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成员自身的素质是决定凝聚力程度强弱的人为因素。领导班子成员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不断提升自我完善的能力,才能够有效地提高领导班子的集体凝聚力。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觉悟高、理论素养深,彼此之间就能够较容易地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反之,领导班子之间相互拆台,推卸责任,班子成员之间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彼此之间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合作,不利于凝聚力的形成。在学校领导班子中,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教导主任在个人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上都存在差异性,他们之间的素质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保持凝聚力的持久生命力需要领导班子从自身做起,为广大教师、学生树立模范作用。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在思想觉悟上,应该秉承相互尊重、互相学习的理念,树立积极合作、接受批评和质疑的态度,保持领导班子的民主氛围;与此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也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领导班子成员应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知教育教学规律,学校领导班子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教育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做一个专业的领导集体。领导班子成员需要从自身的政治素养以及业务素养两个方面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一)定期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
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领导班子要通过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转变工作作风,发扬民主。加强党性修养,达成思想认识的一致性。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就在于在领导班子中形成团结一致的气氛,民主开明的氛围,不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自我监督的良好氛围是保障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基石。学校系统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样也牵动着学校的未来发展。领导班子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能够促进其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头脑,并时刻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保持优良的作风,真心诚意地为组织成员着想,促进领导班子和谐氛围的形成。
(二)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
现代学校管理所要求的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不再仅限于某门学科的专业知识,领导班子成员也应该具备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综合化知识,它是领导干部能力形成、发展和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领导班子成员需要掌握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做一个专业化的领导班子集体,使得领导班子成员真正成为学校教学的领导者、课程建设的改革者,做一个研究型领导者,凝聚领导班子整体的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