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比赛还是汇报展示,都是给孩子建立更多的小舞台,让孩子们站到舞台上,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中享受过程,收获自信,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些小展示、小竞赛可以容许由学生自己发起,由老师引导,学生自愿参与,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通过比赛或展示找到差距,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建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让更多的学生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不断学习进步与成长,从而演绎他们本来就有的精彩。同时为学生团队定期举行成果展示和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还能进一步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每个团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绽放艺术光芒的舞台,对团队的建设及发展也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学校可以结合科技节、书香节、体艺节等特色开展各种节会,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大显身手,如艺术节让学生社团进行各种才艺展示,举办文娱演出,开展小歌手、小乐手、小画家等评比活动,让学生亮歌喉、展才艺,学会过健康的生活。科技节可以开展小创作、小发明、小论文展示评比等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节可以组织各项体育项目的比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在集体项目的比赛中培养班集体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还有读书节可以通过“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的评比让学生读经典、美言行。如利用知识竞赛、趣味问答、诗词朗诵、千人诵读诗文、读书讨论会、读书征文、演讲、手抄报、剪贴报、捐书等众多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学校还可创办校报、校刊、班刊,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平台,或建立“读书之星”“书香少年”“故事大王”等评比激励机制,利用一些通关、考级等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书香熏陶,养成读书习惯。“文化植根,教育培心”,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就要从学生的心灵出发。启迪心灵,凝聚书香之气,塑造高尚品格。
案例分享
××小学“书香大集”活动
4月30日下午,××小学“书香大集”开市,我有幸赶了一次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的大集。烈日下,各个班级围操场一圈摆出自己的书摊,小“营业员”热情地招呼、热心地推荐,孩子们则兴奋地拉着父母的手,像“寻宝”一样挨个摊位找自个儿喜爱的图书。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感触很多。
首先,这次盛会,既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又将是孩子们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在刻板的“课堂——家庭”两点一线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安排这样一次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过年。女儿李朵接到这个特殊的作业后,回家把她所有的书都翻出来,精心挑选自己读过的并想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的书,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她的快乐劲儿也感染了我们俩,一家三口一起挑选,一起讨论合理的售价,又一起重温了书中的故事……盼到书市那一天,尽管天气很热,家长和孩子们都是擦不完的汗,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走这摊逛那摊,乐此不疲。我想,那“热气腾腾”的场面将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其次,在买书卖书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性和交往、变通等能力。孩子们的角色原来是很单调的,在家是孩子,在校是学生,活动的空间也有限,而书市为孩子们营造了一方崭新的天地,他们成了卖者或者买者,为自己的新角色而欢喜无限。卖书者一开始大多拘谨、木讷,只知在别人询问时告知书价。在送走两三拨人后,他们很快便学会了招揽顾客,调低书价,嘴越来越甜,兴致也越来越高。买书者拿着父母给的有限的几元钱,学会了精打细算,学会了讨价还价,学会了在几本自己都很喜欢的书中间做痛苦的抉择……这种亲身体验对孩子们产生的深远影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
此外,这次活动使孩子们初步有了交换合作、互惠互利的意识。书市结束后,李朵读着买来的书,忽然说:“妈妈,如果大家把书都放在一起,那我们可读的书就多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我们手中分别还是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那我们头脑中就分别有两个思想了。”书也是如此,你给我一本书,我给你一本书,我们两人都将同时拥有两本书的知识。孩子们在图书的交换中,头脑里已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简单的合作互助意识。
这次书市活动对孩子们或显或隐的好处很多。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学校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开启孩子们的心灵。
资料来源:韩珍德.教育是实践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