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学生就好像刚刚发芽的幼苗,那时的教学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刚开始教一年级时真是摸不着头脑。因为我教的是寄宿学生,一星期的学前培训,就让我慌了手脚。白天我们要耐心地给学生讲解校园规矩,一上午要上三节课,课间生怕孩子出现问题,寸步不离。在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时,自己都抽不出时间照顾一下快冒烟的嗓子。
中午要带着孩子们上楼去吃饭,不可少的饭前规矩是要带领孩子们洗净一上午搞脏的小手,然后再给所有的孩子分菜,当孩子们顾着填满自己小肚子的时候,我们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可这时又有要上厕所的学生,还得带着他们到楼下上厕所。这个刚回来那个又想去,还有的孩子上面在喝汤下面尿裤子,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午休开始了,学生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呢,还处于兴奋状态,哪里踏实得下来,窜宿舍跑动的、扔玩具的、**“演讲”的——还真够热闹。为了使学生安静下来,我不停的在宿舍外寻察、提醒、教育,可这屋安静了那屋“演出”又开始了,好不容易玩累的孩子们疲惫地睡下了,我又怕有声音发出,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就像饿猫扑食一样冲过去。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听觉那么灵敏。
繁忙的下午很快过去了;夜晚来临,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寄宿部的孩子们还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他们想家呀!有的孩子偷偷躲在被子里哭,有的干脆憋不住号啕大哭。这个时候,我就把他们搂在怀里摇着、哄着、拍着,再不成的就陪着他玩玩具、讲故事,直到他们平静地睡去。我风趣地对同事说:“这回提前过了一把当妈妈的瘾”。夜深了,自己终于躺在**,一下子找到了“幸福”的感觉,这才体会到睡觉乃人生一大享受。这一宿我辗转反侧:他们会不会尿床,会不会从梦中醒来睡不着觉,会不会从**掉下来……于是,三更半夜,为了不影响孩子休息,我经常会光着脚板在楼里巡视一番。等到了天亮,疲惫的我又振作精神迎接新一天的“战斗”。
几天的时间,我就筋疲力尽了,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了一下原因,是自己没有经验。我开始四处请教,拜师学艺,心得经验记了一大本儿,我沉浸其中疯狂地吮吸着,慢慢地理解并运用着。
孩子的精力最容易分散,从教学楼到餐厅有一段路程,还要爬四层楼。如果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会摔跟头或由于打闹出事故,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孩子们排队进入楼道时,我给他们起个头儿来唱歌或是背诵所学的课文、几首唐诗,见缝插针、寓教于乐。这样学生们又轻松开心,又巩固丰富了知识。到了餐厅门口,小组长带领组员洗手,安静进入餐厅并由餐桌长统一分餐。全组吃好饭、收拾好桌面后,再由组长带领组员回班。慢慢地,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加强,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锻炼了班内骨干的管理能力。洗澡是最好的放松,为了让孩子们从一天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我带着学生一边洗澡一边大声地唱歌,洗去一天的汗水、疲劳,放松紧张的心情,同时也耗去她们多余的精力让她们尽早地休息、睡一个好觉,迎接新的一天。就这样我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习惯。让花儿扎好根,给他们培土、浇水。
在我的精心照顾与教育下,学生们愉快地度过了第一个学期。春节期间,我给每一个孩子送去了新年祝福,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以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向他们介绍了生活中如何帮助孩子了解常识、开阔思路,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学生的亲密接触,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得到了孩子们对我的信任与热爱,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