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1 / 1)

——访周中斌

修菁

教育在线:办着好好的大学,为何想要涉足基础教育领域?

周中斌:我想20年前,一次偶然地翻阅《上海文学》的经历,或许冥冥中已经决定了我今天事业的选择。我清楚记得那是1993年3月的一天,我当时还在办职业学校,本来想去报亭买报纸的,但是随手翻阅报亭上刚到的一期《上海文学》就停不下来了。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文学和人文精神危机的问题。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产生了对人文精神层面的自我需求。我从大学毕业创业,先后从事过职业培训、IT、国际贸易等行业,一路很顺利,没遇到什么大的波折,但是我发现创业的这些年,虽完成了物质上的原始积累,内心却始终惶惑、找不到归宿感和充实感。所以读到这篇文章,如中医把脉的感觉,让我意识到,自己精神层面的问题,需要疏通人文之路、让人文的养料滋养来解决。

后来深圳青年经济学家何清涟的一本名为《文明的陷阱》的书,让我下定决心,创业的方向要转向教育领域。

1998年,我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深圳市天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者。最早我投资做艺术设计独立学院,后来又投资了几所独立学院,但是我想说,民办高等教育前十年的路很艰辛,因为一些行政管理层面的条条框框,我发现在高等教育层面,自己最初的教育理想和理念难以实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对教育规律理解的深入,我发现要实现对人格素养层面的教育,必须要从小抓起。

教育在线:你提到了人格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你的教育理想落脚到学校具体的育人目标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天有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周中斌:我为天有学校概括的育人目标为:培养具有高贵气质、宽厚爱心、悲悯情怀、反思精神、有担当勇气的中国少年。现在许多人在谈教育的理念,在我看来,这个理念应该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那么,教育如何能体现人文精神呢?我觉得,就是要把人身上的那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教育就是育人,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真正的人,亦即人的宝贵禀赋都得到发展的人。人身上有哪些价值是最宝贵的?我认为是下面这三样东西: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是智力和理性,第三个是灵魂。为了实现这三样最宝贵的东西的价值,我们就有相应的教育项目。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我认为范围狭小了一点,应该扩大,成为生命教育。针对智力的教育,我们有智育,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智力教育。相对于灵魂来说,就是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就是把现在的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德育和美育都是灵魂教育,如果说德育的目标是灵魂的高贵,那么美育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因此,我认为在学校里应该有这样四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此外,我还想特别提一下,在中国现实的情况下,我认为,应该把生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孩子开始,培育生命尊严的意识,一方面善待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我确实觉得,人生中所有最重要的价值,包括幸福、道德、信仰,都是建立在尊重生命价值的基础之上的。我希望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都来重视生命教育。

有道者终会找到同道者

教育在线:对于学校的建设规模,你是怎么考虑的?

周中斌:我计划今年开办3所学校,未来将在珠三角地区,中部、西部等省份陆续开办20所学校。

教育在线:听起来速度很快。对于学生来源,你这样有自信?

周中斌:我有充分的把握。我2002年起实际已涉足基础教育,在湖北办有两所高中,目前这两所高中的生源和教学质量都不错。我设计的未来天有学校,是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一贯制的。在校人数在1万人左右,招聘最优秀的教师,学校占地在500亩左右,不管学校的食材、教材等都是特供、定制的。

教育在线:一名校长会很大程度决定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要实现你的教育理想,如何找到和你价值观和教育观念相匹配的校长,你是如何考虑的?

周中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此我对校长的选择,很看重人格魅力。我认为一位校长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将决定学校是否能容纳最优秀的人才。一个好校长不但自己应该尽可能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教育思想,而且也应尊重学校不同教师的各种观点、各种想法。要尊重教师的思想个性,要鼓励教师有创新之思。

校长的宽广胸襟,还体现在能宽容教师的教学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绝对没有学生的个性。在学校教师的个性往往体现为教学的个性,而教师的个性又是他创造性能力的体现。

校长还要善于虚心向教师学习。校长、教师、学生是平等的,向教师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绝不会降低校长的威信。校长不但要善于读书,还要善于读“脑”,一个善于读周围教师“脑”的校长,才是真正高明的校长。

教育在线:对于民办学校招师难、找到好教师难的问题,你有充分的预见吗?如何解决?

周中斌:我涉足教育领域,最感欣慰的一点是,在我2002年创办的一所高中,因为我的一次演讲,至今还有10多位教学骨干还留在那。你刚才也提到了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的问题,但是我想说,有道者终会找到同道者。

始终在逼着自己学习

教育在线:你在意同行抑或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吗?平常你是怎样一种行事风格?是认准了就会行动的人吗?

周中斌:我从商这么多年,手机号一直未变,从创业赚来的第一桶金就是阳光的,我从来不欠钱、不欠情,我承认自己的天赋在销售,但是不管干什么,秉承的都是商业规律和商业精神。

如果说我有成功,我想我的学习精神,是我成事的最大法宝。我准备进军哪个领域,一定会先学习、梳理这一行业的发展脉络。比如我进军高等教育前,就找来了上百本有关教育理论的书来读,花了三年的时间调研和研究。我会去探求世界大学教育理念发展的脉络。这么多年,我始终在逼着自己去学习。

教育在线:说到读书。你现在每天花多少时间在阅读?

周中斌:3~4小时吧。电子阅读2小时,纸质阅读1~2小时。

教育在线:你每天的时间表?

周中斌:我现在因为睡眠的问题,会强迫自己晚上11点上床睡觉,早上8点前起床。

(文章原载于:《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14年4月2日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