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更是一个人的精神积淀。广附一直坚持“文化强校”的战略指引,坚持以深厚的文化传统陶冶学生的情操,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品格。部分社团组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走进文化、体验文化,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其中较为出彩的有模拟联合国社团、合唱团、文学社、书法社、古韵社等。
一、模拟联合国社团
“模联”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是在校园内组织的类似于模拟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规则,围绕时政热点召开会议的一种社团活动形式。参与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主席团的主持下,按照议事规则,阐述、辩论、游说、妥协,最终实现“国家”利益、“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模联”来学习不同国家或团体的文化知识,以及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制度、经济等各方面的差异。
2010年,在学校德育处和团委的支持下,广附模拟联合国社团正式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广附模联社已拥有注册社员200多人,各级别的赛事陆续使得它在校内外都小有名气,并获得了广东组委会授予的“广东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广大附中理事会”的称号。
广附模联社社徽
广附模联社的年度活动丰富多彩,新学年伊始,模联社采用展板、海报和传单等方式,进行招新宣传。为了保证社员的素质,每届进入模联社的社员都必须经过笔试、面试、试用等环节的严格筛选。模联社的大部分成员都是班级的优秀干部,校园活动的积极分子,无论是每年的评优评先,还是升旗仪式上的代表讲话,乃至合唱艺术节的表演者,总能看到模联社社员的身影。
每个学期模联社定期举办两场模拟联合国大会,议题的选择、“国家”的分配、会议的流程、危机的设计以及社员的表彰,都严格遵循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的章程。除此以外,模联社还配合广附德育处、团委,举办精彩纷呈的趣味活动,如在“爱心嘉年华”中举办“模联体验馆”,让广大的兴趣爱好者体验正宗的联合国大会;在“社团开放日”中举办“模联舞会”,为校内外的模联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社团规模的逐渐扩大,模联社也加强了对外的沟通与交流。每年,模联社的社员都会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中学举办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并且多次获得会议的最高荣誉——“最佳代表”奖。为了方便对外的沟通和交流,模联社还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平台,与广大的模联爱好者分享和交流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心得。每年暑假,广附模联社都与其他兄弟院校合办广州市初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14年1月,广附模联社远赴美国参加国际模联界的盛会——2014年耶鲁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裘升昊、吴其远、谢菲三位社员获得了大会颁发的“优秀表现奖”。
模联人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他们说:
模联是一个游戏,玩得开心的人,是敢于尝试的人;
模联是一部戏剧,夺目耀眼的人,是敢于表现的人;
模联是一场战役,攻陷堡垒的人,是冲在前面的人;
模联是一种经历,收获最多的人,是身心投入的人。
如果你,努力、**、勇敢,欢迎你参与模联。
这里,有你专属的世界,你的存在将会改变世界!
2014年,模联社员参加耶鲁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二、“广附之声”合唱团
“广附之声”合唱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自建校之初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它是一支合唱和谐、声音甜美、音域宽广,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队伍;是一支在广州市、广东省均享有盛名的合唱团体。合唱团始终以对合唱艺术的不懈追求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全力打造品学兼优、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自1994年始,合唱团连续七届获得广州市学校合唱比赛一等奖。在第十届广州市学校合唱艺术节比赛中,他们还以同组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应邀到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参加汇报演出,受到各专家、评委的好评。
合唱团参加广州市比赛
2015年,“广附之声”合唱团再一次取得突破,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合唱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地时间2015年7月18日,韦尼格罗德第9届约翰·勃拉姆斯国际合唱比赛暨音乐节上,“广附之声”合唱团演唱了极具特色和难度的民族合唱作品《猜调》《翠竹楼》《赶摆路上》,他们最终以纯美的音色、靓丽的民族风情,技压群芳,荣获民谣组银奖,为学校争得了又一份沉甸甸的国际荣誉!这次比赛,“广附之声”合唱团不仅唱出了民族风情,更唱出了“广附人”的“亮剑”精神!
三、文学社
黄华文学社,是隶属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一个社团组织,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它因毗邻黄华路,且校内有“黄华堂”而得名。黄华文学社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繁荣校园文化,丰富课余生活;开拓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文学爱好”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的,以社团主题活动和文学社刊出版为特色,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同时推出实力作者和代表作品,成为广州中学校园文学的先行者。
《皇华》是黄华文学社主办的内部刊物。刊名最初为《皇皇者华》,后更名为《皇华》,取“黄华”的谐音和《诗经·小雅·皇皇者华》中“周爰咨诹”的访求贤才之意。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黄华文学社及其刊物《皇华》犹如灿烂的花枝,盛开在广附的校园里,盛开在广附学子的精神原野上。
黄华文学社以社刊《皇华》为平台,以社团主题活动为依托,致力于文学新苗推介,办社以来有黄子翘、齐沫、陈昊、黄冬悦、田茵子、王一诺等一大批优秀社员脱颖而出。文学社社员每年在全国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近50篇,在广东省和广州市举办的各类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奖。在2007年广州市第二届中小学艺术团展演比赛中,文学社黄子翘、蔡诗杨同学创作的剧本获创作类二等奖;在2008年由中国教育学会和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中,黄华文学社社刊《皇华》荣获特等奖,张佳平老师荣获优秀编辑奖;在2010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学文学社团评比中,黄华文学社获得广东省“八佳文学社”的光荣称号。在2011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校园文学社团评比中,作为广州市的代表参评。
广附黄华文学社有一位明星人物——韩星鹭,她用自己的才情和笔,书写了对文字的爱,她曾在省以上中学生刊物公开发表70篇文学作品。2013年5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年华是奔跑的花》。2013年7月,获第十四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2014年7月,获第十五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同年7月,赴京参加现场作文大赛,作文“明天,我和你一起追逐太阳”,获第十二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并且获得“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2014年“十佳小作家”称号,并且在这一年,她被吸收为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2015年,在“中国梦·我的梦——首届广东青少年书画摄影作文大赛”中,荣获征文一等奖,同年5月,出版个人文集《流行爱慕》(作家出版社)。
和所有的中学文学社一样,黄华文学社也怀揣着文学爱好者们的美好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让校园多一点文化的味道,让广附多一点书香的气息,让更多的同学喜欢读书,钟情作文,进而爱上世界上最美的汉字,爱上世界上最动听的汉语。
风雨兼程,黄华文学社伴随着广附一路走来,见证了广附由弱至强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广附人的歌声与笑声、泪水与汗水、成长与希望,并将满怀信心地为广附的明天喝彩。
《皇华》获最佳社团刊特等奖
四、书法社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它像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是一种静态的汉字表现艺术,传承书法,也是传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广附黄华书法社成立于2011年9月,黄华书法社是因活动地点设在广附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黄华楼而得名的。学书法能使人变静,成立书法社团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通过书法练习,磨炼意志,培养其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水平和办事效率都能得以提高,这也是修身养性的好方法。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俞明正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如何起笔、运笔、顿笔、收笔等书写要领。另外,社团除对学生的书法练习严格要求外,还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不随意丢纸屑、掉墨汁等,每人分管好自己身边的那块“自留地”。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学生基本都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
社团活动内容主要有名碑名帖临摹、名作欣赏、比赛创作指导、外出参观学习等。通过书法学习,社团成员的书法素养得到了提高,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
学生正在专心习字
五、古韵社
古韵社的宗旨是以戏剧为灵魂,以文化为基础,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致力于戏剧的创作、表演,以激发校园思潮,活跃校园文化。古韵社有形式内容多样的社团活动,包括系列讲座、纪录片与历史题材影片欣赏,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历史剧的创作与表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古韵社培养了大量的戏剧创作、表演人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历史是生动的、鲜活的,2012年我校丁羽、齐伯文、张兆维等同学自导自演的《竞雄女侠秋瑾》,诠释了一代女侠的豪情壮志,该剧荣获第三届“广州市中学生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一等奖。该剧目还多次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展演,一时成为我校全体师生关注的焦点!2013年9月,古韵社招收新社员46人,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自导自演了《亚历山大大帝》《昭君出塞》《夺门之变》等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剧作,演绎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了解。而这其中由范予婧、黄楚霖、邓乔等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唐太宗择婿》,在第四届“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六、管乐队
广附管乐队成立于1980年,是一支拥有悠久历史的乐队。雄壮的气势、合理的配器、和谐的声音、优雅的礼仪,是管乐队的显著特点。乐队有独立的合奏排练室,有专业的老师授课,还聘请了广州武警管乐团的团长为客座指挥。
管乐队自成立以来,曾荣获多次团体奖项,在各种大型活动中大展身手,展现了广大附中学子精湛的技艺和优秀的精神风貌!广附管乐队的同学,用富有冲击力的重音敲击听众沉睡的心灵,用流畅的长音阶舒畅听众的心情,用活跃的跳音跃动听众的灵魂,用悠悠的管乐声把听众的思绪带到那理想之地。
管乐队在新年音乐会上表演
七、舞蹈社
舞蹈训练,可以让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为参加各种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然而,舞蹈基本功的练习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有些社员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却非常喜爱舞蹈,他们勤奋刻苦,从基本功开始练起,不管夏天的炎热还是冬天的严寒,他们都坚持不懈、互相鼓励,没有一个社员中途放弃,舞蹈社对于他们来说,成了一个团结又温暖的小集体。
舞蹈社队员展演现场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团,长期的舞蹈训练,不仅促进了同学们专业技能的发展,增强了同学们的才艺;而且通过练习,同学们对音乐、节奏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好地把握。舞蹈社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锻炼了社团干部的工作能力,舞蹈社的每一届成员们都会不断地在生活中、舞台上展示出最好的自己。这里不仅有柔美女子团队,还有一个个刚毅的男子汉。24名国防班男生参加舞蹈社团训练3个月,排练的军人舞蹈《铸剑》,获得了广州市中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就是明证。
舞蹈社社员在练功
自社团成立以来,舞蹈社代表学校参加市各级各类演出及比赛,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获2009年广州市第五届舞蹈大赛一等奖(节目《古、今》);获2011年广州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团展演的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获2012年广州市第六届舞蹈大赛一等奖(节目《悠悠水乡》);每年校艺术节表演均获一等奖,并在各种演出活动中获得广大师生的好评,广附舞蹈社团本着“舞出青春、舞出活力、舞出精彩”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美、体验美、展示美、创造美的大舞台,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
更难能可贵的是,舞蹈社团非常注重社员的感恩教育,每次教师节都会有社团成员为老师精心准备礼物,社团文化的培养不仅是学艺,更多的是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每一批老队员退社时,社团成员都要拍照留念,让这些孩子们留下最灿烂的笑容,让他们的未来的人生里依旧铭记这段美好的回忆。
八、Hyper-Form社
广附Hyper-Form社,成立于2003年,原名为街舞社,于2011年正式更名为“Hyper-Form”,它的宗旨是:建设文明校园、繁荣校园文化。Hyper-Form社是热情与激昂的结合,是活力与绽放的代名词。在这里,你可以开办自己的个人solo,也可以和同伴一起举行battle赛,只要你有才艺,你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社员在DJ大赛现场表演
作为动感流行音乐文化的代表,社员们不再拘泥于传统舞蹈,动感的音乐配上活泼的舞步,学生们乐在其中,歌舞青春。他们多次登台演出,把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喜悦和动感带给同学和老师们。Hyper-Form社还多次与兄弟学校举行友谊交流赛,宣传广附的舞蹈文化,充分展现了广附学子的风采。
九、创绘社
创绘社成立于2013年9月,由广附具有美术创作经验的黄璐老师指导。创绘社是一个非常快乐的社团,它会带领社员走进各大美术馆看展览,启发社员的想象力;也会请来各类艺术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挖掘社员的创造力;还有通过各种技法的学习与实践,提高社员的绘画表现力。本社团以课堂专题训练为主,课外考察梳理为辅,在逐步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形象的理解与转译能力,并激发其造型能力和创造力。在社团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曾在我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参观活动、“千年风雅——宋元绘画精品展”参观活动、广东科学中心参观活动等。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黄老师精心辅导社团学生参加各类绘画比赛,获得3个省级奖项、12个市级奖项、35个区级奖项,其中杨彤欣的《放学路上奇遇记》获得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王梓乐的《改变这一切·爱护和平》获得广东省2014年国际和平海报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