这才发现湖上还有我们这只船,派摩托艇将船拖到岸边,我们终于摆脱困境。事后得知,那天天气产生剧烈空气对流,局部9级台风伴随暴雨。
孩子降生人世至今,我们基本依照他的兴趣所在,辅以适当的鼓励支持,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缺乏鼓励、带有逼迫意味的安排不是没有,但最终都是失败的结果。例如,学钢琴,上奥数、奥英学习班均属此列。
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对孩子,我们寄予了许许多多的期望,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孩子能有健康的体魄、自由的心灵、善良正直的品德、生活在发自内心的快乐之中。
四、莫丽君的家长:让孩子懂得“适度”
现在,家长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后的喜怒哀乐。有的说:“孩子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周末补课取消了。”一句话,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有的说:“孩子除了在外疯玩以外,就是玩电脑游戏、上网聊QQ、用手机发信息,学习的时间少了,将来恐怕竞争力差。”一句话,家长的担忧也多了。
一些家长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双休日,马不停蹄地带着孩子奔赴各个辅导班、提高班、兴趣班,孩子只有半天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弄得家长、孩子好疲惫,学习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
以上的情况也发生在我的女儿身上。
孩子哪有不贪玩的,自从七年级暑假家里安上网络以后,她渐渐就迷上了网络。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对一个七年级的孩子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孩子学会了上QQ,学会了玩小游戏,也学会了查资料、读新闻。作为一个家长,我是看在眼里的,既看到了她的进步,每天上完一个小时的网(我们家是限时的),她都会兴冲冲地跑来和我分享:“妈妈,今天有什么什么新闻啊,同学又教会了我一道题呢!”也看到她的顽性:“再玩会,我还差一道题而已,很快就会做完了。”而“很快”,往往意味着11点或12点,每次钟敲过12下,我才听到女儿蹑手蹑脚爬上床,再轻轻地躺下,生怕弄出一声大的声响让我们发现。我知道她也不容易,而我这个妈妈更是心急如焚,我多次旁敲侧击,甚至把“限时上网”的条子贴到电脑前,但是孩子的玩心一上来,还管你这么多?功课、睡眠都抛诸脑后了。
不久后是期末考试,我多次提醒孩子复习复习,她就是一心扑到电脑上去,照样聊QQ,打游戏。你说她,她还回你一句:“我是在问题目!”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相信她一次”,我对自己说。结果不久后孩子的期末考成绩出来了,当然不尽如人意,甚至是差!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没想到她竟然懒散到这个样子!上网真是害人!我开完家长会回家,倏地拔掉网线,丢在地上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她从房里探出头来,仿佛知道一场暴风雨即将迎面劈来,耷拉着脑袋。要是在平时我一定态度大转弯,但今天决不!我招呼她出来,压制着怒火告诉她成绩,然后拿出在路上收的宣传单,说以后你就上这个补习班,任何时候都不得上网。她正想申辩,我把宣传单丢到桌面,转身关上房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说过话。每个周末,我都带着她东奔西跑上补习班,跑完这场赶下一场,其实我也明白有些班她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为了减少她上网的时间我只能这样。看着别的孩子上完课都出来拉着妈妈的手兴高采烈地说着今天学了些什么,我心里真羡慕。女儿每次给我的都是一副黑脸。
就是这样过了两个月,我和她都疲惫不堪,她的成绩不但没上去,还被老师投诉上课打瞌睡、走神。我深知这是熬夜做作业的结果,上完课回来,孩子只有半天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根本做不完,如此几次后,我就知道这种方法行不通。
我决定改变策略,我跟孩子谈了一次心,我说你可以把你对我的不满说出来,我愿意接受你的批评,但前提是:你是正确的。她开始很激动地述说着上补习班后她的忙碌生活,把矛头指向我。我点点头,说道:“这点我是错了,但是你必须明白我的用意和苦心,我都是为你好。”她愣了一下,又开始说其他事情。我都一一解释了。这样一次谈话使我更了解她了,作为家长应该走进孩子的世界,不应该以自己居高临下的思想去想孩子,其实她是真的问问题,但是兴致上来了就压制不下去,谈天说地去了。这些都可以理解。孩子嘛,终究是生性活泼的。
我提了个建议,让她用零花钱买一个闹钟放在电脑桌上,上网一个小时闹钟就会响。这次多一分钟,下一次就少一分钟。周末的补习班不上了,省下钱来给她买教辅书更实际。就这样,一场家庭风波就平息了。“上网得有个度”成了她教育表妹的口头禅了。
总之,我们家长对孩子要及时引导、鼓励、督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表率的力量去激励孩子。家长对孩子从小引导得法,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呵护其自信心,再加上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成功就不会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