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离不开激励,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如何激励教师,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中,是每个学校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和必备能力。激励可以分为内向激励和外向激励,前者源于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和内在价值取向,为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自在自觉地追求既定的目标,与教师外显行为相一致。后者为外在的体制机制所设定的激励制度。内向激励和外向激励可以相互转化,校长要善于通过激励制度把教师的外向激励转化为内向激励,通过外向激励催发教师的内在需求,增加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激励性制度的执行,还须注意,教师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认识存在差异性。一般来说,行为主体认为保健因素是应当得到的,如果得不到会产生安全感危机。而激励因素是额外的收获,能够起到鼓励的作用,但激励因素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当教师把激励因素转变为保健因素,认为得到是理所当然的,就意味着激励作用的失去。建立期望效应是塑造激励的有效路径,管理者要通过树立管理期望和友善的态度塑造教师的期望效应,建立教师对本职工作和自我的信心。换言之,管理者对教师的期望以及对待教师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职业进步,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员工。
大家谈
哈尔滨市兴华小学校长高姝是一位关心教师的好校长。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不知多少次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交流思想,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麻烦与困惑;不知多少次与青年教师探讨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激励他们积极投入教改实践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位家住在北安应聘到学校的大学毕业生丁欣,教一年级的英语。因为在哈尔滨市没有亲友,食宿成了问题。高校长理解丁欣迫切需要解决生活问题的心情,积极为丁欣寻找住房。当她知道,丁欣的晚餐有时只对付一口或仅以快餐面充饥时,校长的心又疼起来,及时联系食堂解决丁欣的晚餐问题。现在丁欣每天早来晚走,非常敬业,她常对人说:“兴华小学是我的家,高校长就是我的妈妈,我要为这个家多做一些贡献,因为我爱我的妈妈。”
资料来源:韦昌勇,王杰.中小学校基本管理校长培训教程(3)[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83.
作为校长,如何在管理中实现内向激励与外向激励的转化,您有哪些好的做法和建议?在新教师的指导方面,怎样才能缓解工作的压力,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使其早日进入工作角色,请谈谈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