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使命而活(1 / 1)

修菁

经历了9次化疗、18次手术以及骨髓移植术,2014年6月24日,大病初愈的山东银座·英才幼教集团董事长赵春梅又站在了演讲台上。

很多人不理解赵春梅行至57岁的一步步人生选择:为何在35岁时,放弃铁饭碗,走上自负盈亏的新体制探索之路?为何44岁又辞去担任20年的公立幼儿园园长之位,只身到异地创业?为何白血病还未痊愈,就选择到一个对于身体也许是致命挑战的公众场合?

“人活三种命:性命、生命、使命。我是为使命而活的人。”这句让许多人感到有些空泛的话,却是赵春梅发自心底的声音。赵春梅说,成为今天的自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三岁时父亲因公殉职,母亲带他们五兄妹长大。从小母亲对他们的教育就是,长大后要报效国家,做好事不要求回报。“我性格中刚强与坚毅、坚定与执着、积极与乐观的部分,都与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赵春梅回忆说,13岁时的一个夏天的中午,她抱着未满周岁的外甥女站在村里一条沟边上,突然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扑通”掉进沟里。那时的沟深,大人们说有两人高那么深,“不懂水性的我,本能地放下怀中的外甥女,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救人。喝了一肚子水的我,把小女孩救上岸后,已经没有力气,还是被村里的一个大姐救上岸。”由于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赵春梅被大家称为“小英雄”,在全县受到表扬。高中时,她还参与了县里的抗洪救险,因为在冷水里泡得太久,落下了后来携带一生的毛病。赵春梅说,做这些事,她从来都没后悔过。

“舍生取义”这些东西,是从她骨子里渗透出来的。

(文章原载于:《人民政协报》2014年7月20日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