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不能高压堵塞,也不能放任自流。校长要运用哲学的观点辩证看待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利与弊,善于顺势而为,因势而为,因时而为,主动介入,提前介入,正面宣传,剖析典型,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健康积极作用,为我所用,为生所用,为校所用,为发展所用。
预防胜于治疗。学校要防患于未然,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身心特点,积极主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孩子的活动内容,充实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通过讲故事——明道理——重感悟——养习惯——促发展的行动策略,正面宣传引导孩子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预防不良文化的影响。
学校要善于运用反面的典型案例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对媒体报道的一些因为过分追求庸俗、不健康的流行文化或者沉迷网络游戏染上网瘾不能自拔甚至造成家毁人亡等的典型案例不能讳疾忌医,尤其是牵涉到青少年的反面案例,其实是很好的教材。学校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研讨辩论——体验感悟——促进发展的行动策略对孩子进行宣传教育,尤其是对刚受到不良文化影响的孩子,一定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案例中的孩子,如果我是案例中的孩子的父母,如果我是案例中的孩子的老师,如果我是案例中孩子的好朋友,我会怎么做……如果我们拉一把这些孩子,他们就可以走上健康的轨道;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些孩子很可能就会走上一条不归路。我们绝不能放弃每一位孩子!在反面典型案例的教育中,要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对事不对人。这些反面典型案例剖析不宜多,但是一旦引用进行教育,一定要深入到位,触动学生心灵深处,引发学生深思。
案例分享
7700学子起立高喊“根叔”
昨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李培根讲话曾为众多师生当天网络签名
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都是李培根昨日演讲中出现的词汇。
该校能源学院鲍永杰说:“没想到校长会这么亲切。”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这句引用的话经李培根在毕业典礼上说出后,昨日成为该校众多师生的网络签名。
·5月底从国外回来的飞机上写出初稿
“校长要用心讲话。”李培根告诉记者,“如果演讲稿由其他人代劳,文采可能会比我好,但不能代表我与学生的讲话。”
此次演讲稿系李培根本人撰写,“在5月底从国外回来的飞机上,已写出初稿。”
邵宇平1个月前因踢“毕业杯”足球赛造成右腿骨折。昨日,他拄着拐杖参加了毕业典礼。他说:“‘根叔’讲得很贴近我们,没有官腔,很多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
北京理工大学78岁退休教授杨宗基,昨日专程到武汉参加了孙子杨奕的毕业典礼。他认为,李培根校长的演讲很实在,讲到了学生们的心里。
·“根叔”称谓最初可能出现在论坛上
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现在被该校学生习惯性地称为“根叔”。
昨日,在该校本科生毕业典礼上,7000余名学子多次现场高呼“根叔”“根叔”。
在副校长张晋的印象中,“根叔”的称谓最初可能出现在该校白云黄鹤论坛上。“听起来很亲切,是学生对校长的一种‘尊称’”。
李培根表示,“根叔”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他也没什么印象,但出现应该有好几年了。现在,不论是学生在公开还是在私下场合这样相称,李培根都会欣然应答。
·3小时里与1200名应届毕业生一一握手
昨日,华中科大6个院系的1200余名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与“根叔”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约3个小时内,身着导师服的李培根与他们一一握手、合影,其中的百名学生还与他相拥。
外语学院应届毕业生刘艳丽是昨日与“根叔”拥抱者之一。“大学4年一定要抱一下‘根叔’”,刘艳丽如愿以偿。当她走下舞台时,班上另几名女生纷纷过来与她拥抱,希望借此拥抱“根叔”。
资料来源:朱建华,王潇潇,朱芮.7700学子起立高喊“根叔”——华中科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动人一幕[N].长江日报,2010-06-24:(12).
相关阅读
《记忆》(李培根昨日演讲稿摘录)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你也许记得青年园中令你陶醉的发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连忘返的圣洁或妖娆;你或许记得“向喜欢的女孩表白被拒时内心的煎熬”,也一定记得那初吻时的如醉如痴。
·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科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成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科大学子做什么?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科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科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多么朴实精辟!
·你们的未来“被”华中科大记忆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
亲爱的同学们,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华中科大记忆!
资料来源:朱建华,陈乃正.记忆——李培根昨日演讲稿摘录[N].长江日报,2010-06-24:12.