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风采人物(1 / 1)

一节班会课,我问孩子们:“刘老师的照片为什么会贴在校园里?”

“因为刘老师是风采人物。”

“刘老师为什么会成为风采人物呢?”

“因为刘老师带着我们读书。”

“刘老师能成为风采人物离不开你们,因为你们是爱读书的孩子,刘老师才能把读书活动坚持下来。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一定会有收获的。”

我看了看孩子们,继续说:“我们每个人都很优秀,我想让你们和老师一样也成为风采人物好吗?”

“我们讨论一下,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评为风采人物呢?”

众说不一。

“遵守纪律。”

“乐于助人。”

“尊敬师长。”

……

“你们在座的每个孩子都有很多优点,有没有自荐当风采人物的?”

孩子们犹犹豫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有六个孩子举起了手,没举手的孩子一看,陆续地又有几个举起了小手。孩子们做得很好,为什么不举手呢?是羞于表现?还是认为自己真的不行?我猜不透。我突然犹豫了,因为我忽然想起了我的管理目标: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

下课后,我一直思考这样做合适不合适,对于爱表现的孩子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不爱表现的孩子或者说羞涩的孩子来说,可能一直都不会主动走到台前来,那他们不就被埋没了吗?思来想去,我决定让每个孩子都像花朵一样绽放,我把这项互动和“我欣赏”结合起来。

我在墙上的板报处贴上每个孩子的照片,每周一我们都会拿出十分钟的时间去欣赏别人,并在发给的彩色纸条上写上“我欣赏

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纸条写完后交到一个孩子手中,并由他大声念出纸条上的内容。这个时候,孩子们脸上写满期待,写满快乐。有个孩子还和家长一起想了一个主题:风采人人,精彩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